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中華肝吸蟲又稱華支睪吸蟲是一種可寄生在人類膽管和膽囊的吸蟲,以膽汁為食,主要分布在亞洲,全世界估計有三千多萬人受到感染,且多為東亞和東南亞的河川地居民,患者可能有黃疸、腹瀉、或其他肝膽病變。形態
成蟲尺寸介於長10至25毫米、寬3至5毫米的範圍,體型狹長而扁平,外觀狀似向日葵的種子,蟲體一端具有口吸盤,其腸管自此延蟲體兩側分叉延伸至尾端,在前端約四分之一界線處,另有一個較口吸盤小的腹吸盤。此外中華肝吸蟲雌雄同體,呈珊瑚狀分支的睪丸是此寄生蟲最重要的辨識項目之一,分布在口吸盤的另一端,並占蟲體後端約四分之一,因此分類上屬於後睪科,亦有生物學家據此鼓勵將學名改為Opisthorchis sinensis,目前兩種學名同指一個物種;卵巢則位於中、後端三分之一交界處,子宮盤鏇於中段,占全長約二分之一,兩旁可見網點狀的卵黃腺。成蟲可產下長軸26至30微米、短軸15至17微米、芝麻形狀的卵,一端具有卵蓋(operculum),且周圍卵殼稍微增厚,看似有“腰身”或是“肩膀”狀。
生活史
中華肝吸蟲的蟲卵必須在滿洲泥螺等淡水螺中孵化,經過四個發育階段形成尾動幼蟲(cercaria)後離開螺體,並尋找鯉魚、鯽魚、吳郭魚等淡水魚類作為第二中間宿主,在魚鱗、皮膚、肌肉組織發育成囊狀幼蟲(metacercaria),生吃、未完全熟食這些魚的哺乳動物是此寄生蟲的最終宿主,囊狀幼蟲會在食用者體內脫去外囊,並逐漸發育成蟲。這些成蟲可在人體記憶體活長達30年之久。產卵後可隨膽汁一同進入消化道,最後隨糞便排出,是診斷的依據。
流行病學
中華肝吸蟲症盛行於亞洲國家,包含日、韓、中、港、台、馬來西亞、新加坡和越南等地,患者多居住在河流沿岸,或從事漁業、海鮮料理工作,其中日本自1991年起無相關案例發生,但目前世界上約有3500萬人受到此寄生蟲侵擾,而中國人又占總數七分之三,其中又以兩廣地區最為嚴重。此現象可能與生食習慣或地方佳肴特色有關,例如只以熱湯澆淋生魚薄片的鮮魚粥,而湖廣地區著名的魚生湯,也是以類似方法烹調的傳統佳肴,這種方式卻可能不足以殺死寄生在魚體的幼蟲,。有實驗指出,在溫熱水中,一片厚度約1毫米、含有囊狀幼蟲的魚肉,雖在90℃時僅需一秒即可殺死幼蟲,但隨著使用的水溫越低、魚片厚度的增加,都會使所需時間增長或無法殺死幼蟲。而台灣地區人類感染者多分布在台灣島南部、且多有生食淡水魚的習慣。
臨床表現
急性表現
中華肝吸蟲鮮少造成急性症狀,一般上在吃了未煮熟的魚的10到26天內,身體會開始出現發燒、食欲不振、腹部疼痛、肌肉酸痛、關節痛、全身軟弱或浮腫。一般上這些症狀會持續2到4個星期。肝腫大和淋巴結種大的現象也有可能出現。此時,一般人的血液中的嗜伊紅血球的數量也會大量增加。3到4個星期後便能在病患的糞便中驗出中華肝吸蟲的卵。
慢性表現
蟲體吸附在膽管或膽囊,以膽汁作為營養來源,嚴重時會妨礙宿主對脂質的消化和吸收;蟲體的聚集可造成物理性的傷害,若產卵數量大,堆積後甚至可造成膽囊破裂;此外吸蟲的分泌物及排泄物亦具有毒性,可導致纖維化(fibrosis)的病變、引起發炎反應,使血液中嗜酸性球的數量增加,患者也可能出現黃疸、膽結石、肝硬化、多發性肝膿瘍(multiple liver abscess)。
膽管上皮細胞癌
慢性感染會增加得到膽管上皮細胞癌的機率。因而使病患體重下降,胃部痛,腹部出現腫塊,黃疸和腹水。目前,沒有人知道慢性病患為何會患上膽管上皮細胞癌。香港的一個臨床研究顯示,那些患上膽管上皮細胞癌的人,67%的人都同時患上中華肝吸蟲的病。這些人能生存下來的機會也不被看好,保守估計為6.5個月。
診斷和治療
依據中華肝吸蟲的生活史特性和其所造成之病理表現,主要有數項方式可以作為診斷工具,包括排泄物中的卵、血液檢測、或以十二指腸抽取物質做檢驗。目前praziquantel和albendazole是主要的治療藥物,前者可能帶來頭痛、頭暈、失眠、噁心、嘔吐等副作用,後者副作用雖較小,但效果較差。嚴重的患者,也可能必須進行手術治療。
參見
外部連結
[1] 39健康網 http://jbk.39.net/keshi/ganbing/detail/48f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