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環境
黃帝陵所在的橋山,位於陝西省延安市黃陵縣城北約一千米處,是子午嶺向東延伸的部分。子午嶺南北而行,北為“子”,南為“午”,故稱“子午嶺”。橋山總面積566.7公頃,山體渾厚,氣勢雄偉,沮水三面環流。山上林木茂密,古柏覆蓋面積為89.1公頃,計有古柏81600多株,其中千年以上古柏3萬多株,是中國最古老、覆蓋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柏群。
宋樂史所撰《太平寰宇記》載:“橋山,《山海經》云:‘蒲谷水源其山下,水流通,故謂橋山’。”清顧祖禹所撰《讀史方輿紀要》載:“沮水至縣北,穿山而過,因以橋名。”
沮河由西向東呈U形繞橋山而過,站在山上朝下看,東邊有河,西邊亦有河,就像水從山底穿過,故此山名橋山,黃帝陵因山而得名橋陵。
1992年7月11日,《人民日報》刊發了題為“黃帝陵風水軸線”一文,文章說:“黃帝陵風水軸線就是橋山主脊至黃帝墓冢,並與印台山山峰之間構成一條連線,黃帝陵區的各種建築都是以此為軸線而建造,墓冢方向正好在這條線上”。這條連線是西北至東南走向,也就是說,黃帝陵陵冢的坐向不同於後世帝王的正北正南(坐北朝南)或正西正東(坐西朝東),而是依據地理,背向西北,面朝東南,同橋山、子午嶺和號稱龍脈的崑崙山走向完全吻合,即中國地理的基本形態——“天傾西北,地不滿東南”。
歷史沿革
《史記·卷一·五帝本紀第一》載:“黃帝崩,葬橋山”。
橋山在遠古時代為有蟜(jiǎo)氏居地,稱作蟜山;黃帝時代稱作“軒轅之丘”或“軒轅之台”,黃帝因此而得名“軒轅”,黃帝城中宮即位於此,以後演變成橋山。
黃帝聯合炎帝打敗蚩尤後,由華族部落聯盟首領成為天下共主,使華夏民族由蠻荒時代跨入了文明時代,黃帝的豐功偉績理所當然地受到後世的敬仰和崇拜。黃帝死後,人們為了表達對這位人文初祖的懷念之情,便在橋山起冢為陵,立廟祭祀。在黃帝死後的幾千年里,歷代祭祀黃帝的活動從未中斷。從虞、夏、商、周到秦、漢、隋、唐、宋、元、明、清,除了有的時段將黃帝同時作為“天神”、“帝王”祭祀外,都無一例外地將黃帝作為祖先祭祀。
秦始皇掃滅六國統一天下後,規定天子的墳墓一律稱作“陵”,一般庶民墳稱 作“墓”。漢代又規定天子陵旁必設“廟”,漢朝建立伊始,漢高祖劉邦便頒詔於天下——“吾甚重祠而敬祭。今上帝之祭及山川諸神當祀者,各以其時禮祠之如故”,在橋山西麓建起“軒轅廟”。其後漢武帝親自祭祀黃帝陵,《史記·卷十二·孝武本紀第十二》和《史記·卷二十八·封禪書第六》載:“其來年冬,上議曰:‘古者先振兵澤旅,然後封禪。’乃遂北巡朔方,勒兵十餘萬,還祭黃帝冢橋山,釋兵須如。”元封元年(前110年)冬,漢武帝領軍十萬北巡朔方,返回時專程來到橋山,祭祀黃帝之冢。這是正史中第一次記載黃帝陵。
唐宋以降,因各朝皇帝的重視,不斷整修添土,使陵冢有所加大。
唐代宗大曆五年(770年),鄜坊節度使臧希讓上奏:“坊州有軒轅黃帝陵闕,請置廟,四時享祭,列於祀典”,得到了代宗的批准,唐王朝在橋陵大興土木,開始了為期兩年的大規模修繕活動,修建黃帝廟,並栽植柏樹1140株。從此,祭祀黃帝升格為國家大典,橋陵也成為了官方唯一指定祭黃場所。這不僅有助於規範祀典,更在客觀上起到了加強政治統治和文化認同的作用。
經過唐末五代的戰亂,包括黃帝陵在內的前代帝王陵寢已經出現了“樵採不禁”的情況。而祭祀的建築“隳毀”,則讓正常的祭祀活動無法進行。為此,宋太祖趙匡胤一即位,就於建隆元年和乾德初兩次下詔,規定黃帝陵及炎帝、高辛、唐堯、虞舜、夏禹諸陵“各置守陵五戶,歲春秋祠以太牢”,“隳毀者修葺之”。開寶二年,因沮河水連年侵蝕,橋山西麓經常發生崖塌水崩,威脅廟院存亡,地方官員上書朝廷,宋太祖降旨,將軒轅廟由橋山西麓遷移橋山東麓黃帝行宮,即今址。
宋嘉祐六年(1061年),宋仁宗趙禎下聖旨,責成坊州(今黃陵縣)地方官員,發動黎民百姓,當年種植柏樹1400多棵,同時抽調三戶人家,免除一切搖役斌稅,專門在橋山看護和種植柏樹。並勒石成碑置於黃帝陵前,這是現存最早的關於保護黃帝陵的官方檔案。
元泰定二年(1325年),元泰定帝頒布保護黃帝陵廟敕令,並刻立《禁伐黃陵樹木聖旨碑》,記載元泰定帝頒發保護軒轅廟建築、禁伐橋陵樹木,並免除宮觀、寺院所屬地稅、商稅,對破壞橋陵之人,官府加重處罰的聖旨。此碑亦為中國現存唯一的關於黃帝陵的元代碑刻,是研究宋元時期黃帝陵的珍貴實物資料。元惠宗至正元年(1341年),元惠宗降旨,重修軒轅廟西側被大火焚毀的保生宮。
明代將橋山黃帝陵列為國家祭典,祭祀從未中斷。
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太祖朱元璋降旨祭祀黃帝,修繕黃帝陵廟,同時在軒轅廟設立五品護陵官二人,後由縣令兼任。這一做法為後世沿用,縣令兼護陵官成為制度。朱元璋不僅安排大臣代表自己前來祭祀黃帝,還拔高了當地的行政級別——明代縣令多為七品,由於中部縣縣令要兼任黃陵護陵官,所以按照五品對待。洪武七年(1374年),造軒轅黃帝坐像;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明世宗朱厚熜修葺軒轅廟;明天啟元年(1621年)秋,明熹宗朱由校整修黃帝陵廟;明崇禎九年(1636年),中部縣知事重修黃帝陵廟。有明一代,共存留御製祝文碑21通。
順治三年(1646年),清世祖順治命使祭祀黃帝陵,並對黃帝陵廟進行了清代第一次維修。此後,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等皇帝先後派員赴橋山黃帝陵,進行了三十多次祭祀活動,大修九次。其中,康熙年間維修三次,雍正年間維修兩次,乾隆年間維修一次,嘉慶年間維修一次,道光年間維修兩次。清代沿襲明代制度,對黃帝陵的祭祀一般為三年一大祭,多是皇帝派專員致祭,儀式更為隆重,規模更為宏大。常祀之外,又於皇帝登基、太后壽辰、水旱災害、五穀豐登、弭除邊患之際,更增特祭。乾隆年間,陝西巡撫畢沅於陵前題碑“古軒轅黃帝橋陵”。自此以後,橋陵之稱更為聞名。
中華民國成立後,民國元年(1912年)三月,孫中山先生委派要員專程祭祀黃帝陵,並親自撰寫祭文,頌揚“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創造指南車,平定蚩尤亂,世界文明,唯有我先”,體現出強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加緊發動侵華戰爭。為了團結全國人民共同抗戰,一致對外,各地愛國志士倡議民族掃墓之禮。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四月,中國國民黨中央和國民政府致祭於黃帝陵,並確定每年清明節為“民族掃墓節”,公祭黃帝陵。同年,謁陵道重修並通車。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清明節,國共兩黨各派代表前往黃帝陵共同祭奠。毛澤東親撰《祭黃帝陵文》,宣示“民族陣線,救國良方,四萬萬眾,堅決抵抗”,成為昭告列祖列宗、 團結抵禦外侮、建立全國抗日統一戰線的錚錚誓約。