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抗日戰爭已經過去半個多世紀,中國民眾卻始終無法忘懷。原因之一是那段為民族生存而戰的歷史太過血腥和慘烈,注定要銘刻在每一個華夏子孫的心底;原因之二是侵略者面對中華民族的大度,卻始終不肯為此真心懺悔和深刻反省;原因之三是那場橫亘於中國現代史上的戰爭,由於攙雜了民族內部的恩怨,至今尚有許多不為人知的史實未能披露於世人面前。
然而,進入21世紀之後,抗日戰爭發生的年代漸行漸遠,戰爭的殘酷不免淡化,戰爭的史實逐漸缺失,戰爭的面目已經模糊,因此真實而全景式地反映抗日戰爭,就成了歷史學家的當務之急。本書作者長期從事中國現代史和抗日戰爭史的研究,蒐集了大量寶貴而罕見的文字和圖片資料。以此為基礎,撰成這本宏篇鉅制。
圖書目錄
前言
序章
第一節 天朝的沒落和東瀛的崛起
1.炮艦叩響了東亞門戶
2.琉球事件與日本侵略台灣
第二節 春帆樓下晚風疾
1.朝鮮變局與中日兩國的應對
2.險惡的“大陸政策”
3.甲午風雲與華夷秩序的崩潰
4.台灣軍民首揭抗日義旗
第三節 日益膨脹的狼子野心
1.日俄戰爭與日本侵入中國東北
2.日本與“滿蒙獨立運動”
3.日本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
4.五四運動與中日矛盾的日益激化
第一章 艱難抉擇:繼絕興滅還是滅種亡國
第一節 山雨欲來風滿樓
1.東方會議和濟南慘案
2.皇姑屯事件
3.日本侵略東北的陰謀
第二節 血染黑土地
1.“九一八事變”
2.馬占山江橋抗戰
3.黑土地上不屈的抗爭
第三節 燃燒著的怒火
1.“一·二八”淞滬抗戰
2.熱河抗戰與長城抗戰
3.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的抗日活動
4.綏遠抗戰
5.東北抗日聯軍的抗日活動
第四節 兄弟鬩於牆。外御其侮
1.從“安內”到“攘外”的轉折
2.中國的抗戰準備
3.“西安事變”爆發,中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第二章 寧死不屈:舉國上下的反侵略戰爭
第一節 抗日烽火在中國大地熊熊燃起
1.盧溝橋事變
2.“八一三事變”
第二節 築起中華民族的血肉長城
1.中國共產黨的抗日號召和中華民族的覺醒
2.國共兩黨合作與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
第三節 怎樣才能打敗日本侵略者
1.抗日持久戰是國共兩黨的共識
2.國共兩黨抗日持久戰略內容的異同
第四節 阻敵於前,正面戰場血水橫流
1.戰略防禦階段的正面戰場
2.戰略相持階段的正面戰場
第五節 制敵於後,敵後戰場逞英豪
1.抗戰初期共產黨軍隊對友軍的配合作戰
2.敵後游擊戰場的開闢
3.抗日相持階段的敵後游擊戰爭
第六節 兩個戰場的變化對中國抗日全局的影響
1.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的戰略配合關係
2.戰略防禦階段正面戰場的重要作用
3.戰略相持階段敵後戰場的重要作用
4.兩個戰場都對中國的抗日戰爭作出了重要貢獻
第七節 看不見的戰線
1.國民黨方面的對日情報戰
2.共產黨方面的對日情報戰
第三章 民族苦難:侵略者的加害罪行
第一節 鐵蹄下的罪惡
1.南京大屠殺事件
2.其他屠殺事件
3.無差別轟炸
4.性暴力犯罪
第二節 暗無天日的“共榮圈”
1.偽政權的建立
2.殘酷的殖民統治
第三節 中國的性奴隸
1.“慰安婦”制度的由來
2.“慰安所”的廣泛設立
3.“慰安婦”的悲慘命運
第四節 強制勞工的悲慘命運
1.“強制勞工”政策的制定與實施
2.勞工的苦難
第五節 天皇命令下的日軍細菌戰
1.日本細菌部隊與細菌試驗
2.細菌戰的實施
第六節 貽害至今的化學戰
1.日軍化學戰
2.化學戰的危害與貽害
第四章 得道多助: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融合
第一節 強盜的合夥
1.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2.德、意、日法西斯政權的建立
3.法西斯的侵略擴張與英、法、美的綏靖政策
4.柏林-羅馬-東京軸心的形成
第二節 正義者的同盟
1.太平洋戰爭的爆發
2.中國積極推動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建立
3.《聯合國家宣言》與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正式形成
第三節 舉足輕重的東方戰場
