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整脊

中醫整脊,是運用中醫原創思維研究人體脊柱系統解剖生理、運動力學,用手法為主的中醫療法調整氣血、筋骨,使氣血協調並恢復或改善脊柱力學平衡以防治脊柱勞損傷病的學科。

治療方法簡介

中醫整脊術治療椎間盤突出症、椎管狹窄症等頸腰疾病,其療效是眾所周知的,但其治療機理長期以來卻沒有一個科學的解釋, 由於得不到科學的解釋,所以在外行看來, 中醫整脊術就很“神秘”。最近,在北京舉行的全國中醫骨科高級研修班—— 整脊專題研修班上,北京光明骨傷醫院院長韋以宗主任醫師提出的“一說二論”,即“脊柱圓筒樞紐學說”、“椎曲論”和“椎體板塊移動論”,科學地詮釋了中醫傳統六大整脊療法,即旋轉法、牽引法、懸吊法、墊枕法、枕缸法和整盆法的治療機理, 自此揭開了中醫整脊療法的神秘面紗,為中醫整脊技術進一步數據化、標準化和科學化開闢了通途。

韋以宗在深入研究中醫整脊技術的歷史文獻的基礎上,結合對800多例頸腰痛病例進行臨床治療的體會,認為中醫傳統整脊技術是依據中醫整體觀的脊柱認識論作指導的,而中醫的脊柱認識論與現代機能解剖學的主要觀點不謀而合。機能解剖學是現代新興的解剖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它從機能的角度認識人體解剖,認為人體的機能與形態結構是統一的。韋以宗的“一說二論”,就是從脊柱機能解剖學的整體觀、系統論著手,將脊柱系統分為靜態骨結構系統、靜態關節結構系

統、動力肌肉韌帶系統和神經調控四大系統的基礎上,發揮中醫傳統的“體相觀”,對中醫整脊術的治療機理進行深入研究後提出的。

圓筒樞紐學說

中醫自《內經》的“內有陰陽、外亦有陰陽”,到明代名醫汪機說的“有諸中,然後形諸外”,也即從體相認識人體內在結構的“體相觀”,是中醫的人體認識方法之一。據此,韋以宗將脊柱和軀體作一整體,提出“三圓筒四樞紐”說。他將頭顱、胸廓、骨盆名為三個“圓筒”,而頭顱與頸椎的關節名為“顱椎樞紐關節”,頸椎與胸椎相鄰的關節即第7頸椎與第1胸椎名為“頸胸樞紐關節”,胸椎與腰椎相鄰的關節即第l2胸椎和第1腰椎名為“胸腰樞紐關節”,腰椎與骶椎相鄰的關節即第5腰椎與骶椎名為“腰骶樞紐關節”。這四大樞紐關節分別連線三大“圓筒”。

人體的脊柱運動,首先是“圓筒”在肌肉帶動下產生運動;然後,通過相關的樞紐關節帶動各段椎體關節,產生脊柱的屈伸、旋轉、左右側彎的六大運動功能。韋以宗結合臨床實際,運用局部解剖學和生物力學,闡述樞紐關節對脊柱運動的相互協調、相互制約的調控功能。他根據國際上公認的,即脊柱直立時中軸垂線經過的椎體,和為適應功能而形成的脊柱四個彎曲,繪出四大樞紐關節力的作用線,根據局部解剖學所揭示的樞紐關節力的作用線範圍內,椎體結構的近似性(即椎體厚度、關節突關節、椎管結構的近似性),和功能活動的適應性,特別指出樞紐關節結構的特殊性,如顱椎樞紐的顱枕關節、寰樞關節的特殊性,第7頸椎與第1胸椎組成的關節突關節即不同頸椎,也與胸椎有區別;第12胸椎與第1腰椎構成的關節突關節則是脊椎中惟一的“插筍關節”(這種結構,只能屈伸不能旋轉)。而腰骶關節則有骶椎連骼骨組成骨盆,與其它腰椎有別。如此論證了樞紐關節在結構上決定其相互的協調和制約作用。臨床上也是如此。脊椎側彎的病例,頸胸、胸腰均是“S”狀,也即腰椎側彎到了胸腰樞紐則反向側彎,頸椎側彎到了頸胸樞紐也反向對方傾斜。

韋以宗指出,中醫整脊運用的旋轉復位法,實質上是“滾圓筒”,即旋轉頭顱以旋轉頸椎,旋轉胸廓以旋轉胸腰椎,旋轉骨盆以旋轉腰椎。臨床上,如果注意到樞紐關節力的作用線,科學地利用此作用線,施行旋轉復位則更科學,也可避免誤傷。如果明白樞紐關節的協調和制約功能,更能進一步運用調胸整頸法、調胸整腰法。

椎曲論

人體組織的結構決定了其功能,而功能反過來又影響結構。特別是人體的生長發育期,運動系統的結構是與功能相適應而相輔相成的。

基於這一科學理論,韋以宗對脊柱矢狀面的一個中軸線、四個彎曲,從生長發育到微細解剖、生物力學進行深入研究。他從人體發育全過程,闡述了胸和骶曲的形成是胚胎髮育的自然位置,頸曲形成是胎兒第7周后伸頭“喘息反應”出現,而腰曲則是胎兒出生後從坐到站立行走後,形成的生理規律;進而指出椎曲的排列決定了椎管和椎間孔的排列,也決定了脊神經及其各分支以及頸椎動脈的排列。

