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長城
中山長城大部分建在當時中山國的西北邊境,目的主要是防禦趙國的偷襲。其長城總長89公里,主要呈現南北走向,以主幹城牆為主體,另在一些險要關口築城或築牆扼守,在城牆內側修築較大的城址為屯戍點,或在城牆附近駐兵防守,共同構成一道嚴密的防禦體系。
基本信息
信息簡介
其結構分為石砌和土石混砌兩種,牆基寬1—3米,城牆橫截面呈梯形,上寬下窄,當地有“土龍”、“龍脊”之稱。由於歷史久遠,牆體坍塌現象十分嚴重。中山長城和後來的長城一樣,也有烽燧和城址。在中山長城的多處遺址中發現有大量的戰國文物遺存。
歷史考證
在山西平定和河北井陘交界地-娘子關、新關村一帶分布的石砌城牆據考證為中山國所修,比秦始皇修的長城要早200餘年。中山國又稱鮮虞,春秋時代白狄別族所建,位於今河北定州西北。戰國初期建都於顧(今河北定州)。公元前406年為魏國所滅。不久復國,遷都於靈壽(今河北平山東北)。中山是處於趙國、燕國之間的一個小國,其疆土僅有靈壽、臨城、唐縣、新樂等地。戰國時期對中山國最大的威脅是趙國。趙國一直視中山為心腹之患,必欲滅其國而後快,故屢次對其用兵。為了防禦趙國的進攻,中山於趙成侯元年(前374年)開始修築長城。這條長城的起訖地點,史無記載。但據中山所處位置推斷,當在河北與山西的交界處。中山雖築長城,但因國力實在太弱,終於在公元前296年為趙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