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和平路線圖的由來

4月29日晚,巴勒斯坦立法委員會表決通過總理阿巴斯提交的新內閣名單,為宣布拖延已久的“路線圖”和平計畫最後鋪平道路。 4月30日,中東問題四方會議代表分別向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和以色列遞交了“路線圖”計畫文本。 第二階段(今年6月至12月)為過渡期,重點是在2003年底,建立一個有臨時邊界和主權象徵的巴勒斯坦國,中東問題四方將為此召開國際會議。

歷史由來

中東和平路線圖的由來
2000年9月,以色列右翼領導人沙龍無視巴勒斯坦人的民族和宗教情感,強行闖入阿克薩清真寺廣場引發了巴以新一輪衝突。“9·11”事件發生後,沙龍政府搭乘美國“反恐”便車,把巴勒斯坦人的武裝抵抗一律冠以“恐怖主義”。以軍不斷強化對巴勒斯坦地區的侵入、打擊和破壞。巴激進組織則以自殺性爆炸等手段予以還擊,以色列平民為此付出近400人喪生、數千人受傷的慘重代價。
為了打破巴以衝突的僵局,美國總統布希2002年6月24日提出中東和平計畫,美國媒體透露,提出這項計畫是美國副總統切尼的主意。切尼擔心,難以解決的中東衝突可能在政治上對布希政府產生不利影響。“路線圖”計畫當年7月開始醞釀。同年12月20日,聯合國、歐盟、俄羅斯和美國四方代表在華盛頓舉行高層會議,探討結束巴以爭端的途徑。會議原打算最後通過並公布醞釀已久的“路線圖”計畫。但是,布希政府應以色列的要求拖延公布方案的具體內容。10月24日,美國助理國務卿伯恩斯在約旦河西岸城市傑里科會見巴勒斯坦官方代表團時,首次向巴方遞交了一份中東和平新計畫草本。
4月29日晚,巴勒斯坦立法委員會表決通過總理阿巴斯提交的新內閣名單,為宣布拖延已久的“路線圖”和平計畫最後鋪平道路。4月30日,中東問題四方會議代表分別向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和以色列遞交了“路線圖”計畫文本。

內容簡介

“路線圖”計畫主要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公布之日至5月),以巴雙方將實現停火;巴方將打擊恐怖活動,進行全面的政治改革,建立新的政治體制,並在安全問題上與以色列合作;以方則應撤離2000年9月28日以後占領的巴方領土,凍結定居點的建設,拆除2001年3月以後建立的定居點,並採取一切必要措施使巴勒斯坦人的生活恢復正常。第二階段(今年6月至12月)為過渡期,重點是在2003年底,建立一個有臨時邊界和主權象徵的巴勒斯坦國,中東問題四方將為此召開國際會議。此後的兩年為第三階段,即在2005年完成以巴最終地位談判並達成協定,建立巴勒斯坦國。中東問題四方將就此召開第二次國際會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