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陝西省政府急令設黃帝陵廟管理所,主任由中部縣長兼任;同年秋天開工維修黃帝陵廟,“凡大門、享殿、圍牆及聵缺者”,均在這次維修之列,而“崇閎之制,尚有所待”;次年三月,整修完畢。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陝西省第三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考慮到黃帝聲名遠播、威名遠揚的無比崇高地位,加之為了與陝西蒲城豐山唐睿宗之橋陵相區別,遂改橋陵為黃帝陵。自此以後,黃帝陵一名沿用至今。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冬,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題寫“黃帝陵”三個大字,命人勒石成碑,置於黃帝陵墓之前。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為整修黃帝陵廟,成立黃帝陵修建委員會,向社會募捐,擴建黃帝廟大殿等。在抗日戰爭最艱苦的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國民政府將中部縣易
名為黃陵縣,更突顯了黃帝陵的獨尊地位。
新中國建立後,毛澤東主席親自批示,請周恩來總理部署對黃帝陵進行維修保護,並委託郭沫若同志題寫“黃帝陵”碑。1959年至1961年,陝西省人民政府撥款整修黃帝廟大殿;1962年,黃帝陵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墓葬第一號;1964年,重修碑亭和大門;1976年,陝西省革命委員會文化局撥款修繕山頂祭廳、黃帝廟大殿和圍牆。
1978年以後,陝西省將黃帝陵列為重點維護整修單位,先後於1984年、1987年進行過兩期工程建設。
20世紀80年代以來,大批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不遠萬里,奔赴橋山,共祭黃帝陵。1988年,中共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為黃帝陵題詞:“炎黃子孫”。1992年以來,陝西省對黃帝陵進行了大規模的整修。
1993年清明節,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為黃帝陵題詞“中華文明源遠流長”。
1994年起,每年都有國家領導人專程來陝參加公祭活動。陝西黃帝陵祭典的至上性、持續性和唯一性,得到了海內外炎黃子孫的一致認可。
1998年和2000年,分別由特別行政區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何厚鏵親筆題寫的香港、澳門回歸紀念碑相繼在黃帝陵落成,是追本溯源的文化認同的詮釋,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了向心力量。
主要景觀
黃帝陵景區主要由軒轅廟和黃帝陵兩大部分組成。
軒轅廟在橋山山麓,而黃帝陵則在橋山之巔。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黃帝陵標識碑 位於黃帝陵印池廣場前,於2017年3月16日落成。標識碑正面雕刻的黃帝陵標識,圓形背景源自中華文化“天圓”的傳統理念,虛實相間體現時空轉換,圓形下方的大地和如意祥雲圖案,寓意黃帝開創的中華文明根植厚土、造福華夏。 黃帝陵標識碑的設計和製作,以毛澤東主席委託郭沫若題寫的“黃帝陵”為標識的主要素,凸顯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黃帝陵是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概念,確立了黃帝陵在中華文明史上崇高的地位與尊嚴。標識碑總高4.5米,寓意九五之尊及五湖四海對始祖黃帝的敬仰。 |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軒轅廣場 軒轅廣場位於景區最南端,是一座寬闊的不對稱半圓型廣場,總面積一萬平方米,地面用直徑0.5米一0.6米的5000塊秦嶺天然河卵石鋪砌,象徵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悠久歷史。 |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印池 軒轅廣場北,是一條蜿蜒的河流——沮河,沮河古稱“姬水”,軒轅黃帝因“長於姬水”而姓姬。又傳說這條河原名“祖河”,當黃帝被召要“御龍飛升”回天宮時,群臣先民依依不捨,眼淚嘩嘩地從橋山之巔淌流下來,全部流入了“祖河”。酈道元在寫《水經注》時,考慮到“祖河”既然是黃帝先民眼淚形成的,不如改為“淚河”,再後來,為了讓該河的名字既能代表先民們的眼淚,又能代表“祖河”,就將河名改成了“沮河”。橋山與印台山之間的這段沮河,因在印台山下,故又稱為“印池”,其寓意為黃帝用印之水,傳說黃帝總在此淘洗玉璽大印,對面即為黃帝置印的印台山。印池占地300餘畝,水域面積約為20萬平方米,總蓄水量46萬立方米,再現出“沮水秋風”、“橋山夜月”的自然景觀,也使黃帝陵山環水繞。 |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軒轅橋 印池之上,橫跨著一座通往北岸軒轅廟的軒轅橋。軒轅橋為仿灞河古礅梁橋,全長66米,寬8.6米,高6.15米,共九跨。橋面設護欄,欄板上均雕有古典圖案花紋。橋體全部採用花崗岩,每根石樑長5.71米,重10噸,由121根石樑鋪砌而成,給人以粗獷、古樸、厚重的視覺效果。 |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橋北廣場 軒轅橋的北端即橋北廣場,與軒轅廟的龍尾道相連線,面積1584平方米,地面用花崗岩鋪砌。廣場上聳立著四根高4.8米的花崗岩望柱,既烘託了廟前的莊嚴氣氛,也是黃帝陵廟前區的標誌之一。 |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龍尾道 軒轅廟前的龍尾道,共設95級石質台階,經五個踏步組逐級登高,寓意黃帝“九五之尊”,至高無上。 |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山門 由龍尾道向上即登臨廟院山門,山門位於軒轅廟中軸線上,為仿漢風格的石質建築,建築面積224平方米,五開間布局,4.8米高的18根柱子為花崗岩整條石。廟門台基比廟前廣場高出2.72米。廟門正上方石匾“軒轅廟”匾,為蔣鼎文先生1938年清明節祭陵時所題。 |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黃帝手植柏 軒轅廟山門內西側有一棵高大的古柏,即著名的“黃帝手植柏”,距今已有5000餘年,相傳此樹為軒轅黃帝所植,故稱“黃帝手植柏”,又稱“軒轅柏”。 柏樹枝幹蒼勁挺拔,樹葉青翠,主幹略向南傾斜。