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型脊髓損傷

脊髓損傷(spinal cord injury)是指由於外界直接或間接因素導致脊髓損傷

簡介

脊髓損傷(spinal cord injury)是指由於外界直接或間接因素導致脊髓損傷,在損害的相應節段出現各種運動、感覺和括約肌功能障礙,肌張力異常及病理反射等的相應改變。脊髓損傷的程度和臨床表現取決於原發性損傷的部位和性質。在中醫學屬外傷瘀血所致“腰痛”、“痿證”、“癃閉”等病證範疇。脊髓損傷可分為原發性脊髓損傷與繼發性脊髓損傷。前者是指外力直接或間接作用於脊髓所造成的損傷。後者是指外力所造成的脊髓水腫、椎管內小血管出血形成血腫、壓縮性骨折以及破碎的椎間盤組織等形成脊髓壓迫所造成的脊髓的進一步損害。

康復措施

脊髓損傷常由於突發事故導致,給患者的生活帶來不可想像的災難,患者常常會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或者截癱偏癱的發生。著名的中國骨與關節研究所的侯樹勛教授曾講到,脊髓損傷的治療必須系統化全面的也是一個過程的治療,脊髓損傷一發生,在臨床介紹過外科治療的同時就要及早進行康復干預,預防併發症和減輕殘疾程度。

①自我照料

評定和訓練洗澡、入廁、更衣、進餐、修飾及個人衛生等,C4及C4以上損傷,訓練環境控制系統(ECU)的使用,即供在床上或輪椅上的全癱患者靠吹氣或下頜活動等開關電燈、電視、電話等。C6以下訓練進食,梳洗、穿衣;C8以下訓練進食、梳洗、穿衣、大、小便。

②預防褥瘡

教會病人自己檢查受壓皮膚情況,每小時輪替抬臀式雙手支撐抬臀,臥位要經常翻身,更換體位。

③殘留肌肌力的加強

主要是三角肌、肱二頭肌、肱三頭肌、背闊肌等的訓練,採用抗阻訓練,漸進性抗阻訓練,但為加強肌力最好用CybexⅡ等運動訓練儀進行訓練最有效。肌力訓練可加強上肢支撐力和維持坐、立姿勢的能力,為日後手控制輪椅或用拐杖步行打下基礎。

④初步的轉移訓練

C1用以水平損傷訓練患者由輪椅→←治療床、輪椅→←治療平台,汽車、輪椅→←廁所的轉移訓練。

⑤平衡再訓練

C6及以下水平損傷,首先從坐位平衡訓練開始讓患者能直腿坐在床上後,進一步訓練其穩定性,令其兩臂伸直前平舉,維持坐位姿勢,又可突然對患者身體施以少許推力,使患者用力維持平衡,還可以在坐位下與同伴或治療師傳球或兩手輪流流向前擊拳等。

⑥基本輪椅運動

初做輪椅運動時,學習如何控制和推動,使之前進,後退、轉彎、接著學習如何上坡、下坡,最後學習如何離開輪椅到床上和地板上,然後又回到輪椅上。

⑦理療和傳統康復治療

病變部位無熱量超短波療法,紫外線療法,直流電碘離子導入、超音波療法等,促進受傷脊髓炎性滲出物的消散,防治粘連、促進神經功能的恢復。中國傳統康復治療:包括針灸、用特殊護理和藥物如維生素A、C/E,固齒強骨膠囊、鈣片等手段,預防各種合併症發生,亦可進行一些治療性臨床處理,減輕症狀,促進功能恢復和其他手法治療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