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宮

1414年稱“中段宮”;2000年翻建改“中興宮”,意指“復興”。 中興宮原名中段宮,初稱“磁窯姑媽宮”,位於槐山古窯址西南方,現南楓公路東邊。 2003年3月中興宮重光慶典,旅馬僑親百人慶賀團回鄉共襄盛舉。

【地名含義】
1414年稱“中段宮”;2000年翻建改“中興宮”,意指“復興”。
【歷史沿革】
中興宮原名中段宮,初稱“磁窯姑媽宮”,位於槐山古窯址西南方,現南楓公路東邊。始建於宋寧宗開禧年間,遷建現址於明永樂12年(公元1414),2000年宮主持人林鳳文見白蟻蛀蝕變危房而發起翻建倡議,旅馬僑親林榮發、林興宗、林泰榮、林桂根、林金遂等帶動僑親捐資45萬元,海內外共集資90萬元翻建成功,並改名為“中興宮”。宮主體五門十八柱二進三廳三開殿,中殿主祀天上聖母媽祖,左殿祀司馬聖王、右殿祀玄壇元帥,文武列聖。2004年宮前戲台旁豎立一座台灣馬祖島女神回歸碑。
【其他信息】
2003年3月中興宮重光慶典,旅馬僑親百人慶賀團回鄉共襄盛舉。2005年3月又舉行建宮590周年慶典暨“槐山古窯址”文物保護揭碑儀式,區人大華僑民宗委、區民宗局授予槐山中興宮“五好宗教活動場所”獎匾。林鳳文應約賦媽祖贊詩和中興宮圖文入選《世界媽祖廟大全》第二卷專頁和區政協文史材料彙編。位於界山鎮槐山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