樹高19米,胸徑11米,其冠如蓋,其勢巍峨。《國書集成》記載:“中部縣有軒轅柏,在軒轅廟。考之雜記,乃黃帝手植物,圍二丈四尺,高可凌霄。”樹旁有一碑樓,內嵌石碑一塊,上書:“此柏高五十八市尺,下圍三十一市尺,中圍十九市尺,上圍六市尺,為群柏之冠。” 黃帝手植柏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柏樹,1982年,英國林業專家羅皮爾考察了27個國家的柏樹後,認為唯有黃帝手植柏最粗壯、最古老,稱讚它是“世界柏樹之父” 。1998年12月9日,“中華名樹公選養護委員會”將黃帝手植柏評為中華百棵名樹之首,世人譽之為“世界柏樹之冠”。 |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誠心亭 沿中軸線北行即到誠心亭,原稱過亭,面闊五間,進深一間,面積約85平方米。歇山頂上,灰布板瓦與筒瓦緊緊相扣,前檐施勾頭滴水,四邊無牆,欄額下為花格裝飾,旋子彩繪。明間南北兩側台基石砌如意踏步,次間、補間外側有圍欄圍護。亭柱上書有兩幅楹聯:“觀天地生物氣象,讀古今經世文章”;“誠朝聖地人文祖,心祭神州兒女情”。 亭前東南側有一磚砌壁,上書簡介:“歷代帝王將相、墨客騷人,現代政府官員、社會名流、同胞華僑、外籍華裔,謁拜黃帝時,先要在誠心亭整衣冠,備禮品,平靜心情,消除雜念,然後緩步進殿,頂禮膜拜。” |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碑亭 誠心亭北為碑亭。其形式與誠心亭相仿,面積較之略大,中間仍為過亭,東西兩側有磚牆。面闊五間,進深一間。卷棚頂,施灰布板瓦、筒瓦,枋額間施旋子彩繪。碑亭面南柱子上有一幅對聯:“上下五千年,縱橫三萬里”。 1987年以前,碑亭存放碑石47通,1988年將大部碑石遷至軒轅廟內東側的碑廊。 碑亭是重要石碑陳放亭,亭內現存石碑四通。西側二通,前邊一通是1937年4月5日國共兩黨共祭黃陵時,毛澤東親筆題寫的“祭黃帝陵文”手跡。後面一通是鄧小平為黃帝陵的題詞碑,碑上刻著鄧小平親筆題寫的“炎黃子孫”四個大字,署名鄧小平,時間是1988年。碑身高3米,寬0.9米,厚約0.3米。 東側二通,前邊一通是孫中山先生1912年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所作“黃帝贊”詞一首:“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創造指南車,平定蚩尤亂。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後邊一通是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於1942年冬為橋陵改稱黃帝陵題寫的“黃帝陵”三個大字,此碑原立於黃帝陵墓之前,解放後被郭沫若題字碑代替,現存石碑為重刻碑。 |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港、澳、台祭文碑 碑亭西前方,矗立著四塊石碑:香港回歸紀念碑、澳門回歸紀念碑、“台灣光復致敬團”祭黃帝陵文碑、慶祝香港回歸祖國十周年黃陵謁祖祭文碑。 |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漢武掛甲柏 黃帝腳印石旁,有一棵漢武掛甲柏,又稱將軍柏,志載:“漢武帝征朔方還,掛甲於此樹。”樹幹斑痕密布,縱橫成行,似有斷釘在內,是群柏之中最為奇特的一株。特別是每年清明節前,這棵古柏枝幹上流出的柏液凝結為球狀,經陽光反射尤為壯觀,吸引著各地前來謁陵拜祖的人。然而清明節一過,柏液中斷,古柏從枝到桿又恢復了原來密密麻麻的甲痕。 |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人文初祖大殿 軒轅廟人文初祖大殿是祭祀軒轅黃帝的正殿,也是整個廟院的主體建築,坐落在廟院中心。重建於明朝,1959年曾做過一次較大規模的重修。人文初祖大殿占地282平方米,面闊七間,進深三間。大殿屋頂為歇山頂,雕透花脊,屋面由灰布板與筒瓦相扣覆蓋,檐部施勾頭滴水,前檐及其他三面均有斗拱。前檐當間建有六扇隔扇門,次間、稍間則各有四扇隔扇門。檐下的欄額、平板枋為和璽彩繪、斗拱彩繪,兩側與兩側背面、內梁等處的彩繪,均精緻華麗。正殿門楣上懸掛有原國民黨愛國將領程潛於中華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夏祭陵時所題“人文初祖”大匾,字型鐵畫銀勾,剛中藏秀。 |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軒轅黃帝浮雕像 大殿正中木質壁龕內供放著一尊巨大的石刻軒轅黃帝浮雕像。這尊中華民族人文初祖的浮雕像,是以東漢恆帝建和元年(147年)建於山東濟寧嘉祥的武梁祠黃帝石像為藍本,經國家文物局批准,適當融入現代審美理念放大刻制而成。 黃帝浮雕像為全身像,石料採用陝西富平墨玉,高3.6米,寬3.3米,重11噸。浮雕軒轅黃帝沉穩站立,步履向東又回首望西,抬臂揚手,冠帶簡樸,著裝無華。神龕四周的圖案為:上朱雀、下玄武、左青龍、右白虎。神龕與軒轅黃帝浮雕像都是香港同胞湛兆霖、程萬琦二先生於1987年清明節專程前來祭陵時,捐款8萬人民幣製作的。 |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碑廊 軒轅廟山門至人文初祖大殿的中軸線東西兩邊,有兩條長長的碑廊,碑廊按漢代建築風格設計。 碑廊將黃帝陵歷代保存的石碑按時代先後和內容類別有序排列,西側碑廊自北向南依次陳列自宋至清末的56通祭祖和記事古碑,東側碑廊內自南向北依次陳列黨和國家領導人、現代書法家讚頌黃帝功德的碑文和為整修黃帝陵工程做出貢獻的功德碑。 |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祭祀廣場 人文初祖大殿北面,是占地1萬平方米的祭祀廣場,可容納5000人舉行祭祀活動。廣場地面為花崗岩石鋪就,南端東西兩側各建三出闕,闕前台上擺放著八尊青銅鑄鴻叔簋(guǐ);東西兩側分列著九尊高2米的青銅鑄牛鼎和代表56個民族的56面龍旗。此外,東面還有一口龍魂大鐘,西面則立一面龍威大鼓。整個祭祀大院,莊嚴肅穆,威風凜然。 |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龍魂大鐘 “龍魂”大鐘是用於公祭軒轅黃帝陵的禮器,設計將兼顧禮樂鍾之外形、廟堂鍾之音響和時代之風采。鐘體全高3.8米,口頸2.456米,重13噸。 “龍魂”大鐘以陝西周原出土的周代銅鐘為主型,以漢代畫像黃帝功德為主圖案,以周原出土的龍鳳玉飾和祥雲紋為底飾,鐘紐為雙鳳聳立,兩側以雙龍為扉棱,鐘面正中心為篆體“龍魂”二字。鐘的整體造型莊重凝練,獨特精美,表現華夏文明的博大精深,體現鍾銘盛世、龍鳳呈祥、天人合一的意蘊。 |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龍威大鼓 龍威大鼓重750公斤,鼓面直徑2.5米,鼓幫直徑2.7米,鼓高1.5米,與龍魂大鐘相得益彰,顯得威風八面。 |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軒轅殿 祭祀廣場北端,在總高6米的三層石台上,巍巍矗立著軒轅殿。功能性設施都建在隱蔽處,環境得以淨化。殿區內不設其他樓閣廊榭,憑藉山川地貌與植被構成的大環境,體現出“大象無形”的境界。大殿檐下正中懸掛著著名書法家黃苗子先生書寫的隸體“軒轅殿”匾額。 軒轅殿建築面積1700平方米,由36根高3.8米的圓形石柱圍合成40米X40米的長方形空間,柱間無牆,上履巨型覆斗屋頂,體現了“黃帝明堂”風貌,是廟區最具特色的標誌性建築,沉長的屋檐、碩大的斗拱、簡潔而古樸的屋脊,使整座建築顯得宏偉而莊嚴,具有古漢風格。屋頂中央有直徑14米的圓形天光。藍天、白雲、陽光直接映入殿內,整個空間顯得恢宏神聖而通透明朗。殿內地面採用青、紅、白、黑、黃五色花崗石鋪砌,隱喻傳統約“五色土”,以象徵黃帝恩澤祖國大地。整個軒轅殿設計取“天圓地方”之意,承天接地,沐陽光雨露,象徵著中華遠祖質樸的宇宙理念。黃帝石刻像佇立在殿內上方。 |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軒轅黃帝像 軒轅殿內中央偏北處,豎一高大花崗岩石碑——軒轅黃帝像石碑。石碑總高7.6米,基座寬5.68米,厚3.48米,正面和背面兩塊巨型石料各重約16噸。其造型特點既像傳統的祖宗牌位,又似傳統陵墓前的石碑,同時又如一座古樸的神龕,按照傳統文化觀念,名曰“神主”。 石碑正面刻軒轅黃帝像,此像與人文初祖殿的黃帝像一樣,高3.9米,寬2.6米,採用“減地平雕加陰線刻”的漢代畫像石雕刻技法加工而成,由16塊青灰花崗岩巨型料石構成甲骨文的“祖”字形,呈現出嚴謹樸素、重拙寫實的古漢風韻。 |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中華世紀柏 軒轅廟西側,有公路通往橋山,可以步行上山,也可乘坐景區交通車上山。 山腰有一棵“中華世紀柏”。 “中華世紀柏”栽植於庚辰年二月初二(2000年3月7日)黃帝誕辰日,是民族團結、祖國統一的象徵,它採集34個省市自治區及特別行政區具有代表區域特點的黃土培植,掬黃河、長江入海口之水澆灌,表達了所有炎黃子孫對人文初祖軒轅黃帝的仰慕、緬懷和對新世紀的祈福。 |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泰山五彩石 在“中華世紀柏”旁,矗立著重達15噸的泰山五彩石,由法蘭西藝術院院士、華人藝術家陳瑞獻先生撰文書寫的《庚辰黃帝聖誕志》被鐫刻其上,以石銘記先祖恩德,喻意神州社稷穩如泰山,中華兒女興幫治世的責任重於泰山。 |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陵道 從“中華世紀柏”開始,一條步道通往山頂的黃帝陵。 陵道和神道是進入陵區的重要通道,沿山體採用形斷意連、曲不離直的手法修築。道路總長455米,其中陵道260米,神道195米,寬均為5米,全部用花崗岩條石鋪築,共277個台階。 |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龍角柏 沿登陵道拾級而上,兩側古柏參天。橋山山豐土厚,林木茂密,古柏覆蓋面積為89.1公頃,計有古柏81600多株,其中千年以上古柏3萬多株,是中國最古老、覆蓋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柏群 。橋山古柏不僅數量多、樹齡長,品種也較為齊全,以側柏為主,還有扁柏、圓柏、刺柏等。 龍角柏,又稱“麻花柏”,因處於黃帝陵“盤龍崗”龍頭上方,對稱各一株,形如龍角而得名。 |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天黿神慧 登陵道途中建有黃帝陵的守護神天黿神慧。傳說,天黿是華夏族古老的圖騰,是一種神異的龍,背有“河圖”,知天地鬼神世間萬物之興衰,具有神秘先知。黃帝在崑崙山遇神龍天黿,名謂“白澤”,封其為守護神,是智慧力量和王權的象徵。據說,用“河圖”可以祈求幸福,撫摸龍角可以避邪消災。 |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下馬碑 距黃帝陵約200米的神道旁,樹立著一座明朝嘉靖年間樹立的下馬石,上刻“文武百官至此下馬”八個大字。 古代山路崎嶇,謁祖祭陵者多騎馬坐轎,行至此處,均下馬下轎,整理衣冠,平靜心情,恭行至陵前。現代人雖不騎馬坐轎,多為步行上山,但接近陵園,亦須恭敬肅然;乘車上山者,同樣也須在此下車,以示敬意。 |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文保碑 1961年3月4日,黃帝陵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編為“古墓葬第一號”,號稱“天下第一陵”。 |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陵園 神道盡頭便是陵區。陵園四周順依山勢,修有綿亘不絕的青磚圍牆,高1.6米,塗以紅色,象徵至尊至偉。牆頭為紅椽綠瓦,古色古香。整個陵園,南北約210米,東西約72米。 整個陵園,南北約210米,東西約72米(前寬42米、後寬81米)。陵園有兩個門,分立東西兩側。 |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祈仙台石徑 | 漢武仙台 東門進入陵園,左側是一座24米高的夯築高台,始建於西漢元封元年(前110年)。台旁立一石碑,上書“漢武仙台”四字,為明代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所立,落款為“池南唐琦書”。 漢武仙台或稱漢武祈仙台,《史記·封禪書》記載:元封元年,漢武帝劉徹“北巡朔方,勒兵十餘萬,還,祭黃帝冢橋山”。漢武帝劉徹勒兵18萬大軍,北征朔方,凱旋後,為誇耀武功,祭告祖先,便於歸途經黃帝陵時,停兵祭祀。同時為使自己長壽成仙,又令18萬兵士於此起土築台,以土堆成,翠柏圍之。後人因此稱此台為祈仙台。 《中部縣誌》也載:漢武仙台,“峙黃陵左側,高出林表,漢武巡朔方,還,祭黃帝,築台祈仙”。漢武仙台下圍120米,上圍22.5米,距陵墓45米,兩條石砌曲徑通向台頂,四圍古柏環抱,台頂高達林表。登臨其上,四周景色盡收眼底,民間有“登台一次,增壽一年”之說。 |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欞星門 穿過漢武仙台旁的欞星門,登上橋山之巔,便是黃帝陵冢。 |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祭亭 黃帝陵冢前為祭亭,亭寬10米,深6.15米,建築形式為歇山頂,飛檐起翹,氣宇軒昂。亭前置放供桌、祭器與各種供品等,亭中置一高大石碑,碑高4.3米,寬1.2米,上刻“黃帝陵”三個大字,為郭沫若受毛澤東囑託,於1958年5月手書。祭亭由八根柱子支撐,上部四角捲起處系有風鈴,微風起時,風鈴齊鳴。亭柱上有兩幅楹聯,一為:“奠華夏宏大業基始祖恩德澤萬世,樹炎黃浩然正氣民族精神炳千秋”;一為:“中華國脈承龍脈,黃帝英魂壯民魂”。