韋以宗根據臨床觀察和局部解剖學分析:一旦椎曲改變,首先是椎間孔— — 神經根孔寬窄改變,椎管長度和寬度改變(如果是頸椎並發椎動脈循環改變)。椎曲改變久而久之,其椎間突向椎管突入,椎體位移,且黃韌帶由於長期的張力充血而肥厚,繼發椎管狹窄。臨床常見的腰腿痛、椎間孔改變是主要病理核心,而椎間盤突出僅僅是誘因。同樣, 內容物增多導致椎管狹窄症,僅僅是一個誘因和併發症— — 而並非是不可逆的,而主要病因病理改變是椎曲改變導致椎間突突入椎管,椎體位移,黃韌帶肥厚所致。因此他認為,椎曲改變是脊柱運動力學及結構力學病理改變的主要體徵,是診斷及康復主要依據。也就是脊椎傷病診斷和治療“唯椎曲論”的主要觀點。

根據這一理論,韋以宗認為,椎管狹窄症非手術也能治療。近年來他採取非手術療法,成功地治癒28例嚴重椎管狹窄症。最近,有一陳姓女士是印度尼西亞華人,69歲,她先後行了二次腰椎間盤手術,近二年來,不能步行、小便失控,於6月1O日飛到北京找韋教授治療。韋教授運用調椎整曲等無痛不見血療法,二周后能步行,小便能自行控制,先後6周治療痊癒出院。回到雅加達,她的親友為她慶賀康復,驚讚“中國醫術高明”。中醫整脊的墊枕練功法、墊缸法和屈曲練功法,是通過調整椎曲達到治療目的。椎曲形成,特別是頸曲和腰曲,是人體發育進化的肌肉動力所決定的。中醫整脊十分重視理筋,也即要恢復椎曲的正常生理曲度,首先需恢復肌肉動力,這就是中醫的“正骨先理筋、筋柔骨正、骨正曲還”的科學性。

移動論

脊椎椎體板塊移動論

脊椎的椎體是橢圓形(頸椎為半橢圓形)的板塊結構。脊柱通過椎體間的三角形關節組合,以完成脊柱的三維空間運動。因此,椎體板塊是脊柱的核心結構。脊柱的運動,首先經過椎體的關節運動。脊柱的病理改變,也首先是椎體的運動力學改變。

根據生物力學研究表明,脊椎椎體運動是以旋轉、平動為主。但其旋轉、平動時, 由於關節突關節結構作用均可同時出現成角活動,也即同時有二個軸心方向移動和轉動。所以椎體一旦旋轉超越生理限度, 即可發生椎體傾斜、脊柱側彎。

韋以宗據此論述了椎體板塊移動與椎曲,椎管和椎間孔及樞紐關節的關係。也就是,任何一個椎體板塊位移,決定椎曲弧度的椎間隙即變異,繼而椎曲變異。特別在腰椎,由於關節突關節面有乳突的關節,椎體一旦旋轉、傾斜, 即出現側彎— — 而且是絞鏈式的旋轉、側彎。懸吊復位法、攀索疊磚法就能解決這種絞鏈式旋轉側彎。

另一方面,由於椎管是椎體板塊組成的椎間孔疊加構成的。在正常椎曲下組成正常的椎管腔,一旦椎體板塊位移,則椎曲變形,椎體間突和椎體板塊突入椎管, 出現椎管狹窄。

在頸椎而言, 由於椎動脈是沿左右橫突孔通過。頸椎椎體旋轉、位移,則橫突孔同時旋轉、傾斜,椎動脈產生皺摺或扭曲,繼而導致供血不足。

椎體板塊移動, 同樣受樞紐關節制約和協調。正如前述,樞紐關節的制約作用是沿其力的作用線對所附椎體調控,而反過來,在其作用線下任何一個椎體板塊移動,到樞紐關節即起制約反作用力。中醫整脊的調胸整頸法、調胸整腰法,就是依據此原理取效的。

椎體板塊之間靠椎間盤附著構成椎體關節。椎間盤的髓核對椎體板塊負荷和活動起緩衝作用。其纖維環排列是隨椎體板塊運動方向生長的。形像比喻,椎間盤就似二板塊之間的氣囊,其囊隨板塊運動而前後左右伸張和縮小。所以,椎間盤突出是椎體板塊位移產生旋轉、傾斜。一旦椎體板塊的位移糾正、旋轉、傾斜恢復,其突出的椎間盤也就恢復原來位置。這就是所謂“還納”的現象,椎體板塊向左傾斜了,椎間盤向右突出了, 向右傾斜了,右側的突出也就“還納” 了。

椎間盤的“還納”只有在青壯年時期才發生。人到了中老年,椎間盤退化、纖維環變性、髓核纖維軟骨化後,整個椎間盤彈性減弱乃至消失。原來突出的椎間盤(自從核磁共振等影像學發展,有資料證明60%的人有椎間盤突出,但沒有症狀),不可能隨椎體轉動而伸縮。所以,一旦椎體板塊位移,即誘發椎間孔變窄,原有突出的椎間盤因突發的椎間孔變形而刺激到神經根,引起急性腰腿痛。

韋以宗認為,中老年椎間盤突出症,主要病因並非是椎間盤,而是椎體板塊位移後,誘發椎間孔(神經根孔)變形— — 狹窄,導致椎間盤與神經根卡壓—— 急性腰腿痛。所以,根據“既能動歪,就能動正”的原理,對中老年急性腰腿痛採取俯臥位,痛肢外展牽引,後旋轉復位“骨正筋柔”。所以“抬進來”的患者,就能“走回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