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品種
1、中國野生鬥魚有三種
(1)叉尾鬥魚(Macropodus opercuiaris)分布於長江流域及南方各省份。尾鰭呈叉型。
(2)圓尾鬥魚(Macropodus chinensis)分布於長江中下游及北方省份。尾鰭呈半圓型。
(3)黑叉尾鬥魚(Macropodus concolor)在國內僅香港有出產,屬於珍稀物種。體表呈黑色,鰭條為紅色。
人工培育品種
1、白化品種
(1)白叉尾鬥魚:經叉尾鬥魚白化而來,又叫“白兔”,是目前國內較為常見的品種。英文名為 albino paradise fish (白化天堂魚)。
2、改良品種
(1)紅叉尾鬥魚:經野生叉尾鬥魚改良而來,色彩鮮艷,又叫“彩兔”,目前在國內較為少見,但在歐美國家的水族店裡很常見。英文名為Red paradise fish (紅天堂魚)。
(2)藍叉尾鬥魚:經野生叉尾鬥魚突出藍色色彩改良而來。國內較為少見。英文名為Blue paradise fish (藍天堂魚)。
(3)黑叉尾鬥魚:經野生黑叉尾鬥魚改良而來,黑色更加濃郁,魚鰭延長。英文名為Black paradise fish (黑天堂魚)。國內幾乎沒有該種。
(4)圓尾鬥魚:經野生圓尾鬥魚改良而來,體色更加鮮艷。英文名為Chinese paradise fish (中國天堂魚)。
3、雜交品種
(1)馬蒂斯天堂魚:由叉尾鬥魚與圓尾鬥魚雜交而來,英文名為Mattes paradise fish(馬蒂斯天堂魚),又叫 Red macropodus(紅長鰭)。
(2)紫叉尾鬥魚:由叉尾鬥魚和黑叉尾鬥魚雜交而來,英文名為Dark paradise fish (暗色天堂魚)。
中國雖然是這些鬥魚的故鄉,但它們的在國內的地位與在國外相比卻有天壤之別。很多觀賞魚愛好者對中國鬥魚不屑一顧,甚至很多野生鬥魚被作為飼料魚。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衷心希望能有更多的朋友了解中國鬥魚,喜歡中國鬥魚,同時希望國內的魚友也能培育出漂亮的新品種
體形和習性
魚體長可達5~10厘米。叉尾鬥魚對水質要求不嚴,在水溫20~25度的髒水中,生長良好。喜食昆蟲幼體和魚蟲,也食乾餌料。性好鬥,不僅互斗,又能吞食別的熱帶魚小魚,不宜混養。養時在水中多植水草和多放些石塊,為其設定藏身隱蔽之處。要用大型水族箱飼養,環境光線要暗些。不能與別的魚混養。屬夜行性魚類,白天也攝食,夜間比較活躍,能躍出水面。
體態特徵
四種中國鬥魚的共同體態特徵是:成魚體長約為七八厘米至十幾厘米,大致呈橢圓形,側扁,尾柄不明顯;鰓上腔內有瓣狀輔助呼吸器官,幫助它們在水面吸入氧氣;腹鰭胸位,第一鰭條延長呈絲狀,也可稱為胸針;背鰭、臀鰭、尾鰭明顯;雄魚體色較鮮艷,雌魚體色較暗。
具體的區分主要在於尾鰭、體紋與鰓蓋。首先從尾鰭看來,可先將圓尾鬥魚與其他三類區分開來。
圓尾鬥魚(以下如無特殊需要,均簡稱“圓尾”),顧名思義,它的尾巴呈圓形,鰓蓋藍斑較明顯,背鰭與臀鰭較長。
而其他三種鬥魚的尾鰭則均呈叉狀,上下葉均延長,因此才有“叉尾鬥魚”之稱。普叉與其他兩種黑叉尾鬥魚相比,最明顯的特徵是它在體側有紅藍相間的鮮艷條形體紋,另外,身體和尾鰭長度平均來說均稍短於另外兩種黑叉尾鬥魚,展示的時候尾展幅度也較兩種黑叉尾鬥魚稍窄,鰓蓋的藍斑顏色顯眼。