祭亭地面鋪以花崗岩石,純淨清亮,素樸莊重。從古至今,每年的清明、重陽祭祀大典,多在這裡舉行,成為海內外炎黃子孫追思先祖功德,抒發民族情感的重要場所。 黃帝陵前還立有一塊石碑,位於郭沫若手書“黃帝陵”碑後,上書“橋山龍馭”四字,意為黃帝馭龍升天之處,落款為“大明嘉靖丙申(嘉靖十五年,1536年)十月九日滇南唐琦書”。軒轅黃帝在此乘龍升天時,人們不捨得他離開,從他身上拽下衣帽、靴子、寶劍等埋葬此處,修成陵墓,以示永久懷念。陵前原來還有一塊古碑,上書“古軒轅黃帝橋陵”,是清陝西巡撫畢沅於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所立,但現已佚失。 |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黃帝陵冢 黃帝陵冢位於橋山山頂正中,坐西北面東南,高3.5米,周長48米,面積約200平方米。 陵冢為土冢,扁球狀,高3.5米,直徑為16米,周長48米,有磚牆圍護。土冢下部築方形墓台,以烘托陵墓的神聖感。方台與圓冢相結合,上圓下方,具有“天圓地方”、“天地相合”的象徵意義。 |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龍馭閣 龍馭閣位於黃帝陵北,海拔高程994米,是黃帝陵陵區的最高點。建築形式取材於漢代閣樓,造形具有仿木構築特徵,為鋼筋混凝土結構花崗石貼面建築。閣高五層約20米,為4.2米×4.2米的方形,建築面積160平方米,閣正南面書漢隸“龍馭閣”三個大字。閣內牆壁上,有12幅中展示黃帝功德的主題繪畫,分別是《黃帝誕生》、《部落崛起》、《賜姓建宗》、《修德振兵》、《造舟楫、興醫藥》、《播五穀、務農桑、製衣冠》、《別尊卑、定禮樂、創官制》、《橋山龍馭》、《人文初祖》等,從黃帝誕生到馭龍升天,通過這些繪畫,可以讓人進一步了解黃帝眾多的發明創造和卓著功績。 |
文物遺存
軒轅廟內現存祭祀保護碑刻124通,其中有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年)奉旨栽植松柏1413棵記事碑,元泰定二年(1325年)禁伐黃帝陵樹木聖旨碑。祭文碑刻46通,均是御製祝文。所謂御製祝文,就是皇帝親自頒發的祭文,代表的是國家級祭祀,其中有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祭黃帝陵御製祝文碑,清聖祖康熙二十七年(1689年)祭黃帝橋陵碑,以及民國元年(1912年),孫中山宣誓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後,派代表團帶上他新自撰寫的《祭黃帝陵文》前往橋山致祭軒轅黃帝陵的碑石等。
黃帝腳印石
黃帝腳印 | “黃帝腳印石” 西漢文物,長0.62米,深約2厘米,於1956年出土於黃帝陵東南2千米的郭家窪村,是傳說的“黃帝黃城巽宮”所在地。 1965年移至軒轅廟保存。 整塊石頭約一平方米。青石面上,鐫刻有黃帝腳印一雙。民間有向黃帝腳印投硬幣或零錢以測運氣的習俗,據說投向腳印大拇趾運氣最好,為大吉大利。 |
宋聖旨碑
《宋仁宗嘉祐六年栽種松柏聖旨碑》 | 《宋仁宗嘉祐六年栽種松柏聖旨碑》 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刻立。 砂石質,高1.74米,寬0.82米,厚0.17米。碑文楷書16行,行殘存26字。四周邊飾幾何圖形。碑身中下部風化殘損嚴重。 碑文記載宋仁宗趙禎因坊州有軒轅黃帝陵,下令坊州在橋山栽種松柏。坊州依聖旨於嘉祐六年栽種松柏樹一千四百餘株,並免除寇守文、王文政、楊遇等三戶差役糧稅,令看守橋陵。 現保存於黃帝陵軒轅廟碑廊。 |
元聖旨碑
《元泰定帝二年禁伐黃陵樹木聖旨碑》 | 《元泰定帝二年禁伐黃陵樹木聖旨碑》 元泰定二年(1325年)刻立。 砂石質。高1.74米,寬0.82米,厚0.17米。碑文楷書17行,行殘存27字。四周邊飾幾何圖形。碑下半部殘損嚴重。 碑文記載了元泰定帝孛兒只斤也孫鐵木兒在泰定二年(1325年)下聖旨,保護軒轅廟建築,禁伐橋陵樹木。並免除宮觀,寺院所屬地稅、商稅。對破壞橋陵之人,官府加重處罰。 |
明御製祝文碑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明永樂十二年御製祝文碑 |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明 宣德元年御製祝文碑 |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明 景泰元年御製祝文碑 |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明 天順六年御製祝文碑 |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明 正德元年御製祝文碑 |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明 正德十一年御製祝文碑 |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明 嘉靖十年御製祝文碑 |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明 嘉靖三十一年御製祝文碑 |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明 嘉靖三十五年御製祝文碑 |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明 隆慶四年御製祝文碑 |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明 萬曆元年御製祝文碑 |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明 萬曆二十八年御製祝文碑 |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明 天啟元年御製祝文碑 |
