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順大圍

中順大圍位於珠江三角洲南部、西江支流出海處,總面積700多平方公里。中順大圍的建成,是圍內人民經過40多年的艱苦努力戰勝自然,改造自然,用自己的雙手和汗水換來的豐碩成果,功在當代,利在千載。

中順大圍位於珠江三角洲南部、西江支流出海處,總面積700多平方公里。因地跨中山、順德兩市,故名中順大圍。中山境內包括:古鎮、小欖、東升、橫欄、沙溪、大涌、坦背、板芙、港口、沙朗、張家邊和石岐城區;順德的均安。捍衛面積51萬畝,人口64萬人。圍內農業以稻穀、蠶桑、塘魚、甘蔗為主;工業種類頗多,有機械製造、紡織、化工、建材等20多個行業。圍內水陸交通方便,河網縱橫交錯,有水鄉之稱。公路四通八達,可與各鎮區相通,有廣珠、岐江等公路從圍內穿過。
早在宋代(960年)人們開始在今中順大圍內修築小欖圍,在橫欄鎮貼國修築四少小圍;明代(1368年)修築濠沙小圍;清代嘉慶(1819年)在今海洲修築永安圍;道光(1834年)修築古鎮內小圍。這都是今中順大圍的前身。
建國前,大圍內共有支離破碎的小圍420多個,堤線長1226公里,堤身低矮單薄,百孔千瘡,常遭洪、潮、颱風威脅。港口鎮馬大豐的禾田十年九失收,禾田只能插單造,年畝產稻穀僅200多市斤。1915(乙卯)年逢大水,全圍幾成澤國。每遭洪水、颱風暴潮、民眾生命財產毫無保障。
圍內河涌淤積,抗日戰爭前,石岐附近一帶航線淺窄,過往船隻,時遭擱淺。1936年,當時縣長楊子毅曾發動疏浚河道,後因日寇侵華,此舉作罷,及至中山淪陷,敵騎縱橫,水運斷絕,河道淤塞日甚。1946年,縣長張惠長組織疏河築堤委員會。同年,縣長孫乾就任後,聘請熱心人士李德聯及航商界等22人為委員,黃金藻、趙約文、陳思危為常務委員,主持其事,並指派縣政府建設科專門技術人員負責工程事宜,由縣長召開各航商會議,決定徵收疏河費,並獲廣東省救濟分署撥助賑米326噸,工程便按步施工。首先疏浚橫涌口至峰溪炮台、港口一帶,繼而疏浚獅?口、疊石涌、港口南八涌、南六至橫涌等地段。
1948年(民國37年)出版中山縣《疏河修堤專冊》,由縣長孫乾題字。為該冊題詞紀念的有孫科、孫乾、鄭道實等。
建國後,各級人民政府十分重視水利建設,1952年12月,中山縣縣長譚桂明主持召開中順大圍第一屆受益地區代表會議,提議中山、順德兩縣部分地區按自然水系聯建中順大圍,拉開了中順大圍聯圍工程的序幕。經省政府批准,由珠江水利工程總局編寫計畫任務書、勘測設計。
1953年1月,中順大圍開始動工,成立工程指揮部,由縣長譚桂明兼任指揮。首先開挖疊石至石岐河的西部排水渠,以排泄上游的漬水。繼而興建第一座指南水閘。該年國家水利電力部部長傅作義陪同蘇聯水利專家布可夫到中順大圍視察水利工程,縣長譚桂明和當時農建科謝江陪同。
1955年建成順德鳧洲河水閘,省水利廳廳長劉兆倫參加該閘慶功剪彩儀式。同年5月,成立中順大圍水利上委員會,主任甘子源。
1955年9月堵塞白花頭,從此改變了石岐至廣州的航道。
1959年6月11-17日天暴雨量達287毫米,外江水位高漲,圍內漬水不能及時排出,造成大面積受澇。為解決圍內漬水與灌溉問題,著手興建電動排灌站。至1968年,大圍內先後建成電動排灌站551台,總裝機容量2.44萬千瓦。
1972年,中順大圍成立指揮部,整治疏挖大寨河、淺水湖、獅?河、進行裁彎取直,挖深疏通,以利排灌,方便交通。
1972年10月建成西河口大型水閘,30個孔,總淨寬150米船閘一座,可通千噸輪船。1974年5月相繼建成東河口全自浮式大型水閘,在國內還是首創,32個孔,總淨寬160米,船閘一座,可通千噸輪船。從此,中順大圍閉了口,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堤防體系,縮短防洪堤線513公里。抵禦了當年7月22日出現超歷史記錄的暴潮,及時發揮了抗洪、防潮、排澇的巨大作用。圍內水稻平均產量一躍成為全縣最高的聯圍。
1977年9月美國黑人領袖威廉·羅伯特夫婦到東河口水閘參觀。
1983年9月9日,第9號颱風正面襲擊中山,是歷史上最強的颱風和暴潮,東河口水閘巍然屹立,安然無恙。
大圍閉口後,經歷過無數次的颱風、洪水、暴潮的考驗,從未出現決堤、漫頂,顯示出強大的防禦能力。雖然如此,畢竟當年的規劃、設計與今天經濟發展形勢的要求不相適應,特別是聯圍後影響水運交通較為突出。鑒於50年代所建的乾堤圍的標準要求,抵禦50年一遇的洪水,海堤達10級颱風加暴潮水位,治澇達10年一遇日暴雨量。加上中順大圍由於地理環境和經濟效益大,捍衛面積廣,圍內人口多。為此,1987年省六屆五次人大會議通過第95號整治江河議案,中順大圍經省政府批准為全省五大重點堤圍之一,決定中順大圍加固列入國家計畫。對大圍進行全面加固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勢在必行。根據方案的要求,中山市政府於1987年10月成立中山市人民政府中順大圍堤防加固工程指揮部。為更好貫徹落實“85”議案,通過召開受益地區代表會議,將堤段和建築物分段包乾到各有關鎮區負責。至1992年9月底,中順大圍乾堤已基本達標,共完成土方455萬立方米,石方30萬立方米,大大提高了抗災能力,抵禦了1993年16號颱風、暴潮和1994年的200年一遇特大洪水的襲擊,大圍安然無恙,這是一個奇蹟,這和水利工程達標建設功不可設,圍內人民用於水利建設的巨大投資和付出的勞動代價是值得的。圍內水利面貌起了巨大變化,通過水閘的控制運用,達到洪潮擋得住;內澇排得出;乾旱港灌得上,使圍內農田、作物、魚塘做到要水有水,大大滿足農業生產的要求。同時改變了圍內水質,降低圍內工業生產帶來的污染,從而促進圍內國民經濟發展。
中順大圍的建成,是圍內人民經過40多年的艱苦努力戰勝自然,改造自然,用自己的雙手和汗水換來的豐碩成果,功在當代,利在千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