丹台春曉圖

丹台春曉圖

畫山水取法黃公望、王蒙、以消散幽淡為宗。 中遠景有小橋、屋宇、叢林,樓閣布置在山的環抱之中,更顯幽深之意。 此畫取豎構圖,並將平遠法、高遠法結合使用。

基本信息

名稱:丹台春曉

丹台春曉圖丹台春曉圖
作者:陸廣 
年代:元代 
規格:紙本,水墨,縱61·3厘米,橫26厘米 
收藏機構:美國大都會美術館

作者信息

陸廣,元代山水畫家陸廣,字季弘,號天游生,吳(今江蘇蘇州)人。畫山水取法黃公望、王蒙、以消散幽淡為宗。亦能詩,工小楷。有評論認為,其藝術成就在徐賁、曹知白之間。

畫作賞析

畫中描繪了早春江南山水的勝境:畫的左下角坡石起伏,與右邊的山石錯落呼應,並以長線皴就;擠出的空白形成蜿蜒的溪水,似從山中流淌而來。坡石上的樹木、小草均以簡淡的筆法表現。中遠景有小橋、屋宇、叢林,樓閣布置在山的環抱之中,更顯幽深之意。遠山層巒疊嶂,峻拔秀逸,用筆清潤、消散,且氣韻清爽、幽雅。畫中山川景物雖經營無奇,但呈現出江南山水自然生機,體現了畫家崇尚自然之法所形成的筆墨形態,也折射出畫家以平和、恬淡的心境關照自然山水的創作心態。
此畫取豎構圖,並將平遠法、高遠法結合使用。全畫構景占三分只二畫面,平緩的近景與高聳的山峰漸次推遠,過渡自然,且迎讓有序。右上部空白處題有畫名和詩文。畫家自題“天游為伯顒畫”,詩曰:“十年客邸絕塵紛,江上歸來思不群。玉氣浮空春不雨,丹光出井曉成雲。風前龍杖時堪倚,月下鸞笙久不聞。幸對仙翁遠孫子,坐中觀畫又論文。”如此詩情,既描寫了畫中表現的景色,也以詩畫呼應的方式表現出畫家追求幽淡的審美情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