清御製祝文碑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清 順 治 八 年 御 制 祝 文 碑 |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清 康 熙 二 十 一 年 御 制 祝 文 碑 |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清 康 熙 二 十 七 年 御 制 祝 文 碑 |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清 康熙二十八年御製祝文碑 |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清 康 熙 三 十 五 年 御 制 祝 文 碑 |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清康熙四十二年御製祝文碑 |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清康熙四十八年御製祝文碑 |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清康熙五十二年御製祝文碑 |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清康熙五十二年祭告禮成恭紀碑 |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清康熙五十八 年 御製祝文碑 |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清雍正元年御製祝文碑 |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清雍正二年御製祝文碑 |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清雍正十三年御製祝文碑 |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清 乾 隆 二 年 御 制 祝 文 碑 |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清乾隆十四年御製祝文碑 |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清乾隆十七年御製祝文碑 |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清 乾 隆 二 十 年 御 制 祝 文 碑 |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清乾隆二十五年御製祝文碑 |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清乾隆三十七 年 御製祝文碑 |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清 乾 隆 四 十 一 年 御 制 祝 文 碑 |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清乾隆四十五年 御 制 祝文碑 |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清嘉慶二十四年御製祝文碑 |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清道光元年御製祝文碑 |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清道光九年御製祝文碑 |
黃帝陵[天下第一陵:橋山黃帝陵] | 清道光十六年御製祝文碑 |
其他碑刻
《謁橋陵和張三丰韻碑》 | 《謁橋陵和張三丰韻碑》 明末刻立。砂石質。高1.48米,寬0.59米,厚0.11米,碑文楷書7行,滿行16字。碑文所載詩篇為明末楚人伍中愷步張三丰韻作謁橋陵詩。 現立於黃帝陵軒轅廟碑廊。 碑陽錄文: 謁橋陵和張三丰韻」翟道停驂謁帝陵,東郊一望暮雲輕。當」年龍髯攀無計,此日橋山景更清。柏□參天彌廣野,衣冠瑞氣繞佳城。可憐□」武求仙切,穆穆心源渾未明」。 楚人伍中愷」 |
《張三豐謁橋陵詩碑》 | 《張三豐謁橋陵詩碑》 元至正庚子年(至正二十年,1360年)道人張三豐祭拜軒轅黃帝陵後賦《謁橋陵》詩一首,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四月中部縣令金蘭芝重立。 砂石質。高1.24米,寬0.76米。碑額篆書“重修”2字。碑文行草9行,滿行14字。四周邊飾纏枝花紋。碑文刊刻張三豐謁橋陵詩一首。 現立於黃帝陵軒轅廟碑廊。 碑陽錄文: 張三豐詩」披雲履冰謁橋陵,翠柏煙寒玉露輕」。袞冕霞飛天地老,文章星煥海山清」。巍巍鳳闕迎仙岔,渺渺龍車駐帝城」。寂寞瓊台遺漢武,一輪皓月古今明」。時至正庚子仲夏樵溪幕古道人」康熙二十一年夏四月西湖金蘭芝重立」 □□□」 |
《孫中山題詞碑》 | 《孫中山題詞碑》 書於民國元年(1912年)。高2.80米,寬1.10米,厚0.20米。楷書8行,滿行4字。1912年3月,孫中山先生委派一個由15人組成的代表團赴黃帝陵致祭,並書寫了這篇祭文,名《黃帝贊》。 原刻於黃帝廟山門外照壁上,1988年再刻,立於軒轅廟碑亭。 碑陽錄文: 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創造」指南車,平」定蚩尤亂」。世界文明」,惟有我先」。 民國元年春」孫文(印)」 |
《蔣介石黃帝陵碑》 | 《蔣介石黃帝陵碑》 書於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碑高2.80米、寬0.89米、厚0.20米。碑書“黃帝陵”三字。右題“中華民國三十一年冬”。左題“蔣中正敬題”。此前黃帝陵一直被稱為“橋陵”。1942年民國政府將“橋陵”改為“黃帝陵”。1942年冬,時任中國國民黨總裁、國防最高委員會委員長、中國戰區最高統帥的蔣介石親筆題寫“黃帝陵”,民國政府即勒石立碑,立於黃帝陵前,1988年復刻。 現立於黃帝陵軒轅廟碑亭。 |
《毛澤東手書祭黃帝陵文碑》 | 《毛澤東手書祭黃帝陵文碑》 書於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高2.80米、寬1.10米、厚0.20米。草書31行。1937年4月5日清明節,國共兩黨在軒轅黃帝陵前舉行共祭儀式。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和中國工農紅軍總司令朱德派代表林伯渠於今黃陵縣黃帝陵致祭軒轅黃帝,並宣讀此篇由毛澤東親筆手書的祭文。國共兩黨共祭黃帝陵對抗日統一戰線的建立起到了積極作用,也進一步凝聚了中華民族各階層人士同仇敵愾共同抗日的決心。 1988年刻立,現立於黃帝陵軒轅廟古柏院碑亭。 |
陵園文化
祭祀大典
據史載,從西漢起先後有多位皇帝親臨橋山黃帝陵祭祀或致祭文,如漢武帝、唐代宗、宋仁宗、元世祖、朱元璋、明成祖、明宣宗、明英宗、明世宗、明武宗、明神宗、明穆宗、明熹宗、清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現代有孫中山、蔣介石、毛澤東、朱德、鄧小平、江澤民等國家領導人親筆祭文和題詞。
祭祀軒轅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從唐代開始,祭祀黃帝成為國家制度。隋唐以前的祭祀中,黃帝的天帝身份相當突出;隋唐以後的祭祀中,黃帝的帝王身份更加受到重視。
祭祀黃帝的典禮有三種主要類型:一種是郊祭,包括舉行祭天大禮。一種是廟祭,即在京師歷代帝王祖廟舉行祭祀;一種是在黃帝陵舉行陵祭。在諸種祭祀黃帝的典禮中,橋山黃帝陵的祭祀是起源最久,最為重要的祭祀大典。
西漢元封元年(前110年)冬十月,漢武帝“北巡朔方,勒兵十餘萬。還,祭黃帝冢橋山”,開歷代帝王於橋山祭祀黃帝之先河。
