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日語演講大賽

中華全國日語演講大賽是由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日本經濟新聞社、日本華人教授會聯合主辦的一場全國性日語演講比賽,旨在增進中日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加深相互理解,提高我國大學生學習日語的熱情,促進其日語水平的提高。

賽制

該比賽創辦於2006年,隨後每年舉行一屆,分設東北、北京、華北、西北、華東、華中、西南、華南八大賽區。

東北賽區:黑龍江、吉林、遼寧

北京賽區:北京市

華北賽區:內蒙古、山西、河北、山東、天津

西北賽區:青海、甘肅、陝西、寧夏、新疆

華東賽區:上海市、江蘇、浙江、江西

華中賽區:河南、湖北、湖南、安徽

西南賽區:西藏、四川、雲南、貴州

華南賽區:廣西、廣東、海南、福建、香港

該比賽分為三級。

第一級為校園選拔賽,由各個報名單位自行舉行,原則上每校限一名選手參賽;

第二級為賽區選拔賽,時間一般為5月中下旬,設立特等獎兩名,一等獎一名,二等獎兩名,三等獎三名,獲得特等獎者將赴日本東京參加總決賽,若兩名特等獎獲得者為同校學生,則改由特等獎最高分者和一等獎獲得者赴日比賽;

第三級為東京總決賽,時間一般為7月下旬,設立一等獎一名,二等獎兩名,凡赴日比賽的選手將會在日進行七天的友好訪問。

參賽報名

參賽資格(自第三屆起,以下同上)

凡各賽區內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在籍日語專業本專科學生(不含研究生)均可以學校為單位報名參賽,但以下兩種情況除外:

①往屆比賽獲得預賽三等獎以上者;

②曾在日本連續居住六個月以上者。

參賽費用

本次預賽不收報名費,並為選手提供食宿和城際往返交通費用,為帶隊老師(每校限1名)提供食宿。

報名和選拔方式

報名者首先在所在學校報名,由學校選拔推薦最優秀的選手( 限一名)參賽。各參賽的學校可採取有效形式宣傳鼓勵在校學生積極報名,組織預賽,擇優推薦,藉此活躍學習氣氛。由於全國組委會要匯總各賽區參加選拔賽的人數,請各校負責人認真填寫選拔情況表,並將填好的選拔情況表和參賽報名表一起郵寄或直接送到全國組委會指定的各個賽區承辦學校。

獎項設定

賽區預賽設特等獎兩名、一等獎一名、二等獎兩名、三等獎三名和優秀獎若干名。其中,獲得特等獎的兩名選手將受組委會的邀請赴日本東京參加全國總決賽,其他選手均可獲得相應的獎勵。

比賽內容及評定辦法

一、預賽由命題演講和即席演講兩部分構成,所有選手的命題演講結束後進行即席演講。選手命題演講和即席演講的出場順序分別採取抽籤方式決定。

二、命題演講的題目由大賽組織委員會研究決定,提前公布,請留意主辦單位及承辦單位相關網站。即席演講的題目由在即席演講比賽開始前召開的各賽區評審會研究決定。選手即席演講的題目以抽籤方式確定,每位選手抽籤後準備10分鐘。

三、每位選手的命題演講時間為5分鐘,即席演講時間為3分鐘。命題演講時間不足4分鐘或超過5分鐘要扣除相應的分數;即席演講時間不足2分鐘或者超過3分鐘時要扣除相應的分數;無論是命題演講還是即席演講,內容不得涉及選手所在學校和本人姓名,否則要扣除相應的分數。扣分方式及標準由各預賽評審會商定。

四、演講時間,從選手站在講台上發出第一聲時開始計算。命題演講時間達到4分鐘時,組委會工作人員按鈴一次,提示選手演講時間還有1分鐘,達到5分鐘時按鈴兩次,提示選手演講時間到,超過30秒後,連續按鈴直至選手停止演講;即席演講時間達到2分鐘時,組委會工作人員按鈴一次,達到3分鐘時按鈴兩次,提示選手演講時間到,超過30秒後,連續按鈴直至選手停止演講。

五、演講時不允許選手看任何文字材料。

六、命題演講和即席演講的評分標準均分為語音語調、語法辭彙、內容結構和表達能力四大項。具體包括:

1、語音語調:發音準確,口齒清晰,清濁音,長短音,拗音,促音等;語調正確

2、語法辭彙:詞語搭配,詞義;助詞,助動詞,接續詞,時態,用言,體言接續等,被動態,使役態等

3、內容結構:切題,可信度,邏輯性

4、表達能力:敬語,謙遜語;感召力,渲染力,表現力,儀表態度等

七、命題演講和即席演講的總分值為100分,其中命題演講的分值為60分,即席演講的分值為40分。

評分標準四項標準在命題演講中的分值分別為10、10、20和20分;在即席演講中各項分值均為10分。

八、計算選手的得分時,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其他評審的平均分即為命題演講和即席演講的得分。選手的最後得分為上述命題演講得分和即席演講得分之和。若選手總分相同,即席演講分數高者名次靠前。