香港黑叉尾鬥魚也叫香港鬥魚,拉丁簡稱HK(以下如無特殊需要,均簡稱港黑),越南黑叉尾鬥魚也叫紅鰭鬥魚,拉丁簡稱SPE(以下如無特殊需要,均簡稱“越黑”),兩者在自然狀態下,體色均呈暗褐色或暗藍色、淺黑色等,身型修長,叉形的尾鰭都很長,而且尾展也很寬大。兩者相比,主要特徵是前者頭部兩側的鰓蓋都具有一個顯眼的藍斑,頭頂和前背部散布褐斑,而後者的鰓蓋沒有顯眼藍斑,沒有體紋和褐斑,整體櫛狀鱗片乾淨流暢。
種群分布
中國鬥魚的這四種不同的自然類型,還有著各自主要的分布區域,其中也有兩個類型重合分布的地方。
圓尾鬥魚主要分布在中國長江流域以北,最北到達黑龍江、新疆一帶都可以尋覓到它的蹤跡,國外主要分布在朝鮮半島及日本(其中日本可能是從亞洲大陸引進的)。紅藍叉尾鬥魚主要分布在中國長江流域以南,最南到達中南半島的越南中部地區。因此,長江流域作為圓尾鬥魚和紅藍叉尾鬥魚自然分界嶺,實際上也是這兩種鬥魚的重合分布區。雖然也有人在珠江流域尋找到過圓尾鬥魚的蹤影,不過是自然分布還是人工引入,還存懸念。
香港黑叉尾鬥魚的分布區域則以廣東省的珠江三角洲為中心,向東到達福建西部一帶,向北到達江西南部,向西到達廣西壯族自治區南部的欽州、防城、上思一帶,都發現過它的蹤影。香港黑叉尾鬥魚最早由香港魚類學研究者林釗於20世紀80年代初在香港率先採集到標本,當時他認為港黑與越黑是同種。香港鬥魚最早被正式以MacropodusHongkongensis拉丁學名命名,則是2002年德國魚類學家Freyhof和Herder在其文章中的率先使用(Freyhof,J&Herder,F2002)。港黑絕大部分棲息於相對封閉的山澗溪流,因為棲息的環境不同而又相對封閉,導致分化出了不少差異較明顯的地方表現型。港黑分布區域的華南地區,均是普叉的分布區域,但港黑主要是在山澗溪流里繁衍,普叉則主要是在水田溪流生息,它們在共同的區域內呈現著互補分布的自然生息狀態。
越南黑叉尾鬥魚,顧名思義,主要是分布在越南境內,從越南南部到越南北部均有分布;與越南接壤的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南部的德保、靖西、大新等喀斯特高原台地,最近兩年也發現了越黑的蹤影。它們在表現型上體現出越黑地方型的獨特特徵,因此中國鬥魚的玩家們也給它們起了一個獨特的地域品系名稱——“壯家黑叉”(簡稱“壯黑”)。壯家黑叉的發現,首次證實了越黑在中國國內亦有分布,因此Macropodus屬的四種鬥魚被稱為“中國鬥魚”,是名副其實的。
壯家黑叉的分布區域,也是紅藍叉尾鬥魚當中的一個精美品系代表——“壯家叉”的分布區域,它們在野外分布上的重合,也似乎使得它們之間在遠古時便有了基因的交集。因此,壯家黑叉里似乎也可以看到壯家叉的某些特徵,如在幼年時期表現出與其他地方的越南黑叉尾鬥魚不同的特徵,如鰓蓋上有模糊的藍斑、有較淺的頭紋甚至體紋等;同樣,壯家叉的身上,也表現出偏向壯家黑叉表現型的某些獨特特徵,明顯區別於其他地域的紅藍叉尾鬥魚,如呈現出身型修長、尾展寬大、體色偏冷色調等特徵(廖漢波,陸廣洲2010)。
鬥魚的特殊武器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正是千百年來生物不斷的演化轉變來適應惡劣的生存環境,才一代代生生不息的繁衍至今,褶鰓也正是鬥魚對水流緩慢、溶氧量少的環境適應過程中演化出的一種特殊呼吸器官。在觀賞魚中,褶鰓魚除了鬥魚外還有我們所熟悉的麗麗魚、戰船、馬甲、萬隆等。褶鰓魚之獨特之處就在於在溶氧量極低的環境中其呼吸方式是藉助於呼吸輔助器官,直接呼吸空氣中的氧氣來進行氣體交換。褶鰓是由魚鰓的第一鰓弓的咽鰓骨及上鰓骨演化而成的一種黏膜組織,其間分布有豐富的微血管,由於結構複雜也稱為迷鰓,或上鰓器官。鬥魚血液中的代謝廢物就是通過上鰓器官中的大量微血管釋入空氣,並吸入空氣中的氧氣,再通過血液循環帶至全身,從而維持魚體正常代謝。這種特殊的呼吸機制是生物在惡劣的外界環境中由低級向高級進化的結果,也正是這種特殊的武器使鬥魚成為一種容易飼養的觀賞魚。