唐大曆五年(770年),唐代宗批准鄜坊節度使臧希讓“坊州有軒轅黃帝陵,請置廟,四時享祭,列於祀典”的奏請,將坊州(今黃陵縣)橋山黃帝陵祭祀列為國家祀典。
宋開寶五年(972年),遵太祖趙匡胤旨意,規定橋山黃帝陵三年大祭一次。
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太祖朱元璋親撰祭文,並遣使至陝西黃帝陵致祭。這篇祭文,是現存祭黃帝文中最早的一篇,進一步確立了陝西橋山作為黃帝陵寢的唯一性。陵區至今仍系統完整地保存著記錄當時明代皇帝皆屢遣朝廷大員致祭盛況的碑刻。明代朝廷禮部議定祭祀三十五位歷代帝王的地點;祭祀黃帝之地,定在陝西中部縣(今黃陵縣)橋山黃帝陵;並規定三年大祭一次,皇帝親撰祭文,派遣大臣赴橋山祭祀。
清代沿明制,在橋山黃帝陵舉行國祭,一般三年一次,此外尚有臨時祭告。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重陽節,同盟會祭掃黃帝陵,在祖先陵前宣讀祭文,以表復興中華民族之決心。
中華民國元年(1911年),民主革命先行者孫文先生為黃帝陵題寫“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創造指南車,平定蚩尤亂,世界文明唯有我先。”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南京國民政府規定清明節為民族掃墓節,每年清明節都派要員到黃帝陵祭祀黃帝。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國共兩黨各派要員共祭黃帝陵,中共領袖毛澤東親撰祭黃帝文,宣示“民族陣線,救國良方,四萬萬眾,堅決抵抗”。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中華民國國防最高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敬題“黃帝陵”三字,並勒石樹碑於黃帝陵前。在抗日戰爭最艱苦的1944年,國民政府將中部縣易名為黃陵縣。
中國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至1963年,陝西省繼承傳統,連續舉行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後因“左”的思想干擾和文革動亂而中斷。1980年以後,恢復了每年舉行的黃帝祭祀活動,形成清明公祭、重陽民祭的慣例。公祭活動由陝西省人民政府主辦,省級領導主持公祭。參加祭祀活動的有全國人大、國務院、全國政協、兄弟省市代表以及陝西各界代表和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等數以萬計參加。
民間對軒轅黃帝的祭祀活動也是從古綿延至今。民間祭祀一般在清明節前後和重陽節期間,北宋以來,民祭則多在農曆九月初九的重陽節舉行。傳說這一天是黃帝乘龍升天的日子,故舉辦“民祭軒轅黃帝逸仙盛會”。農曆九月九日清晨,黃陵方圓數百里成千上萬的民眾,端著貢物、抬著祭品,翻山越嶺,齊聚橋山腳下。時辰一到,擊鼓鳴鐘,古樂齊奏,民眾將牛、羊、豕三牲和各種供品敬獻在陵前的供桌上,祭奠祖先,祈福祈祥。祭祀活動規模宏大而肅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改革開放以來,海外炎黃子孫回國拜謁黃帝陵的人數日益增多。他們千萬里尋根問祖,不忘家鄉故土,反映了炎黃子孫血脈相連、同根同祖的赤子情懷。
不同時代的橋山黃帝陵祭祀有不同的歷史背景、祭祀觀念和祭祀禮儀,但都體現了民族認同、國家統一、和諧振興的中華民族精神,並將這種精神的主旨傳承至今,綿延不絕。
“戊戌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於2018年4月5日在陝西省黃陵縣橋山祭祀廣場舉行。
祭文節選
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祭文
明成祖永樂十二年(1414年)祭文
清順治八年(1651年)祭文
清康熙元年(1662年)祭文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同盟會祭文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國民政府祭文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國民黨中央執監委員會祭文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國民政府祭陵文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國民黨中央祭文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中國共產黨祭文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國民黨中央祭文
文物保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毛澤東主席親自批示,請周恩來總理部署對黃帝陵進行維修保護,並委託郭沫若同志為黃帝陵題寫了碑名。
1990年,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李瑞環提出整修黃帝陵,這是規模最大也是時間最近的一次整修。
1991年,陝西省政府對整修工程做出全面部署:成立重修黃帝陵建設工作籌備小組,成立有海內外知名人士和專家參加的全國性建設委員會,成立重修黃帝陵基金會,並確定由一位副省長全面負責。
1992年4月4日清明節,黃帝陵工程整修奠基,8月25日動工建設。整修工程規劃確定了以黃帝陵、軒轅廟為重點保護範圍,總體結構包括廟前區,廟品,功德場及神道,陵區,縣城和外圍景觀六個區域,形成祭祀謁陵完整的建築休系。
1992年—1998年完成一期工程,包括入口廣場、印池、軒轅橋、橋北廣場、龍尾道、軒轅廟門、停車場、廟前綠化、廟後公路、陵道神道、龍御閣等22個項目,累計投資人民幣8300多萬元。
2001年二期工程開工,包括祭祀大殿、祭祀廣場、古柏防火、功德壇及大環境治理等項目,概算投資人民幣1.5億元。二期工程的主體工程祭祀大殿工程已經於2003年竣工,古柏防火工程已經於2005年完成。
2006年01月13日,備受海內外華人關注的黃帝陵軒轅廟區標誌性建築——祭祀大殿工程正式通過竣工驗收,標誌著黃帝陵二期整修工程已基本結束。
2009年11月23日,陝西省政府第28次常務會議原則通過了《陝西省黃帝陵保護管理辦法》,進一步明確了黃帝陵保護範圍、執法主體、祭祀活動要求以及法律責任等,為黃帝陵保護立法工作奠定了基礎。
