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基礎理論精解

《中醫基礎理論精解》是由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的圖書。

基本信息

簡介

中醫基礎理論精解中醫基礎理論精解
本書分為導讀總論、陰陽五行、氣血津液、藏象學說、經絡學說、形體官竅、病因病機、養生治則、方藥基礎等九部分,依據內容類別而分章,每章之中再分列專題。

目錄

導讀總論

1.中醫基礎醫學體系的基本框架

2.中醫學整體觀念的具體體現

3.辨證論治與“同病異治、異病同治”

4.中醫與西醫在學術體系上的區別

5.四大經典在中醫學發展史上的地位

6.中醫學植根於我國的傳統文化

7.中醫學發祥於傳統的思維方法

8.中醫學現代研究方法的歸納

陰陽五行

9.陰陽概念的起源與陰陽的基本屬性

10.事物陰陽屬性的歸類及其運用

11.陰陽對立制約的理論及其運用

12.陰陽互根互用的理論及其運用

13.陰陽相互轉化的理論及其運用

14.陰陽消長平衡的理論及其運用

15.陰虛的概念及五臟陰虛的辨析

16.陽虛的概念及五臟陽虛的辨析

17.學習和運用陰陽學說的注意點

18.五行概念的起源及其各自特性

19.依據五行屬性對事物進行演繹和分類

20.五行的相生、相剋、相乘、相侮

21.五行生剋理論闡述五臟之間生理聯繫

22.五行生剋異常闡述五臟之間證候傳變

23.五行學說在診斷學上的具體運用

24.五行學說在治療學上的具體運用

25.學習和運用五行學說的注意點

氣血津液

26.人體之氣與古代哲學之氣的概念異同

27.人體之氣的生成及其與臟腑功能的關係

28.人體之氣的生理作用及氣虛表現

29.氣機的概念及氣機失調的常見類型

30.元氣的概念及其組成、分布與功能

31.宗氣、中氣的生成、分布及功能

32.營氣、衛氣的生成、分布及功能

33.氣虛的常見原因及五臟氣虛的辨析

34.血的生成理論及其臨床意義

35.血的生理功能與血虛的病理分析

36.血的正常運行與血行失常的常見類型

37.氣帥血母的具體含義及臨床意義

38.津液的概念及津與液的區別

39.津液代謝的理論及代謝障礙的機理

40.津液的功能與津液虧虛的病理表現

41.氣與津液之間的生理聯繫和病理影響

42.血與津液之間的生理聯繫和病理影響

藏象學說

43.中醫學之藏象與西醫學之臟器的概念異同

44.髒、腑有別的理論及其臨床意義

45.奇恆之腑的稱謂由來及膽的歸屬

46.藏象學說的基本特點及其具體體現

47.心主血脈的含義及其外在表現

48.心主神志的含義及其外在表現

49.神志活動歸屬於心的原因探析

50.心的常見病證對心功能的病理影響

51.肺主氣的含義與肺氣不足的病理影響

52.肺主宣發肅降的具體體現及其失常的病理表現

53.肺主通調水道的含義及其失常的病理分析

54.肺朝百脈與肺主治節的含義

55.脾主運化的含義及其失常的病理分析

56.脾主升清的含義及其失常的病理分析

57.脾主統血的含義及其失常的病理分析

58.肝主疏泄的含義及生理意義

59.肝的疏泄功能失常的病理分析

60.肝主藏血的含義及其失常的病理表現

61.肝火上炎與肝陽上亢的證治異同

62.肝風內動的常見類型及病機分析

63.腎主藏精的含義及腎中精氣的來源

64.腎中精氣的生理效應及其外部表現

65.腎主水液、腎主納氣的含義及生理意義

66.腎無實證的辨析及腎的常見病證

67.五臟與五志、五液、五華相關的基礎理論

68.五臟之間的生理聯繫及病理影響

69.五臟功能的整體調節及臨床意義

70.膽的生理功能及其與肝的生理病理聯繫

71.胃的生理功能及其與脾的生理病理聯繫

72.小腸的生理功能及其與心的生理病理聯繫

73.大腸的生理功能及其與肺的生理病理聯繫

74.膀胱的生理功能及其與腎的生理病理聯繫

75.三焦的生理功能、部位劃分及其所屬臟腑