飼養管理
(一)飼養水質:鬥魚對溫度的要求並不苛刻,一般4~31℃之內都能成活,水溫處於24~27℃時最適宜其生長;水的酸鹼度以中性水為宜,pH值為6.5~7.2;在人工飼養條件下溶氧量最好保持在5mg/l。除此以外,還應注意控制水質中的一些毒素的含量,以殘留氯0mg/l、亞硝酸鹽0mg/l、硝酸鹽5mg/l、氨0mg/l、磷酸鹽0mg/l為標準來檢驗您的飼養水質是否符合魚只的需要,並做及時的調整,為鬥魚提供適宜的水質環境。
(二)飼養管理:由於鬥魚是一種比較耐粗養的觀賞魚,使許多人飼養過程中疏於管理,即使鬥魚能頑強的生存,也會以無精打采、垂頭喪氣來回報您,要想讓魚兒生活的悠遊自在,同時給您的生活增添快樂,還得盡點主人的愛心。
飼養鬥魚的容器,大至混養型水族箱,小到玻璃缸,並無特殊限制,但因其好鬥的本質,為了避免它們大打出手,一般不採取混養別的魚,首先在魚缸底部要鋪入一層清洗乾淨的薄薄的底砂或彩砂,一方面可以穩固栽培水草的根部,另一方面可為微生物提供附著,水與底砂的比例以5:1為宜。為了保持缸中充足的氧氣和提供魚躲藏的外所,應適當的植入金魚藻、黑藻等對CO2需求量低的水草。此外為了提供充足的光照,利於水草進行光合作用,小型玻璃缸中最好能配置一盞小型光線柔和的燈具。
飼養鬥魚不僅設備輕巧簡單,飼養起來也毫不費力,只需每3~7天利用一塑膠軟管通過虹吸法清除缸底糞便污物,並抽去約1/3的污水,注入除氯的自來水即可創造清潔的水質環境;在小型水族箱中由於無動力設備帶動水循環,因此要隨時注意除去因殘餌、糞便形成的水面油膜,可以用竹筷夾一吸水紙,輕輕在水面拖動即可,此外還應適時根據水質情況添加一些有益微生物和微量元素。
鬥魚是屬於雜食偏肉食性的魚種,因此可搭配餵食多種餌料,儘量不要讓鬥魚的食譜過於單調。通常人工乾燥餌料營養成份齊全且乾淨衛生,是大多數人飼餵鬥魚的必備餌料;為適應鬥魚水上層活動的習性,最好選浮水性飼料,若能間隔投餵新鮮的活餌,如豐年蟲、孑孓、絲蚯蚓、水蚤等,;可使鬥魚體色更加鮮艷,同時讓您在餵魚的過程中盡情享受魚兒攝食的樂趣,但由於這類餌料大多帶細菌而易於給魚只染病只能做為鬥魚口味的調劑品,投餵時一定要經過漂洗,每次投餵量能在5分鐘內吃完為度,每天投餵一次即可。
繁殖方式
鬥魚在與惡劣的生存環境做鬥爭的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延續種族的方式,一般分為兩種類型:泡沫築巢的繁殖方式和口中孵化的方式。繁殖缸的準備:在繁殖前要提前準備好繁殖缸,以30cm×10cm×15cm左右的玻璃缸為宜,在底層鋪入一層乾淨的矽砂,並密密植入牛毛顫、鹿角苔、莫絲、小香菇等水草,以便剛開始交配時為膽怯的雌魚提供躲避的場所。將曝氣處理過的水加入繁殖缸中,保持水溫26~27℃,pH值6.8~7。
