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學術方向
“公共藝術”是構建社會靈魂的藝術。公共藝術家追求著社會的核心價值,能對孕育藝術作品的社會條件進行批判性的分析。優秀的公共藝術能體社會對精英藝術的訴求,重視和吸引公眾的參與,崇尚多元、多層次文化的價值,他們的存在對時代乃至未來的人文精神有著強烈的標識作用。“公共藝術”天然與一個民族的精神層面像聯繫,它應具有成教化、助人倫的意義。
因此,公共藝術工作室不僅是研究公共環境藝術學科的工作室,而是置身在當今中國美術界紛亂的各類潮流中,堅持承擔社會責任的工作室。換言之,第二工作室所主張“公共藝術”之概念不是一個藝術研究門類的概念,而是一個藝術服務方向的人文精神概念。
公共藝術的“公眾性”決定了它是為人民的,是直接面對億萬觀眾的,因此是國家形象建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公共藝術是一個民族、一個時代的人文理想、文明程度、藝術與科學水平的綜合體現。它大限度地包容了不同造型藝術的細化門類,為不拘一格的藝術家提供了最有誘惑力和最有挑戰性的廣闊天地。
但這裡所說的“人民”是今天和未來中國與時具進著的最廣大的國民,他們有多元的精神需求,因此我們的學術方向是有很大包容性的,無論是民族的、國際的、傳統的、前衛的,只要是美的,積極向上的、樂觀進取的,有益於中華民族和人類真正向前的我們都容納,但不提倡極端自我的藝術方向,更明確擯棄醜陋、低級趣味和違反人類精神與道德底線的文化垃圾。
我們主張“大作品”創作,“大”不一定是指大幅面、大體量,而重要的是面向廣大客群的廣闊思維、遠大方向、大選題、深刻內涵和大手筆表現等等。
細分學科教學內容
壁畫構圖基礎、創作素描、浮雕、大題材創作基礎、方案傳達與電腦製圖、油畫、西方繪畫研究、壁畫材料與工藝、中國傳統岩彩繪畫、新材料與媒介等等。另外,二工作室鼓勵學生參加社會性壁畫雕塑等公共藝術實踐,也同時支持參與能承擔文化責任的文化活動和藝術展。總之,壁畫系第二工作室的教學目的是為中國培養既有社會責任感,又有創作大型公共藝術作品能力的青年人才。
工作室教師
歷任:李林琢(原工作室主任)任世民現任:孫韜
杜飛
葉劍青
王長興
侯黎明(特聘)
劉長順(特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