76.中醫學對腦的生理功能的主要論述

77.女子胞在生理上與有關臟腑經絡的聯繫

經絡學說

78.經絡的概念及其對人體的生理作用

79.關於經絡學說起源的探索

80.經絡的分類命名及其大體組成

81.關於十二經脈的命名依據

82.十二經脈在體表循行的分布規律

83.十二經脈的大體走向及流注次序

84.十二經脈的表里關係及其生理病理意義

85.十二經脈起止部位及循行分布簡介

86.奇經八脈與十二經脈的區別及其生理作用

87.督、任、沖、帶四脈的循行概況及基本功能

88.經別與別絡各自的分布、功能及兩者的區別

89.關於分經辨證、循經取穴、藥物歸經

形體官竅

90.五體的生理病理及其與臟腑經絡的聯繫

91.頭面的基礎理論及其臨床意義

92.頸項的基礎理論及其臨床意義

93.背的基礎理論及其臨床意義

94.胸的基礎理論及其臨床意義

95.脅肋的基礎理論及其臨床意義

96.腰的基礎理論及其臨床意義

97.腹的基礎理論及其臨床意義

98.四肢的基礎理論及其臨床意義

99.眼的結構、功能及其與臟腑經絡的聯繫

100.鼻的結構、功能及其與臟腑經絡的聯繫

101.口腔的結構、功能及其與臟腑經絡的聯繫

102.咽喉的結構、功能及其與臟腑經絡的聯繫

103.耳的結構、功能及其與臟腑經絡的聯繫

104.前陰的基礎理論及其臨床套用

105.後陰的基礎理論及其臨床套用

病因病機

106.中醫病因學分類的主要論述

107.審證求因與從化理論及其臨床意義

108.六淫的概念及其致病的一般特點

109.寒郁化熱、濕郁化燥的機理分析

110.風邪的致病特點及其與“內風”的區別

111.寒邪的致病特點及其與“內寒”的區別

112.暑邪的致病特點及“暑無內生”之說

113.濕邪的致病特點及其與“內濕”的區別

114.燥邪的致病特點及其與“內燥”的區別

115.火、熱之邪的異同及其與“內火”、“內熱”的區別

116.癘氣的概念、成因及致病特點

117.內傷七情的概念、致病特點及病理機制

118.飲食傷的概念、分類及致病特點

119.勞逸傷的概念、分類及致病特點

120.水、濕、痰、飲的概念異同及致病特點

121.瘀血的概念、成因及致病特點

122.藥邪的概念、成因及致病特點

123.醫過的概念及其形成原因的分類

124.中醫學對發病形式的大體分類

125.“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的發病學意義

126.虛、實的概念及假虛、假實的形成機理

127.陰陽制約失常、資生無由的病機變化

128.陰陽格拒的概念及病機分析

129.亡陰、亡陽的概念及兩者的鑑別

130.氣血津液關係失常的病機變化

養生治則

131.“治未病”的含義及所涵蓋的內容

132.養生的概念、層次及積極意義

133.中醫學對人體衰老的機理研究

134.中醫養生的基本原則及特色所在

135.起居養生與房中養生概要

136.藥食養生與情志養生概要

137.中醫治則理論的層次研究

138.急則治標、緩則治本的含義及運用

139.急則治標與治病求本並無矛盾

140.正治的概念及其具體運用

141.反治的概念及其具體運用

142.扶正與祛邪的概念及其各自的運用原則

143.調整臟腑功能的常用治療原則

144.因人制宜治則的具體體現

方藥基礎

145.中藥的藥性及其藥性理論的形成

146.中藥“四氣”理論及其臨床指導意義

147.中藥“五味”理論及其臨床指導意義

148.“升降浮沉”理論及其臨床指導意義

149.藥物“歸經”理論及其臨床指導意義

150.“引經報使”理論及其臨床指導意義

151.藥物“毒性”理論及其臨床指導意義

152.中藥“七情”理論及其臨床指導意義

153.“君臣佐使”理論及其臨床指導意義

154.配伍禁忌理論及其臨床指導意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