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
中醫巨著
《黃帝內經》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難經》),也是第一部冠以中華民族先祖“黃帝”之名的傳世巨著,是我國醫學寶庫中現存成書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學、病理學、診斷學、治療原則和藥物學的醫學巨著。在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病症”、“診法”、論治及“養生學”、“運氣學”等學說。其醫學理論是建立在我國古代道家理論的基礎之上的,反映了我國古代天人合一思想。
黃帝內經成編於戰國時期,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專著。總結了春秋至戰國時期的醫療經驗和學術理論,並吸收了秦漢以前有關天文學、歷算學、生物學、地理學、人類學、心理學,運用陰陽、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論,對人體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診斷、治療與預防,做了比較全面的闡述,確立了中醫學獨特的理論體系, 成為中國醫藥學發展的理論基礎和源泉。
現存最早的中醫藥學著作《黃帝內經》收載的成方13首中,就有10種中成藥,並有丸、散、酒、丹等劑型。
《黃帝內經》是早期中國醫學的理論典籍。世簡稱之為《內經》。最早著錄於劉歆《七略》及班固《漢書·藝文志》,原為18卷。醫聖張仲景“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為傷寒雜病論”,晉皇甫謐撰《針灸甲乙經》時,稱“今有針經九卷、素問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內經也”,《九卷》在唐王冰時稱之為《靈樞》。至宋,史嵩獻家藏《靈樞經》並予刊行。由此可知,《九卷》、《針經》、《靈樞》實則一書而多名。宋之後,《素問》、《靈樞》始成為《黃帝內經》組成的兩大部分。
《黃帝內經》是什麼意思呢?內經,不少人認為是講內在人體規律的,有的人認為是講內科的,但相關專家認為《黃帝內經》 是一部講“內求”的書,要使生命健康長壽,不要外求,要往裡求、往內求,所以叫“內經”。也就是說你要使生命健康, 比如有了病怎么治病,不一定非要去吃什麼藥。
實際上《黃帝內經》整本書裡面只有13個藥方,藥方很少。它關鍵是要往裡求、往內求,首先是內觀、內視,就是往內觀看我們的五臟六腑,觀看我們的氣血怎么流動,然後內煉,通過調整氣血、調整經絡、調整臟腑來達到健康,達到長壽。所以內求實際上是為我們指出了正確認識生命的一種方法、一種道路。這種方法跟現代醫學的方法是不同的,現代醫學是靠儀器、靠化驗、 靠解剖來內求。中醫則是靠內觀、靠體悟、靠直覺來內求。
相關專家認為,《黃帝內經》可以用三個“第一”給它作一概括。
第一,《黃帝內經》是第一部中醫理論經典。人類出現以後,就有疾病,有了疾病必然就要尋求各種醫治的方法,所以醫療技術的形成的確遠遠早於《黃帝內經》。但中醫學作為一個學術體系的形成,卻是從《黃帝內經》開始的,所以《黃帝內經》被公認為中醫學的奠基之作。這部著作第一次系統講述了人的生理、病理、疾病、治療的原則和方法,為人類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中醫學形成以後,就庇佑著我們中華民族,使我們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使我們中華兒女能夠戰勝疾患、災難,綿延至今。沒有中醫、沒有《黃帝內經》的中華民族,是難以想像的。
第二,《黃帝內經》是第一部養生寶典。《黃帝內經》中講到了怎樣治病,但更重要的講的是怎樣不得病,怎樣使我們在不吃藥的情況下就能夠健康、能夠長壽、能夠活到一百歲。
《黃帝內經》非常重要的思想—— “治未病”。
《黃帝內經》中說:“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
“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意思是說,假如一個人的肝臟出了問題,不要指盲目的治療肝臟,還要從其他未生病的臟器著手。肝屬木,腎屬水,水生木,心屬火,木生火。 所以也要從腎臟和心臟上著手治療。
而“不治已亂治未亂”的意思是說,假設一個公司的管理模式上出了問題,造成了混亂。不要指盲目的解決當前的混亂,而要從造成混亂的原因,和混亂將會導致的後果著手。簡單的說,就是把前頭和後面兩端解決,中間的那段麻煩也就不存在了~
第三,《黃帝內經》是第一部關於生命的百科全書。《黃帝內經》以生命為中心,裡面講了醫學、天文學、地理學、心理學、社會學,還有哲學、歷史等,是一部圍繞生命問題而展開的百科全書。我們國學的核心實際上就是生命哲學,《黃帝 內經》就是以黃帝的名字命名的、影響最大的國學經典。中國古代有三大以“經”命名的奇書,第一部是《易經》,第二部是《道德經》,第三部就是《黃帝內經》。如今,這三部奇書不僅引起中華兒女,炎黃子孫的關注,而且引起世界各國人民的極大關注,因為它的價值在當今社會已經越來越凸顯出來。
