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藥彩圖手冊2

中草藥彩圖手冊2

本手冊以實用為宗旨,共收載我國西南地區常用中藥和地方習用藥184種(包括附藥)。全書採取圖文對照形式進行編排,每種藥材的描述內容包括:藥材名稱、別名、來源、植(動)物形態、生境分布、採收加工、藥材性狀、性味功能、臨床套用、現代研究等,彩色照片包括其原植(動)物、藥材或飲片。

內容簡介

本手冊以實用為宗旨,共收載我國西南地區常用中藥和地方習用藥184種(包括附藥)。全書採取圖文對照形式進行編排,每種藥材的描述內容包括:藥材名稱、別名、來源、植(動)物形態、生境分布、採收加工、藥材性狀、性味功能、臨床套用、現代研究等,彩色照片包括其原植(動)物、藥材或飲片。

媒體推薦

編寫說明
1.本書分六冊出版。每冊收載的中藥種類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的藥材品種和部分地區性用藥。依據中藥的不同入藥部位進行分類,主要包括:根及根莖類、莖木類、皮類、葉類、花類、果實及種子類、全草類、藻及菌類、樹脂類,動物類,礦物類,其他類。每類藥材按筆劃順序由少到多進行排列,個別藥材依版面略作調整。葉類藥材若品種較少則歸併入全草類,樹脂類藥材若品種少則歸併莖木類或其他類。有些中藥材來源於2種或2種以上的藥用植物或動物.本書一般只描述其所在地區常見的品種。有些藥用植物或藥用動物,有幾個入藥部位,則以其中最常用的中藥為主進行描述,其他的則以附註的形式排列於之後加以簡要描述。
2.每種中藥材包括文字和彩色照片兩部分。文字內容包括:中文名、別名、拉丁學名、植(動)物形態、生境分布、採收加工、藥材性狀、性味功能、臨床套用、現代研究等。每種藥材最多只描述3個常見的別名;原植物或動物形態描述簡明扼要,突出主要特徵;生態環境以小氣候環境為主,分布只描述主要的3個地區;現代研究反映該藥的主要化學成分、藥理藥效、臨床套用的最新成果。原植物的彩色照片力求有花或果實,藥材或飲片的彩色照片主要突出藥材在外形、色澤、斷面等方面的特徵。少數動物類藥材由於其原動物不易找到,少數進口藥材因國內不產,所以僅提供其藥材照片,某些原動物和礦物的形態與其藥材極相似,也僅拍攝其藥材的彩色照片。
3.個別藥材的照片取自《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等,貴州夏同珩編審提供部分照片,張丹雁老師收集大部分藥材和飲片,在此一併致謝。
4.本書後面均附有藥材的中文名索引和原動、植物拉丁學名索引。中文名索引按筆畫順序排列,藥材正名以黑體字表示。

圖書目錄

一、根及根莖類
八角蓮
三七
乾薑
附炮姜
大黃
乾年健
川貝母
川木香
川牛膝
川烏
附1制川烏
附2附子
川芎
飛天蟪蠣
天冬
天花粉
附1瓜萎子
附2瓜萎皮
附3瓜萎
天南星
天麻
木香
升麻
丹參
石菖蒲
白背葉根
白及
半夏
附法半夏
當歸
防風
走馬胎
走馬箭
赤芍
苧麻根
……

文摘

書摘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