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中華詹氏大宗祠坐東北朝西南,占地面積3000多平方米,徽派建築風格。
基本簡介
在中國最美的鄉村婺源北部50公里左右的地方,有一個剛被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命名為“僑愛新村”的村莊,這裡群山擁抱、竹木環合、小橋流水、古樹成群、恬靜而和諧,她就是江南詹氏始祖詹初(黃隱公)長眠處、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的祖籍地浙源 廬源村。為緬懷祖德、啟迪後人,海內外詹氏宗親悅色解囊,出錢出力,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經過八年的努力,中華詹氏大宗祠終於於2008年11月3日,在 廬源村距黃隱公墓冢200米的山地上破土動工,墾荒牛頭戴大紅花,在隆隆的禮炮聲中,為詹氏族人犁出了一道道歲月的長河。2010年5月19日是承載著全球詹氏同胞幸事和盛事的日子。這一天,中華詹氏大宗祠順利竣工,詹氏後裔雲集於此隆重舉行“第四屆詹氏經濟文化文化節暨詹天佑祖居紀念館落成典禮”。詹氏兒女為擁有謁拜先祖的聖地,而滿懷激情演繹亘古盛事。
在代表詹氏三千餘年發展歷史的31級石階前,一對雕刻精美的石獅分列兩側,昭示詹氏族人的迅猛發達。雄獅外側各佇立著一對高大莊重穩固的華表,巨龍盤繞著華表的柱身,龍頭向上,龍尾在下,龍身四周祥雲飄繞。站在華表面前,昂首觀望,在藍天的襯托下,柱子上的巨龍仿佛遨遊在雲中,象徵著我詹氏子孫厚積薄發、直衝雲霄的氣概。
中華詹氏大宗祠白牆黛瓦,雄偉典雅,前後分為三進。祠內有大門、正廳、寢室和廊廡等,門、廳、室、廊之間設定了天井,天井中辟有甬道。大門是一座重檐歇山式的門樓建築(俗稱五鳳樓),高9米,寬22米,屋角上翹。以“福壽”和詹氏標誌為主體設計的磚雕,八字分列兩側。八個青銅風鈴高懸五鳳樓的戧角上,在微風中發出悅耳的鈴聲,仿佛在預祝詹氏遊子在外的安康和呼喚遊子的回歸。整個大門的總體造型似大鵬展翅欲飛。正廳是主體建築,祠內木雕圖案美觀,寓意深長,引人注目。木雕作品主要有浮雕、圓雕、鏤空雕。它們分別鑲嵌在祠堂建築的各個構建上。木枋上的雕刻畫面不單有反映中華歷史及忠、孝、禮、義、信,還有14幅木雕畫面全方位地反映了詹氏三千年發展歷程中所千載傳頌的傑出人物,更有一幅“盛世善舉”的雕刻完美地概括了當代詹氏宗親在世界各地的各個領域血濃於水的大愛之情。總觀全枋雕刻,布局得體,內容豐富,工藝精堪。正廳、廊廡等建築的樑柱、檁枋、梁托、梁拱、牛腿、牛腿枋、橦柱和仿石柱礎、避面(石鼓)、青石護欄及由湖北詹氏宗親捐獻的三足大鼎及鑄鐘等等部件,都製作精心,將永存千載。
邁上三步金階的石級,進入中華詹氏大宗祠,儼然步入了神聖的殿堂。代表五子登科、五穀豐登的五步石級把你帶進了詹氏議事、祭祀的正堂,聯結後廳香火宮的是九步石級,九是古算中的無極,喻意著源遠流長。九步與五步台階合稱“九五之象”,這個辭彙是易經之中第一卦“乾卦”之卦象,喻視為“飛龍在天”,是極為鼎盛的一個卦象。乾卦又釋為“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它揭示著詹氏族人如巨龍一樣,自強不息,直達極致。
中華詹氏大宗祠中“忠孝傳家”、“太子太保”、“河間堂”、“千古流芳”、“天佑詹裔”六幅高懸冬瓜樑上的巨大牌匾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和詹氏三千年文化的精髓。應該說,中華詹氏大宗祠的建成是中華傳統文化的衍續,是無數詹氏宗親無私奉獻的結晶,更是當代詹氏宗親和各界友人留給後人開拓進取、奮發圖強的一件珍貴的藝術瑰寶。
走出中華詹氏大宗祠,仰望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和詹氏族旗,那遠處的山,近鄰的村莊,還有那陣陣輕風滿載著海內外詹氏子孫的希望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