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古典家具

中式古典家具

任何一件產品的誕生,都有製作者的情感因素在裡面。而使用者、欣賞者、收藏者或最終所有人,也一定投注了情感在裡面。這就賦予了產品的情感因素。作為實用性、藝術性兼而有之的中國傳統家具,它的製作到使用過程,無不浸透了情感藝術在裡面。古典家具的實用性及製作過程豐富了人們的情感藝術要素,隨之出現的欣賞性又將這種情感藝術延伸到了一定的高度。家具因需而做、為使用而做是一般人的情感常識。人們在原始時期,一開始就是用樹墩作為簡單的坐具。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家具不但供人們使用,而且還產生舒適需要,以及造型欣賞樂趣。

中式古典家具界定和分類

中式古典家具指具有收藏價值的舊式家具,主要指的是明代至清代四五百年間製作的家具,這個時期是中國傳統家具製作的頂峰時代。還有仿明清式家具,是現代的技術工人繼承了明清以來家具製作工藝生產和銷售的家具。
主要有椅凳、桌几案、床榻、櫃架、門窗、楹聯和其它用途各異的配件等等。
桌案類: 桌案類花樣繁多:炕桌、炕幾炕案;香幾;酒桌、半桌;方桌;條幾、條案;書桌、書案、畫桌、畫案;其它桌案等多不勝數。像炕桌很明確就是放在炕或床的中間;而符炕幾、炕案由於較窄通常放在炕或床的兩側端。香幾因承置香爐而得名,不論在室內還是在室外香幾多居中放置,應面面都可欣賞較佳。這些桌案類家具不僅可以倚靠憑伏,而且可以承托各種器物,依其結構的不同,分別稱之為桌或案。
椅凳類: 椅凳類包括:杌凳;坐墩;交杌;長凳;椅;寶座等等。 杌字的本義是樹無枝,杌凳往往被作為無靠背坐具的名稱。明式椅子大致分為圈椅、寶座、交椅、扶手椅和靠背椅五種。圈椅是明式家具中最具有文化品位的坐具,它暗含中國古典哲學天圓地方;亦稱羅圈椅,是指椅子後背搭腦與扶手由一整條圓潤流暢的曲線組成,到明朝圈椅漸成風尚,甚至於在現代室內設計中,也是融合度最高的品項。靠背椅指的是只有靠背,不帶兩側扶手的椅子,大致分為燈掛式和一統碑式,燈掛式的靠背搭腦向兩側挑出;一統碑式的椅背和南官帽的靠背相似,搭腦兩端不突出。而扶手椅指的是兼具靠背與兩側扶手的款式,其一是南官帽椅,北方地區稱為玫瑰椅,南方地區稱為文椅。其二是四出頭官帽椅,官帽椅是以其造型類似古代官員的帽子而得名。坐墩:又名肅墩,由於其上多覆一方絲織物而得名。在明代及前清時期的坐墩上還保留著藤墩和木腔鼓的痕跡。交杌:俗稱馬扎,和胡床類似,自東漢從西域傳至中土,百年來流傳甚廣,基本制式是由8根直木構成,長期無變化。 長凳:明清時期,長凳式樣繁多。小條凳是民間日用品,二人凳宜兩人並坐,至今江南地區仍在使用。 床榻類則包括榻、羅漢床、架子床等。
櫃架類: 櫃架類包括架格;亮格櫃圓角櫃方角櫃等。 書格即書櫃、架格、書架,不是專門用來放置書籍,它的基本特徵是以立木為四足,用橫板將空間分隔為若干層。亮格櫃是亮格和柜子相結合的家具,明式的亮格都在上,柜子在下,兼備擺飾與收藏兩種功能。圓角櫃又名麵條櫃,圓角櫃櫃頂的前、左、右三面有小檐凸出,稱為櫃帽,櫃帽轉角處多削方棱成為圓角,所以叫做圓角櫃。方角櫃當然就是四角見方,上下同大,腿足垂直無側腳。
屏風類: 屏風是屏具的總稱,包括由多扇組成,可以折迭或向前兜轉的“圍屏”和下有底座的“座屏風”。 古代屏風還可細分為地屏、床屏、梳頭屏、燈屏、掛屏。地屏主要分為座屏和落地屏。地屏形體大,多設在廳堂,一般不會移動;座屏即插屏式屏風,是把把單獨屏風插在一個特製的底座上。座屏有獨扇、三扇、五扇等奇數規格,獨扇座屏與底座可連可卸,可卸的稱為“插屏式座屏風”。床屏形體較小,多與床榻結合使用;梳頭屏是用於梳妝用的小型屏鏡;燈屏多為燈遮風的小屏風;掛屏為明末才開始出現的一種掛在牆上作裝飾用的屏牌,大多成雙成對,四扇為四條屏等,到清朝後此種掛屏十分流行,至今仍為人們喜愛。
楹聯與其它類:凡不宜歸入以上幾大類的家具只能放在其它類,故品種頗繁,有筆筒;悶戶櫥;提盒;都承盤;鏡台、官皮箱;微型家具等。筆筒出現於明朝嘉靖、隆慶、萬曆時期,大都造型簡單實用,口底上下相似呈筒狀,是案頭工具必不可少的裝飾實用品,極具觀賞和藝術價值,深得文人墨客得喜愛。筆筒源自筆架和筆船,筆架至今仍在使用,筆船由於笨拙被筆筒所代替。綜合來說,明代的匠師們能把造型和結構做到盡善盡美,在選料及裝飾線腳、雕刻、鑲嵌上創造出完美的風格,為清代家具和以後的現代家具建立了完美的表現形式。因此說:明式家具乃是收藏家們的首選珍藏品,而在現代風格的裝飾技巧中,越來越多的家庭喜歡搭配一兩件中式家具,既能配合現代人的生活習慣,又為室內增添了幾分人文的古色古香,真的會讓人忍不住愛上中式家具的古樸典雅。

