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選育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湘春豆10號×鐵豐18
省級審定情況:2002年湖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特徵特性
該品種平均生育期113天,株高57.7厘米,主莖節數12.7個,分枝數3.2個,單株莢數38.9個,每莢粒數2.2個,單株粒重13.1克,百粒重18.5克。白花,灰毛。種皮黃色,種臍淡褐色。經接種鑑定,表現為高抗大豆花葉病毒病SC3、SC8、SC11和SC13號株系。平均粗蛋白質含量40.25%,粗脂肪含量21.15%。
該品種高抗大豆花葉病毒病,多次人工接種湖北強毒株系(S2株系)鑑定,病指均為0。
產量表現
該品種1993至1995年進行品種鑑定試驗,1996進行菜用大豆品比試驗,均因種植密度過大(2-3萬株),沒有獲得理想產量結果。於1997年進行品種、肥力和密度三因子試驗,試驗結果該品種產量表現最高,並表現較高的增產潛力,中豆32在2種肥力、3種密度條件下平均畝產200.27公斤,比對照品種矮腳早平均畝產140.03公斤,增產43.02%,其中中豆32在畝密度為1萬株時,畝產達211.5公斤。
1998年至1999年參加湖北省春大豆新品種區試,1998年平均畝產為150.0公斤,比對照平均單產143.66公斤/畝增產4.4%;1999年平均為195.87公斤,比對照增產20.96%,增產達極顯著水平,居第一位;兩年平均為175公斤,比對照平均增產13.6%。
2001年省生產試驗,中豆32單產分別為171.65公斤/畝和314.2公斤/畝,平均單產242.93公斤/畝,較對照品種矮腳早增產13.92%,較另一對照中豆29增產12.99%。中豆32表現較高的增產潛力。
2003年參加長江流域春大豆品種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60.2公斤,比對照湘春10號增產8.0%(極顯著);2004年續試,平均畝產187.2公斤,比對照增產9.0%(極顯著);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73.7公斤,比對照增產8.5%。2005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75.2公斤,比對照增產14.1%。
適應範圍
該品種適應性較廣。地理上,適宜長江中下游地區種植,在我省為江漢平原及其以東地區;耕作制度上,可與其它作物間作套種,主要耕作模式有:春播中豆1號大豆――晚稻,春播油春94-412大豆――秋玉米(紅薯、芝麻等),春播中豆1號大豆――秋播油春94-412,早稻――秋播油春94-412,春玉米等春播油春94-412,此外,還可與多種蔬菜、幼林果園間作、套種。
經濟效益分析
2002年,中豆32年推廣面積達到50萬畝,按畝增產15公斤大豆、單價2.5元計算,當年增加社會經濟效益1875萬元。同時由於該品種為雙高品種,企業加工本品種,還可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在湖北省,預計年推廣面積可達200萬畝左右,預計年新增經濟效益8000萬元。此外,該品種適應性較廣,除通過湖北省區試外,目前正在參加南方春大豆、北方春大豆晚熟組和黃淮夏大豆南二組區試,如果通過上述區試,推廣面積更大,經濟效益也會更加可觀。
栽培技術要點
1.適期播種:一般於4月初播種。如用地膜覆蓋,可於3月中、下旬搶晴播種。
2.種植密度:每畝播種量3~5公斤,每畝保苗0.6萬~1.3萬株。
3.施肥:每畝施25公斤餅肥和25公斤複合肥作基肥,可用硼、鉬、鋅肥於播前拌種。
4.化學除草:播種後苗前可用都爾、氟樂靈等除草劑除草。
5.化學調控:出苗至開花前後每隔10天噴80ppm多效唑25公斤/畝,以防倒伏。
栽培規程
1.選用優質種子,作好播前種子準備:播種前精選種子,去掉破碎粒、霉變粒和蟲食粒。
2.播種量及種植密度:春播畝播種量3-5公斤,行距40-50cm,株距20-40cm,畝保苗0.4-1.0萬株。
3.防治病蟲害:在大豆生育期間防蟲1-2次。出苗後可用敵殺死、甲銨磷等防地老虎。在5月下旬可用甲銨磷防治食葉性害蟲。
4.及時收穫:在葉片落黃後即可搶晴天收穫。應搶收搶脫搶曬,防止霉變。種子應貯藏在乾燥陰涼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