1.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的對華戰略目標
2.美英“先歐後亞”戰略方針的確立
3.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的中國戰場
4.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
第四節 雪中送炭與千里鵝毛
1.蘇聯對中國的援助
2.美國對中國的援助
3.英法等國對中國的援助
4.世界各國人民對中國的援助
第五節 躋身大國行列
1.莫斯科會議與《普遍安全宣言》的發表
2.“開羅會議”及其對中國領土主權的宣示
3.參加創建聯合國
第六節 正義戰勝了邪惡
1.敵後戰場的局部反攻作戰
2.1943年後的正面戰場
3.歐戰結束和《波茨坦公告》的發表
4.美國向日本投擲核子彈和蘇聯對日宣戰
5.敵後戰場的全面反攻
6.日本投降
7.中國人民喜迎抗日戰爭的偉大_勝利
8.抗日戰爭勝利的意義
第五章 勵精圖治:抗日戰爭與中國復興樞紐
第一節 舊夢的破碎
1.日本侵華戰爭打斷了中國正常的工業化發展進程
2.日本侵華戰爭對中國民主化進程的影響
第二節 應變求存與革舊布新
1.抗戰與中國經濟的“內遷”決定
2.“內遷”與西部“飛地”經濟的發展
第三節 走向現代民族國家的腳步
1.改訂新約運動的背景
2.改訂新約的經過
3.“新約運動”與現代民族國家
第四節 社會文化的變遷
1.抗戰文化:全民族動員的促動器
2.為服務抗戰的“新生活運動
3.人口大遷徙與社會生活的變遷
尾章
第一節 正義的審判
1.東京審判
2.伯力審判
3.國民政府的審判
4.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審判
第二節 遣返日俘日僑
1.國民政府的遣返政策及其實施
2.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遣返日僑的政策及其實施
結語
……
內容簡介
任何一個國家國歌的確定,都與這個國家誕生的歷程密切相關。《義勇軍進行曲》創作於日本對中國的侵略已經開始的時候,那時,中華民族正處在最危險的時候。“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是中華民族賴以繼絕興滅的唯一抉擇。靠著由4億人民的血肉築成的這道長城,最終,中華民族不僅沒有被侵略者征服,並且徹底地打敗了侵略者。而由於抗日戰爭的勝利,近代以來一直積弱積貧的中國,走上了復興之路。接續下來的便是,完全擺脫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地位的新中國不久之後就誕生了。由此可見,抗日戰爭這段歷史,對於中國是何等的重要。
其實,被新中國確定為國歌的《義勇軍進行曲》,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進行著的時候,就已經流傳於世界。1940年,美國著名黑人歌唱家保羅?羅伯遜就在紐約演唱了《義勇軍進行曲》。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即將結束之際,在盟軍勝利凱旋的曲目中,《義勇軍進行曲》赫然名列其中。由此可見,中國的抗日戰爭也是世界矚目的重要事件。
作者簡介
步平,男,1948年北京出生,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多年來從事中外關係史,尤其是中日關係史與抗日戰爭史研究,重點研究了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化學戰及遺棄化學武器問題、戰後日本的歷史認識、日本的右翼問題等。擔任中日共同歷史研究中方首席委員,並主持了中日韓三國學者教師共同編寫《東亞三國的近現代史》的工作。出版有《日本侵略中國與毒氣武器》(日本明石書店)、《日本侵華戰爭時期的化學戰》、《日本右翼問題研究》等。
榮維木,男,1952年北京出生,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抗日戰爭研究》執行主編;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秘書長;中國口述史研究會副秘書長。主要著作有《炮火下的覺醒——盧溝橋事變》、《中國人民解放軍史話》、《李宗仁大傳》、《日本教科書問題評析》(合著)、《東亞三國的近現代史》(合著)、《抗日戰爭熱點問題聚焦》(合著)等;發表論文多篇,其中《誰在製造謊言——評日本右翼的軍國主義史觀》獲中宣部第八屆“五個一工程”理論文章入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