中國古典家具發展歷史

中國家具發展從五代開始,經過兩宋,包括遼金。到了明初,由於恢復經濟的措施得力,使社會經濟得以復甦,社會生產得到發展。手工業也比元代有了較大的進步,並產生了我國的工藝百科全書《天工開物》和《園冶》、《髹漆錄》、《魯班經》等著作。
中國古典家具發展歷史
在經濟繁榮、科技進步的興盛國勢之中,城市的園林和宅第建設,也逐漸興旺。宮廷貴族、富商巨賈們的新府第,需要大量的家具以充其內。加之鄭和七次下西洋,從盛產高級木材的南洋諸國運回了大量的花梨、紫檀等家具原料,從此南洋諸國和中國來往密切。明中期以後,花梨、紫檀等珍貴木材的進口,也是促進明代細木家具這個品種發展的一個條件。
在明代有一大批文化名人,熱衷於家具工藝的研究和家具審美的探求。他們玩賞、收藏、著書和參與設計家具之風,蔚然興起於文化圈內。這些文化名人的投入,無疑對於明代家具風格的成熟,起到一定作用。在明代的嘉靖、隆慶、萬曆三朝,除普遍的情況仍是漆木家具以外,社會上開始崇尚硬木家具。追尋古樸之風,遍及南北。清式家具基本上繼承了明式家具風格,乾隆後期開始,裝飾過於繁複,失去了簡約流暢的風格。
1988年,世界上第一所中國古典家具博物館——美國加州中國古典家具博物館,在美國加州文藝復興山莊創立,創辦人是美國明式家具收藏家羅伯特·伯頓。此博物館收藏世界一流的明式樣家具,並定期出版唯一專門研究中國古典家具的學報。
其時,中國國家博物館、上海博物館等都設有明式家具展覽廳。
香港作為我國國際化的前沿,近二三十年來,以其便利的地理位置和開放的國際港口,輸送了大量優質的明式家具銷往全世界。在外國藏家驚嘆中國家具之美,並蜂擁收藏過後二十年,國內明式家具的收藏才逐漸甦醒,於是,一批又一批的中國家具又開始漂洋過海,回到中國人的視野,一些早前“賣掉老家具換皮沙發”的中國人,又開始“賣掉皮沙發換老家具”。歷史潮流的涌動和循環,是有其市場規律的,而對中國收藏界來說,傳統家具的沉寂與繁榮,雖過程迂迴坎坷,但明清時代的經典文化能夠回歸傳承,終是一件大喜事。

中式風格點評

中式古典家具風格是以宮廷家具為代表的中國古典家具的藝術風格,氣勢恢弘、壯麗華貴、精雕細琢、瑰麗奇巧。
中式古典家具融合了莊重與優雅雙重氣質,體現著中式的古樸,中式風格表現在它所營造的意境,舒緩的意境始終是特有的情懷,成就一種詩意生活,任千年的故事順指間流淌。 中國風並非完全意義上的復古明清,而是通過中式風格的特徵,表達對清雅含蓄、端莊豐華的東方式精神境界的追求。
中式古典家具要點
中式風格的構成主要體現在傳統家具(多為明清家具為主上,格調高雅,造型簡樸優美,色彩濃重而成熟。中國傳統室內陳設包括掛屏、屏風、博古架等,追求一種修身養性的生活境界。端正穩健,而在裝飾細節上崇尚自然情趣,花鳥、魚蟲等精雕細琢,富於變化,充分體現出中國傳統美學精神。
中式古典家具適合人群
性格沉穩、喜歡中國傳統文化的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