價值貢獻
《黃帝內經》作為祖國傳統醫學的理論思想基礎及精髓,在中華民族近二千年繁衍生息的漫漫歷史長河中,它的醫學主導作用及貢獻功不可沒。 試想,大略700年前,歐洲鼠疫暴發, 有四分之一的歐洲人失去了寶貴的生命,而中國近兩千年的歷史中雖也有瘟疫流行, 但從未有過象歐洲一樣慘痛的記錄,中醫藥及《內經》的作用由此可以充分展示。
《黃帝內經》的著成,標誌著中國醫學由經驗醫學上升為理論醫學的新階段。《黃帝內經》總結了戰國以前的醫學成就,並為戰國以後的中國醫學發展提供了理論指導。在整體觀、矛盾觀、經絡學、髒象學、病因病機學、養生和預防醫學以及診斷治療原則等各方面,都為中醫學奠定了理論基礎,具有深遠影響。歷代著名醫家在理論和實踐方面的創新和建樹,大多與《黃帝內經》有著密切的淵源關係。
傷寒論
外感巨著
《傷寒論》,是一部闡述外感及其雜病治療規律的專著。東漢末年南陽人張仲景撰於公元200-205。張仲景原著《傷寒雜病論》,在流傳的過程中,經後人整理編纂將其中外感熱病內容結集為《傷寒論》,另一部分主要論述內科雜病 。《傷寒論》全書共12卷,22篇,397法。除去重複之外共有藥方112個。全書重點論述人體感受風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變化及如何進行辯證施治的方法。他把病症分為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厥陰、少陰六種,即所謂“六經”。根據人體抗病力的強弱,病勢的進退緩急等方面的因素,將外感疾病演變過程中所表現的各種症候歸納出症候特點、病變部位、損及何髒何腑,以及寒熱趨向、邪正盛衰等作為診斷治療的依據。
該書總結了前人的醫學成就和豐富的實踐經驗,集漢代以前醫學之大成,並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系統地闡述了多種外感疾病及雜病的辨證論治,理法方藥俱全,在中醫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和承先啟時的作用,對祖國醫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具體他說,他不僅為診治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證綱領和治療方法,也為中醫臨床各科提供了辨證論治的規範,從而奠定了辨證論治的基礎,為後世醫家奉為經典。
《傷寒論》全書共10卷,22篇。內容包括辨太陽病、辨陽明病、辨少陽病、辨太陰病、辨少陰病、辨厥陰病脈證並治,主要論述了傷寒六經病的脈證治法,是《傷寒論》的主體組成部分;尚有“辨脈法”、“平脈法”、“傷寒例”3篇,分別論述了傷寒、雜病的脈證預後以及傷寒的病因、病機、傳變等;還有痙濕暍、霍亂、陰陽易、差後勞復等病的證治以及汗、吐、下等治法的套用範圍和禁忌證。後世多數學者認為,“辨脈法”、“平脈法”、“傷寒例”3篇及“痙濕暍、“汗、吐、下可與不可”等條文非仲景筆,系王叔和編撰增入,故自明代以後多刪而不錄。
主要貢獻
該書是一部論治外感熱病的專著,作者全面總結了東漢以前診治外感熱病的經驗,運用《素問·熱論》的理論,勤求古訓,博採眾方,結合自己的臨床實踐,對外感病的發生、發展、預後、治療等進行了精闢的闡發,將外感疾病具有規律性的各種表現,歸納為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六經病證,每經結合陰陽、表里、寒熱、虛實進行辨證論治,既有“同病異治”,亦有“異病同治”,確立了嚴謹的治療規範,創立了六經辨證體系,奠定了祖國醫學辨證論治的原則。
本書是我國第一部理論聯繫實踐、理法方藥齊備的臨床醫學巨作,書中按傷寒傳變規律,以條文的形式逐一辨治,言簡間賅,辨證嚴謹,治法靈活多變,制方藥少而精,故被歷代醫家尊為“經典”,對後世臨床醫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實踐證明,該書辨證論治的原則不僅適用於傷寒病的治療,而且是指導其他臨床各科治療的準則;其所運用的汗、吐、下、和、溫、清、補、消等基本治法,被後世廣泛套用;其所創製的113個基本方劑,如麻黃湯、桂枝湯、承氣湯、白虎湯、小柴胡湯、理中湯、四逆湯、五苓散、瀉心湯、烏梅丸等,成為臨床廣為套用的有效方劑。可見。《傷寒論》對祖國醫學做出了重大貢獻。
金匱要略
方書之祖
東漢張仲景著述的《金匱要略》是中醫經典古籍之一,撰於3世紀初.作者原撰《傷寒雜病論》十六卷中的“雜病”部分.經晉王叔和整理後,其古傳本之一名《金匱玉函要略方》,共3卷上卷為辨傷寒,中卷則論雜病,下卷記在藥方.後北宋校正醫書局林藝等人根據當時所存的蠹簡文字重予編校,取其中以雜病為主的內容,仍釐訂為3卷,改名《金匱要略方論》.全書共25篇,方劑262首,列舉病症六十餘種.所述病證以內科雜病為主,兼有部分外科婦產科等病證.
