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門社區

中山門社區

中山門社區建於80年代,位於南京明城牆中山門城門內,社區內現有黨員210人,分成4個支部,18個黨小組。

基本概況

中山門社區建於80年代,位於江蘇省南京市明城牆中山門城門內,東臨古城公園的月牙湖,西至御道街東安

社區一角社區一角
門公園,南靠後標營大道,北依中山東路,占地22.21萬平方米。社區辦公用房合計374平方米,轄區共有居民樓房63幢,住戶2409戶,常駐居民7621人。其中,60歲以上老人1664人,占總人口22%,80-89歲141人、90-99歲11人(2011年1月統計數據)。低保47戶、93人。殘疾65人。2000年4月成立中山門社區,2003年3月兼併李府街社區,駐區單位有南京地質礦產研究所、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南京輕工業機械廠、南京市重競技運動學校、8511研究所等。社區內現有黨員210人,分成4個支部,18個黨小組,共建單位有南京市重競技運動學校、南京金陵裝飾工程有限公司、解放軍第454醫院、白下團區委、藍旗醫院。選區黨代表3人,社區人大代表4人。獲得了如下榮譽:南京市示範社區、南京市民主法治示範社區、南京市綠色人居環境社區、南京市青年文明社區、南京市星級志願服務站、南京市社區文化活動室示範點、南京市“六好”社區關工委、白下區防範和處理邪教問題工作先進單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平安創建工作先進單位、瑞金路街道先進社區黨組織等。

社區工作

近年來,社區堅持“重組織,抓機制建設;重學習,抓社區教育;重服務,抓主題活動;重民生,抓信訪維穩”

會議研究會議研究
的“四重四抓”工作思路,不斷追求“資源共享、責任共擔、文明共建、和諧共創”和“人人身心和順、個個家庭和美、家家鄰里和睦、處處社區和諧”的“四共四和”工作目標,著力完成了“服務民眾、凝聚人心、最佳化管理、維護穩定”等工作任務,企業文化 中山門社區在日常工作中以“四重四抓”“四共”“四和”工作思路和目標培植特色企業文化:其一,堅持重組織,抓機制建設,發揮社區黨組織核心領導作用,保證落實上級黨組織各項決策決議。其二,重學習,抓社區教育,發揮黨員和居民積極分子的模範帶頭作用,不斷提升社區居民健康文明素質。其三,重服務,抓主題活動,激發黨員民眾參與社區建設積極性,不斷推進文明和諧社區建設。其四,重民生,抓信訪維穩,解決民眾關心的難點熱點問題,以達到“資源共享、責任共擔、文明共建、和諧共創”的共駐共建工作目標,並實現居民民眾“身心和順、家庭和美、鄰里和睦”並確保“社區和諧”的“四和”工作目標。

社區文化

健身文化在中山門社區資源豐富,尤以南京市重競技運動學校和“社區名人”殘奧冠軍張海東為特色。南京市重競技運動學校擁有寬敞的運動場地和濃厚的運動氛圍。張海東系社區居民、黨員、殘疾人,且身殘志堅,具有自強、自立和頑強拼搏的精神。他連續四年在世界殘奧會上奪得舉重冠軍,給鄰里和社區居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健身文化健身文化
廣大居民民眾在海東精神的感召下,自覺主動地參與體育鍛鍊,人人向運動要健康,個個向健身要長壽。這些得天獨厚條件為中山門社區打造運動型社區和健康文化特色品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此,社區依靠南京市重競技運動學校的資源優勢和名人“張海東”的示範效應,2008年掛牌成立了“海東健身園”,並舉辦了首屆“殘疾人迎奧運”趣味運動會。2009年,又不斷推進殘疾人健身運動向全民健身運動發展,大力培育“腰鼓隊、柔力球隊、門球隊、桌球隊、抖嗡隊、舞蹈隊”6支文體娛樂隊伍,著力營造健身文化氛圍。同時拓展身體健康服務,向心理健康服務延伸,構建“教育互動室”、“明理疏導室”和“知心調解室”,開展社區教育、心理諮詢和民事調解服務,從而形成了中山門社區“海東苑”“一園三室六隊”健身文化特色服務品牌。中山門社區整合七彩文化特色,構建“七彩文化驛站”,通過組建文學協會、音樂協會、戲曲藝術協會、書法美術協會、攝影協會、健身舞蹈協會、民間藝術協會,開設“七彩文化講壇”、舉辦“七彩文化藝術節”,組織形式多樣的民眾文化活動,整合共駐共建單位人才智力資源,發揮社區居民藝術創造才能,為轄區居民提供家門口的文化套餐,傳播了文明和諧理念,激發了創先爭優活力,密切了區域黨群共建關係,獲得了社會好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