九、評分表上評審和計分員需簽字,得分匯總表上評審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和計分員需簽字。

十、命題演講得分匯總表、即席演講得分匯總表和最後得分匯總表在預賽結束後將原件寄送大賽組委會。

歷屆參賽名單

紅色為決賽第一名 ;藍色為決賽第二名;綠色為特別介紹

第二屆(2007年)

命題演講:我的理想 或 中國和日本—友好交流的展望

賽區 時間 地點 學校 姓名
東北 5月19日 長春理工大學 東北師範大學 金鳳齡
大連外國語學院 劉丹
北京 5月19日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朴阿英
北京大學 徐蓓
華北 5月19日 河北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鄭敏
天津外國語學院 葉栩邑
西北 5月25日 西安交通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於淼
西北大學 杜丹
蘭州理工大學 王戈
華東 6月9日 華東師範大學 華東師範大學 郭侃亮
上海海事大學 袁曉犇
華中 5月12日 武漢大學 武漢大學 羅超君
中南大學 廖湘琳
西南 5月12日 四川外國語學院 四川外國語學院 黃餘霞
四川外國語學院 白雪
西南科技大學 楊超
華南 5月26日 中山大學 中山大學 梁俏萍
廈門大學 王博

王戈:受邀出賽;白雪:迴避同校原則,未能出賽。

第三屆(2008年)

命題演講:中日交流我進一言 或 從體育中學到的

賽區 時間 地點 學校 姓名
東北 5月18日 大連外國語學院 大連外國語學院 徐佳
黑龍江大學 高慧霞
北京 5月10日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房迪
清華大學 姚佳意
華北 5月10日 天津外國語學院 天津外國語學院 朱奇瑩
青島大學 鄒健
西北 5月10日 蘭州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鄔晶晶
蘭州大學 王小蕾
華東 5月24日 華東師範大學 南京師範大學 吳雪遠
華東師範大學 許欣斐
華中 5月24日 華中科技大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李娜
河南師範大學 張春華
西南 5月10日 四川外國語學院 四川外國語學院 卞朗
重慶大學 趙思思
華南 5月18日 中山大學 廈門大學 張靜之
深圳大學 黃雲霓

第四屆(2009年)

命題演講:中日兩國相互學習什麼 或 我體驗的志願者活動

東北 5月23日 大連外國語學院 大連外國語學院 王璐
大連外國語學院 陶增傑
遼寧師範大學 譚嘯
北京 5月16日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北京大學 崔敏
北京外國語大學 張赫
華北 5月17日 天津外國語學院 天津外國語學院 高陽
中國海洋大學 閆雪
西北 5月17日 蘭州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何美霖
西安交通大學 畢楊
西安外國語大學 郝岩川
華東 6月7日 東華大學 上海復旦大學 趙靚
上海外國語大學 劉醇
華中 5月16日 華中師範大學 華中師範大學 張冉
華中師範大學 易彥
解放軍外國語學院 曹正理
西南 5月16日 四川外國語學院 西南交通大學 齊思思
四川外國語學院 張今晶
華南 5月9日 中山大學 中山大學 孫劼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黃思

畢楊:迴避同校原則,未能出賽,受邀出席;

陶增傑: 迴避同校原則,未能出賽。

易彥:迴避同校原則,未能出賽。

第五屆(2010年)

命題演講:想向日本介紹的中國文化 或 我們的環境對策

賽區 時間 地點 學校 姓名
東北 5月15日 大連外國語學院 大連外國語學院 邢琳
大連外國語學院 牟珊珊
吉林大學 白銀蓮
北京 5月15日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郭璇
北京理工大學 王依丹
華北 5月18日 河北大學 河北大學 陳克
曲阜師範大學 方彩霞
西北 5月15日 蘭州大學 蘭州大學 胡文海
蘭州大學 鄒凱
西安外國語大學 何純
華東 6月5日 上海師範大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 徐瑞珩
蘇州大學 柏冬東
華中 5月22日 華中師範大學 華中師範大學 餘子慶
華中科技大學 黃郁蕾
西南 5月22日 四川大學 成都理工大學 王立熊雄
四川大學 俞冬奇
華南 5月8日 中山大學 中山大學 施其靚
廈門大學 藍瑋

牟珊珊、鄒凱:迴避同校原則,未能出賽。

第六屆(2011年)

命題演講:中日兩國年輕人的文化 或 我能為老齡化社會做什麼

賽區 時間 地點 學校 姓名
東北
北京 5月15日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金美含
中國傳媒大學 吳葦莉
華北 5月15日 河北大學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 姜柳
煙臺大學 潘雪原
西北 5月14日 蘭州大學 西安外國語大學 張歡
北方民族大學 古麗巴努
華東 上海師範大學
華中 5月21日 華中師範大學
西南 5月21日 四川大學
華南 5月7日 中山大學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闞振宇
中山大學 賴藝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