《金匱要略》也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診治雜病的專著,是仲景創造辨證理論的代表作。古今醫家對此書推崇備至,稱之為方書之祖,醫方之經、治療雜病的典範。書名“金匱”,言其重要和珍貴之意,“要略”,言其簡明扼要之意,表明本書內容精要,價值珍貴,應當慎重保藏和套用。
《金匱要略》被古今醫家讚譽為方書之祖、醫方之經,治療雜病的典範。
影響深遠
《傷寒論》、《金匱要略》不但在國內歷代注家、研究著作有數百家之多,為歷代研究、治療急性熱病的醫學家所遵循,成為他們發展、發揮醫學理論和醫療技術的基礎、依據和教育後學的課本。在國外也有著廣泛而深入的影響。例如日本,不但收藏和刻刊許多《傷寒論》之珍本,並由日本再傳中國而發揮了巨在的影響,而且日本學者研究、注釋《傷寒論》的著作,僅就先後傳到中國而現存者也有60多家。再如《金匱要略》較好版本也有收藏於日本者,日刻本也不少,日本醫學家之研究《金匱要略》而有專著流傳至中國者,有10餘種之多。關於將《傷寒論》《金匱要略》並作重編、方論者,日本名家之專著流傳中國者有近20種,由此可見張仲景《傷寒論》與《金匱要略》在日本的影響之廣泛和深遠。在日本現代醫學昌盛的今天,日本學者仍給予張仲景《傷寒雜病論》的研究以特殊的重視,許多醫學家在臨床醫療中,仍然十分重視該書原方之套用,並取得很好效果,運用該書中成方製造的成藥,也為日本醫界所依賴。
《金匱要略》是祖國醫學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是我國現存最早的雜病學專著,它奠定了雜病的理論基礎和臨床規範,具有很高的指導意義和實用價值,對後世臨床醫學的發展有著重大貢獻和深遠影響,所以它屬於祖國醫學的四大經典著作之一,被歷代推崇為方書之祖和治療雜病的典範,林億謂其“施之於人,其效若神。”
溫病條辨
圭臬
《溫病條辨》為吳瑭多年溫病學術研究和臨床總結的力作。全書以三焦辨證為主幹,前後貫穿,釋解溫病全過程辨治,同時參以仲景六經辨證、劉河間溫熱病機、葉天士衛氣營血辨證及吳又可《溫疫論》等諸說,析理至微,病機甚明,而治之有方。例如書中歸納溫病清絡、清營、育陰等治法,實是葉天士散存於醫案中之清熱養陰諸法的總結提高。而分銀翹散作辛涼平劑、桑菊欽作辛涼輕劑、白虎湯為辛涼重劑,使氣分病變遣方用藥層次清晰、條理井然。葉天士之驗方,在吳瑭手中一經化裁,便成桑菊飲、清宮湯、連梅湯等諸名方。足知吳瑭此書,不是僅僅為纂集而撰,實是經心用意,為學術理論升華之作。
經書介紹
理論名著
《難經》,原名《黃帝八十一難經》,三卷,原題秦越人撰,但據考證,此書為一部託名之作,約成書於東漢以前(一說在秦漢之際)。《難經》是中國經典的中醫理論著作,“難”含有“問難”之義,或作“疑難”解,“經”乃指《內經》,“難經”即“問難《內經》”。
此書的作者把自己認為的《內經》中的難點和疑點提出,然後逐一解釋闡發,並且對部分問題做出了發揮性闡解。全書共分八十一難,分別對人體的腑臟功能形態、診法脈象、經脈針法等諸多問題逐一進行了論述。內容包括脈診、經絡、臟腑、陰陽、病因、病理、營衛、腧穴、針刺等基礎理論,同時也列述了一些病證。該書以基礎理論為主,結合部分臨床醫學,在基礎理論中更以脈診、臟腑、經脈、俞穴為重點。其中一至二十二難論脈、二十三至二十九難論經絡、三十至四十七難論臟腑、四十八至六十一難論病、六十二至六十八難論俞穴、六十九至八十一難論針法。書中對命門和三焦的學術見解以及所論七沖門(消化道的七個衝要部位)和八會(髒、腑、筋、髓、血、骨、脈、氣等精氣會合處)等名目,豐富和發展了中醫學的理論體系。此外,該書還明確提出“傷寒有五”(包括中風、傷寒、濕溫、熱病、溫病),並對五臟之疾,泄痢等病多有闡發,對後世傷寒學說和溫病學說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對診斷學、針灸學的論述也一直被後世醫家所遵循。
《難經》全書內容簡明扼要,辨析精微,在中醫學典籍中常與《內經》相提並論,被認為是最重要的古典醫籍之一。有多種刊本和注釋本。