泡沫築巢:屬於這種繁殖方式的有泰國鬥魚、蓋斑鬥魚、中國鬥魚等。一般鬥魚在4~8月齡性成熟,可選擇6厘米以上的鬥魚種魚,雌魚要選腹部臌大成熟抱卵的魚只,否則放入繁殖缸會受到雄魚的猛烈攻擊和傷害。泡巢型繁殖的鬥魚雌雄魚同時發情,可將親魚同時放入繁殖缸。雄魚會利用浮水植物做為據點,持續不斷地吞食空氣,並將鰓中的氣體從口中吐在浮游植物周圍製成圓形的泡沫巢。築好浮巢後雄魚便在雌魚周圍翩翩起舞,來展現自己絢麗的色彩博取雌魚的青睞,漸漸雌魚在雄魚的誘導下,游向新建的泡巢。它們在浮巢下方開始交配,雄魚將整個身體彎曲至“U”型,並緊緊擁裹雌魚,雌魚每次產卵在400~1000粒左右。待排出的卵子與精子結合,受精卵慢慢浮上水面後,便可移出雌魚,以免雄魚護幼心切而不停地啄趕雌魚,使其受傷甚至死亡。雄魚會將水中漂散的卵粒含入口中,並一粒粒送回泡巢里使魚卵堆疊在一起,猶如小山般漂浮在水面。此時的它們會一改平時的霸氣,開始耐心細緻的照顧魚卵,既要不斷修補浮巢,用鰭攪動水流為卵粒提供充足的氧氣,還要不斷辯別剔除已死的受精卵。經過48小時後,小魚從卵中孵化出來,拖著尾巴尖掛於泡沫下面漂浮在水面,此時的稚魚靠吸收卵黃囊生存,而雄魚會一直守護稚魚,並不停的用嘴將掉下的幼魚苗帶回泡沫中,直到3天后卵黃囊吸收完畢,稚魚獨立遊動了,才可撈出雄魚,進行稚魚的飼餵。
口中孵化:即在口腔中哺育幼魚的方式。屬於此類型的鬥魚有戰狗鬥魚、弗西鬥魚。口孵型鬥魚公魚一般要比母魚發情早,待交配完成後,雌魚會幫雄魚收集沉於水底的卵粒,雄魚則會不時地蠕動嘴巴,以重新排列、調整含在口腔下顎的卵的順序,使口腔能最大限度的融下所有的卵粒,等到雄魚將所有的卵含入口中後,就要及時將雌魚移出繁殖缸,經過10~14天后,仔魚便孵化出來。口孵式繁殖孵化率高,但雄魚體力消耗大,孵化過程中應確保適宜的水質和安靜的環境,以免雄魚吞入嘴中的受精卵。
飼養國斗的器材要求
中國鬥魚是一種很活潑的魚,成年魚在環境突然改變或收到驚嚇時會發生跳缸的現象,所以在飼養時飼養器材的選擇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魚缸大小單養缸的大小應隨國斗體型的變化而變化。體長4厘米以下(不包尾)的魚苗宜選擇邊長15厘米左右的玻璃方缸,隨著魚兒長到6厘米就可以換到邊長20厘米的方缸了。太小的魚缸會抑制魚的生長速度,尾巴的發展也會因空間的侷促而受到限制,進而影響魚只的觀賞性;要注意的是,魚缸也不宜過大,過大的空間不利於國斗領地意識的培養。一般而言,缸的邊長為魚身體的4-5倍較為適宜。
二、水草水草可以提供躲避的場所,也可以吸收部分氮元素從而改善缸內水質。由於國斗不喜歡太強烈的光線,所以在水草的選擇上要選擇陰性水草。如果缸放置在室內光線很弱的地方,那么就可以選擇莫絲、鐵皇冠和水榕等水草;如果光線較為柔和,可以考慮蜈蚣草、金魚草、綠菊或小水芹。放置在光照強烈的陽台,則可添加一些浮萍、睡蓮或水芙蓉等浮水或挺水植物來遮擋強光。需要注意的是,水草也非越多越好,應該留有足夠的空間讓國斗自由巡弋。
三、底砂單養缸里最好鋪上底砂,一來可以幫助國斗發色,二來還能沉積魚的排泄物,還能夠作為微生物的培養場所有助於穩定水質。在底砂的選擇上,需要注意“因魚制宜”,不同品系的國斗應該用不同顏色的底砂。對越黑、港黑和圓尾而言,宜選用深色底砂,這能讓這些魚種的黑體色體現得更加淋漓盡致;而對普叉而言,最好選擇棕黃色的河沙,助其發揮明亮的橙紅體色。
四、缸蓋國斗性喜跳躍,尤其在環境令其感到不舒適的情況下,更容易發生跳缸行為。飼養國斗必須要做好防跳工作。玩家們一般選用鐵紗網或者塑膠窗紗作為防跳網,這種材料的好處在於能通風透氣,且能防止國斗沿著缸壁跳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