2010年2月1日,陝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陝西省黃帝陵保護管理辦法》即日起正式施行。這是陝西出台的首部關於黃帝陵保護的地方性規章制度,為黃帝陵的保護管理、規劃建設、旅遊開發等方面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2013年01月27日,陝西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切實加強文物保護工作,積極推動帝王陵保護立法工作。這是陝西首次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將立法保護帝王陵。
2013年9月23日,陝西省政府法制辦全文公布《黃帝陵保護條例(草案)》(簡稱《條例》),面向社會各界徵集《條例》的修改意見,標誌著自2010年2月1日生效的《黃帝陵保護管理辦法》將被《條例》所取代,以提升黃帝陵保護管理的法規要求。
2014年,國家文物局決定將黃帝陵保護上升為國家法規,由國家文物局牽頭制定黃帝陵保護行政法規。
2014年2月,陝西省政府第三次常務會議召開,審議通過《黃帝文化園區修建性詳細規劃》和《黃帝文化中心建築設計方案》,標誌著黃帝文化園區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
2014年5月6日,國家文物局批覆《關於黃帝陵搶救保護修復工程立項的請示》(陝文物字〔2013〕216號),原則同意黃帝陵搶險加固保護工程立項和意見。
2015年02月10日,國家文物局批覆《關於呈報黃帝陵保護規劃立項的請示》(陝文物字〔2014〕104號),原則同意黃帝陵保護規劃編制立項。
2015年06月30日,國家文物局批覆《關於黃帝文化中心建設項目選址的請示》(陝文物字〔2015〕155號),原則同意黃帝文化中心建設項目選址方案。
2016年02月25日,陝西省向全球發布黃帝陵標識,標識以毛澤東主席委託郭沫若題寫的“黃帝陵”和習近平總書記“黃帝陵是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為主視覺,表現了其深厚的文化內涵和社會價值,突顯了黃帝陵的崇高偉大。
2016年04月03日,“黃帝陵是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學術交流會在西安開幕。本屆學術交流會是陝西省“丙申(2016)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9年4月5日,己亥(2019)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於在陝西省黃陵縣黃帝陵祭祀廣場隆重舉行。
軼聞傳說
帝陵傳說
傳說黃帝乘龍升天時,臣民們挽留不住,以致把黃帝的衣襟、靴子和寶劍都拽下來了。臣民們為了紀念黃帝,便把這些遺物都埋在橋山之巔,這裡便成了黃帝的衣冠冢。從此,每天都有很多人前來祭奠。黃帝在乘龍升天飛經橋國上空時,還特意讓巨龍停下來,為了再看一眼自己親手栽下的那棵柏樹。臨行時,又隨手把群民送給他的乾肉塊扔下來,落在自己栽種的柏樹上。傳說黃帝手植柏樹幹上長的24個疙瘩,就是那時黃帝扔下的肉塊變的。
那時,橋山頂上沒有樹木,是光禿禿的一片。群民在黃帝陵前祭供的食物,常被飛禽走獸搶食一空。看到這種情況。群民心裡很不安。有位名叫青山的老人,便在黃帝陵冢周圍栽種了很多樹,想用樹的樹葉把陵墓遮擋起來,青山老人整天挖樹、栽樹,忙個不停。時間一長,被九天玄女發現了,她回到天宮便把此事稟告玉皇大帝。玉帝說見青山老人對黃帝一片赤心,命九天玄女把王母娘娘收藏的常年不落葉的柏樹籽,撒在橋山上,第二年春天整個橋山溝溝岔岔,山山峁峁,都長出了綠盈盈的柏樹苗。
橋山古柏一代一代保護,康熙年間,有一位縣令想知道橋山到底有多少棵古柏,曾令人普查了七七四十九天,結果沒有數清,只好作罷。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中部縣的縣長盧仁山調集一個民團,把橋山劃地為段,編列號次,命士兵按樹貼號,錯者罰大洋五塊,打40軍棍。歷經19天詳細普查,才得查清橋山共有古柏61286棵,並將這一普查結果正式載入了黃陵縣誌。
黃帝腳印
相傳黃帝時期,當初沒有衣帽,更沒有鞋襪,不是用樹葉遮體,便是以獸皮纏腰。黃帝也和其他的群民一樣,腰間纏著獸皮,光著腳板,長年累月奔走各地,為民造福。每到冬天,天寒地凍,黃帝出外巡察時傷腦筋光著雙腳。
有年冬天,黃帝出外回來,腳凍爛了。穿木屐不方便,黃帝身邊的一位名叫素雀的女子偷偷用麻布給黃帝縫了個布筒。黃帝在腳上試了試,太短小了。根本穿不上。即使如此,黃帝也不見怪,還表揚了素雀的創造精神。素雀卻十分難過,有一次她去河邊擔水,發現黃帝獨自一人從河灘走過,留下了深深的腳印,素雀仔細一看,心裡亮了。原來黃帝的腳特別大,如果按腳印做下去,就不會再小了。於是素雀擔完水,取來石刀,在黃帝腳印四周的膠泥上劃了四方格,曬乾後,捧回家,放在了石板上,然後按尺寸做成了一雙軟木作底、麻布作幫的高筒靴子。黃帝試穿後,覺得很滿意。人類第一雙高筒靴子就這樣做成了。黃帝十分珍愛這雙靴子,平時捨不得穿它,只是遇到節日或開慶功會時才穿上它。
黃帝乘龍升天時,臣民們收藏在黃帝東宮。到了近代,這塊刻有黃帝腳印的青石板被移到軒轅廟院內。
祈仙台
傳說漢武帝劉徹,一心想當神仙,為此天上玉帝曾和天宮諸神商議過多次,準備將他點化成仙,因為他在抗擊匈奴、打通西域、開拓絲綢之路等方面都立下了功勞。但是,漢武帝想成神仙的心情過於迫切了,結果適得其反,他在祭奠黃帝時,在橋陵對面修築了一座比黃帝陵還高出一半的“九轉祈仙台”(後人稱“漢武仙台”)。這一下可觸怒了天宮,玉帝和諸神都認為漢武帝太狂妄自大,竟敢把祖先都不放在眼裡。玉帝盛怒之下,用朱筆一揮,就把漢武帝即將到手的仙籍取消了。漢武帝夢中知道此事,心中甚為不平,幾天幾夜都沒睡好覺。於是,他便以一代天子的名義,寫信質問玉皇大帝。玉帝看罷,給漢武帝寫了這樣一封信:
“……你劉徹,16歲當上皇帝,一心只想成為神仙,為此乾出許多蠢事,甚至連自己的親生女兒也遭方士欒大欺騙。欒大騙術敗露之後,你又不顧翁婿之情,一氣之下將欒大殺死,給女兒造成終身痛苦。之後不久,你又被方士公孫卿這一大騙子所迷惑。這一切天宮都沒有和你計較。誰知為了李陵事件,你又給司馬遷施以‘宮刑’,欲置司馬遷於死地,但司馬遷為了完成父親未完成的事業,忍辱偷生,堅持把《史記》寫成,給後世留下了一部不朽的著作。就這樣,你還不放過司馬遷,到處派人搜查《史記》原稿,準備焚毀,多虧倩娘盡力設法,才使此書得以保存。你作為一國之君,竟無一點容人之量。你妄自尊大,目無祖先,修築的祈仙台竟然高過黃帝陵。你的所作所為早已失去成仙資格,更休想乘龍升天!”玉帝把信寫好後,交給九天玄女,玄女乘漢武帝病中睡沉的時候,把信悄悄地放在他的枕邊。漢武帝醒來看到信後,悔恨地說:“唉,一切都晚了!一個人不論作什麼事情,都不能過頭。不管你是一朝天子,還是平民百姓,做過了頭都不會得到寬恕的”。說罷,瞑目而逝。
旅遊信息
2018中國西北旅遊行銷大會暨旅遊裝備展上,入圍“神奇西北100景”榜單。
位置:陝西省延安市黃陵縣
時間:07:30—18:30
門票:旺季價格:門票75元(包含景點:黃帝陵,軒轅廟)淡季價格:門票50元
交通:西安火車站廣場南側的汽車站有車直達黃帝陵,車程約4小時,車票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