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布局為“兩區一街”的豐臺園,規劃面積為 8.18 平方公里。自 1991 年正式成立以來,作為國家級高新區,豐臺園得到了政府高度重視和廣泛支持。豐臺園現有高新企業 3000 余家,涉及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先進制造和新材料、新技術等八個領域,科技產業發展增加了地區就業崗位,園區就業人口已超過 7 萬人,高素質人員不斷聚集、人群結構進一步最佳化,加快了地區文化的轉型提升。
近年來,園區主要經濟指標以 30% 速度快速增長。 2005 年,實現技工貿總收入達到 600 億元,上繳稅費 15 億元。在區域貢獻上,在占豐臺區不足 1% 的土地上, 2005 年留區財政達到 3.06 億元,占到全區財政收入的 17% ,成為了豐臺區經濟發展重要支柱。
為給企業創造良好發展環境,目前,豐臺園以創建國家高新區示範區為目標,以城市化管理為要求,推行 ISO14001 環境管理體系,加大 PDCA 管理循環的實施力度,保證了整體環境的持續改進。
豐臺園現已形成“高新產業基地 + 總部產業基地 + 孵化基地”的發展格局,並以豐臺園為依託,向外輻射、融合發展,正在推動建設一個以總部經濟聚集的 30 平方公里的科技總部新區。
二、特色資源
充足的人才資源。 豐臺是北京高智力密集區之一,具有“航天城”之稱。全區聚集了中央 60 多家套用技術科研院所和院校,科技人員 7 萬多人,其中中外知名專家千餘人。
齊全的技術資源。 科研、測試和生產設備齊全,專業繁多,包括航空航天、冶金化工、儀器儀表、機械製造、工業自動化、醫療醫藥、生物工程等技術領域,是技術創新和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要科技基礎。
豐沛的科技資源。 民營高科技與國防高科技兩支科技力量的融合、交流,豐臺園現有科技項目 2000 項,國家行業標準項目 11 個,創新項目獲獎數達 68 個 , 其中國家級 15 個、省部級 40 個。其中,有相當數量的成果實現產業化,有一批產品走向了國際市場。
三、基礎配套設施
豐臺園範圍內建有 110KV 變電站兩座,供電能力 87000KV ,供電電壓 10KV 。
產業基地供水採用自備井和市區自來水聯網供水相結合的辦法,日供水能力達三萬噸,產業基地雨水、污水經四環路主幹管進入下游污水處理廠,處理達標後排放。
基地內建有電訊局一座,總容量為 10 萬門程控電話;同時,園區還實現了光纖環網,可提供寬頻多媒體、虛擬小交換機、 ISDN 、 DDN 、 T1 和 T3 、 ADSL 、高速接入 Internet 等服務,並可設立衛星接收裝置。
產業基地內設有城市主、次幹道標準和支路標準的道路二十二條,內部道路八條,形成了縱橫交錯的道路網路。
產業基地一期建供熱廠一座,多台三十五噸汽爐,採用蒸汽集中供熱方式,可以一年四季全天供熱。
產業基地天然氣氣源來自華北油田,屬北京市天然氣供應範圍,建有一座中壓站;產業基地範圍內天然氣管線齊備,可保障生產、生活用氣。
四、企業聚集環境
豐臺園現已累計入駐企業 3000 余家。近幾年,規模企業迅速增加,技工貿總收入超過千萬元的企業達到 240 家, 1-10 億元企業 67 家,十億元以上企業 13 家。 2005 年在孵企業實現技工貿總收入 160 億元,上繳稅費 5.1 億元,各項經濟指標居於北京地區的 66 家科技企業孵化器中的首位,帶動了地方經濟發展,促進了區屬企業結構最佳化。近年來,入園企業技術和產品銷售收入增幅加大,企業綜合實力進一步增強。
五、主導產業及重點企業
豐臺園現已形成了以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先進制造業和新材料產業為主導的四大產業格局,已湧現出北方天鳥、四環科寶、東方通科技等一批優秀企業,培育出一批創新的人才,已成為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六、創新服務環境
(1)政策措施。豐臺園產業基地屬於國家級開發區,享受國家和中關村科技園區的扶持高新技術產業的優惠政策。同時,豐臺區政府還出台了《關於推動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2)綠色服務體系。豐臺園建立了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創新管理服務體系,實行了“一站式”為高新企業服務。推行全程辦事代理制,編制《綠色服務指南》,構建了綠色服務體系,為企業總部建立服務“綠色通道”,開通“入園服務”和“支持保障”兩個直通車。
(3)孵化服務體系。國際孵化大道已形成了“5+2”的服務體系,即創業培訓、實驗室共享、中介服務、投融資服務、信息網路五大創新服務體系和分級分類孵化、巡診式服務兩種服務模式,深化了服務內涵,為企業提供了“個性化、專業化”服務,使孵化服務與企業需求有效對接,促進了中小企業的發展。
七、重點發展產業規劃
豐臺園產業發展的重點是高新技術產業和總部經濟。
在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方面,豐臺園一如既往以技術含量高、產業關聯度高、市場前景好的科技項目為招商重點,不斷構建創新服務體系,最佳化企業發展環境。
在發展總部經濟方面,豐臺園將重點吸引跨國企業的地區總部、高新技術企業總部、外地進入北京的管理總部和結算總部及其他高附加值企業,大力建設總部基地,助推科技總部新區的形成。
相關詞條
-
中關村科技園區豐臺園留學人員創業園
2004年,北京IBI又推出“5+2”的孵化新模式,即以五大服務體系為核心,通過分級分類孵化與巡診式服務,將服務理念運用到實際的孵化服務中去,使孵化服務...
-
北京市“十一五”時期中關村科技園區發展規劃
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 發揮企業的技術創新主體作用。 促進形成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的產業生態。
簡介 全文 -
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
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 (簡稱中關村管委會)是負責對中關村一區十六園(包括東城園、西城園、朝陽園、海淀園、豐臺園、石景山園、門頭溝園、房山園、通州園、...
發展歷程 園區發展 主要職能 機構設定 領導介紹 -
中關村科技園豐臺園
經過十餘年發展,豐臺科技園已成為全國知名的總部經濟區,北京市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和豐臺區核心的城市經濟功能區。 豐臺園產業基地屬於國家級開發區,享受國...
園區概況 地理位置 -
中關村
根據1915年前後的地圖的中關村位置上標有“中灣”地名,結合中關村北有“後灣”、中關村南有“小泥窪”、“大泥窪”,中關村地名來自“中灣”。
簡介 地名的由來 發展歷程 交通 發展現狀 -
中關村[高科技產業中心]
根據1915年前後的地圖的中關村位置上標有“中灣”地名,結合中關村北有“後灣”、中關村南有“小泥窪”、“大泥窪”,中關村地名來自“中灣”。是國家自主創新...
簡介 地名的由來 中國矽谷 發展歷程 交通 -
中關村科技園
中關村科技園,起源於20世紀80年代初的“中關村電子一條街”,是中國第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第一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第一個國家級人才特區,也是...
地名由來 科技園建設 基本情況 建設過程 發展歷史 -
北京中關村
中關村科技園,起源於20世紀80年代初的“中關村電子一條街”,位於北京市海淀區,是中國第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第一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第一個國...
科技園建設 基本情況 建設過程 發展歷史 園區政策 -
中關村管委會
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簡稱中關村管委會)是負責對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包括海淀園、豐臺園、昌平園、電子城、亦莊園、德勝園、石景山園、雍和園、大興...
主要職責 發展歷程 發展現狀 先行先試 人才特區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