中藥專著
《神農本草經》,又名《神農本草》,簡稱《本草經》、《本經》,撰者不詳,“神農”為託名,《神農本草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藥物學專著,是我國早期臨床用藥經驗的第一次系統總結,歷代被譽為中藥學經典著作。其成書年代自古就有不同考證結果,有說成書於秦漢時期,也有說成書於戰國時期,但原書早佚,所能看到的本書是後世輯錄的結果。
《神農本草經》全書分三卷,載藥365種,其中植物藥252種,動物藥67種,礦物藥46種,分為上、中、下三品。書中以簡練古樸的文字闡述了中藥理論的精髓,對每一味藥的產地、性質、採集時間、入藥部位和主治病症都有詳細記載;對各種藥物之間如何相互配合套用,以及簡單的製劑,都做出概述。我們的祖先在兩千多年前,通過大量的治療實踐,已經發現了許多特效藥物,如麻黃可以治療哮喘、常山可以治療瘧疾、大黃可以瀉火等等,這些都已用現代科學分析的方法得到證實。
《神農本草經》依循《內經》提出的君臣佐使的組方原則,也將藥物與朝中的君臣地位相對應,進行類比,來表明其主次關係和配伍的法則。《神農本草經》對藥物的性味也做出了詳盡的描述:指出寒、熱、溫、涼四氣和酸、苦、甘、辛、鹹五味是藥物的基本性情,可針對疾病的寒、熱、濕、燥等不同性質選擇用藥。寒病選熱藥;熱病選寒藥;濕病配溫燥之品;燥病須涼潤之流。此外還參考五行生剋的關係,對藥物的歸經、走勢、升降、浮沉都很了解,這樣選藥組方、配伍用藥,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治療效果。《神農本草經》中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則,在幾千年的用藥實踐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現代中醫
現代中醫
上個世紀末本世紀初(1996年起),古典中醫基礎理論有了創造性的發展,一系列全方位的,中醫科學化、現代化的中醫概念的革命和突破。如氣概念混合統一的氣集合,分形經絡,數理陰陽,中醫分形集,中醫哲學觀的新創造,藏象分形五系統的開創等。
現代化中醫又指較不發達社會或學科通過社會改革,獲得較發達社會共有特徵的一個社會變革過程。這個社會變革過程是由國際之間或社會之間的交流所促使的。
現代化中醫的一個方面是技術的、思想的、理論的大爆炸,它使人類思想以驚人的速度和數量增長和傳遞。不同文化之間的差別在縮小,中醫與西醫的距離拉近,而專業技術領域上的差別卻在擴大
中醫現代化從歷史上來講,它主要指近代以來,世界各國一種傾向以西歐及北美地區等地國家許多,近現代以來形成的價值為目標,尋求新的出路的過程,因此常與西方化的內涵相近。一般而言,近代化包括了中醫學術知識上的科學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經濟上的工業化,社會生活上的城市化,思想領域的自由化和民主化,文化上的人性化,技術上的科學化等。
中醫現代化
中醫現代化常被用來描述現代發生在中醫界的社會、科技和文化變遷的現象。根據馬格納雷拉的定義,現代化是發展中的社會為了獲得發達的工業社會所具有的一些特點,而經歷的科學、文化與社會變遷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過程。
中醫現代化的核心是中醫“人性的解放”和“生產力(效率)的解放”,因從歐美等西方社會開始,有時也被稱為“西方化”,但不專屬於西方社會,或西醫。
現代化可以理解為四個亞過程:
技術的發展。 理論的革新、思想的變革,學科的進步
然而,戰後年代很快表明,就連“西方化”這個擴大了涵義的字眼也無法充分表達戰後世界的交流方式,為了適應這種實際情況的需要,“現代化”這個新詞便應運而生。因為它可以簡明地表達所有建設現代化的社會的相似願望而不論其地域和傳統如何,所以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