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
長期以來,被子植物的起源一直是讓人困惑的演化生物學難題。主流的古生物學家都認為,被子植物的歷史不會早於白堊紀。這種觀點將它們的“年齡”定在距今1.25億年左右。此外,國內外許多植物學家都曾對其“年齡”提出了不少假說,而唯一能夠辨別這些學說孰真孰偽的辦法,就是找到相應的化石來檢驗。
在此後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1.25億年前不僅有被子植物,而且還有不少種。目前發現的1.25億年前,全球範圍內符合嚴格定義的早期被子植物大化石在全球範圍內有8屬10種,分別命名為梁氏朝陽序、遼寧古果、中華古果、十字中華果、始花古果、中華施氏果、迪拉麗花、中華星學花、道虎溝太陽花等。遺憾的是,這些被子植物的“先祖”們,都沒有被流傳下來,甚至連“親戚”都沒有。即便如此,這些化石已經足以將被子植物演化歷史至少向前推進至早侏羅世,也就是距今1億8千萬年前。
中華星學花的發現為新被子植物起源理論的提出提供了關鍵的證據。心皮是被子植物區別於所有裸子植物的最標誌性特徵。長期以來,植物學界關於被子植物心皮的本質有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一種認為心皮相當於一個葉片,一種認為心皮相當於一個枝。雖然前一種學說長期以來占據主導優勢,但是後一種學說並非完全沒有市場,二者之間的爭論還在延續。
2010年年初在遼西中侏羅世地層發現的中華星學花具有特立中央胎座。這一發現表明,傳統的心皮應當由兩個部分組成,即相當於一個長胚珠的枝的胎座和相當於一個葉的片狀結構。這個對於傳統意義上的心皮的兩元劃分,不僅解決兩個學派之間的長期爭論,而且為尋找心皮在裸子植物中的同源器官提供了有利的線索。循著這個線索,人們不僅可以找到被子植物的祖先類群,而且為理順被子植物與裸子植物之間關係提供了必要的、堅實的證據。目前為止這種結論已經得到了植物解剖學、形態學、發育基因學和分支分類學的支持。當然這一重要研究進展中,中華星學花功不可沒。如果沒有中華星學花,這種新學說就失去了支撐點,便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了。
性狀
每朵中華星學花的大小只有1至2毫米,最大的花的高度也不過只有2.6毫米左右,只有針眼大小,沒有花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