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飲食文化史(京津地區卷)

書籍信息

作者:趙榮光

出版日期:2014-09-30

字數:430000開本:16

頁數:384分類:飲食文化

ISBN:978-7-5019-9625-4

定價:¥88.00

內容簡介

本書所述地區是以今北京、天津兩大中心城市為中心,包括其日常食生活賴以生存並同時受其經濟、文化直接輻射影響的周圍地區。這一地區地理條件優越,依山傍海,四季分明,物產豐富。

同時,這一地區的北京作為全國的首都,從遼金時期開始至今一直都是中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歷代統治者在這裡成立了中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使該地區四方交匯,融合了全國和世界的優秀文化。其中,也形成了品種繁多的各類飲食及豐富多彩的飲食文化。
如北京地區飲食文化即由少數民族、山東、宮廷、官府、市井等文化系統組成,天津地區飲食文化有著遊牧文化、漕運文化和中西合璧的商埠文化等特性。
全書即採用了最新的考古和古文獻的研究成果,闡述了京津地區的從古至今的飲食文化發展歷程,總結出該地區中國飲食文化多民族融合、醫食同源、天人合一、尊老等思想觀點,並為今後的飲食文化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圖書目錄

北京部分
第一章概述/1
一、北京地區簡史/3
二、北京飲食風味的組成及文化特點/5
三、北京飲食文化的社會功能與
語言魅力/10
第二章原始社會時期/11
第一節舊石器時代的北京飲食文化/12
一、“北京人”的飲食生活/12
二、“新洞人”和“山頂洞人”的飲食
生活/15
三、“王府井人”的飲食生活/18
第二節新石器時代的北京飲食文化/18
一、“東胡林人”的飲食生活/18
二、“上宅文化”“雪山文化”的
飲食遺蹟/19
三、陶器與煮法的出現/21

第三章先秦時期/23
第一節夏商西周飲食文化的地下發掘/24
一、飲食器具的種類/24
二、食具發生變化的原因/27
第二節春秋戰國時期的飲食文化/28
一、薊城的產生/28
二、鐵制農具與農業生產的發展/29
第四章秦漢至隋唐時期/33
第一節秦漢時期的飲食文化/35
一、漢墓中的飲食文化/35
二、漢代農牧業經濟發展對飲食文化的
影響/36
第二節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飲食文化/39
一、農業生產的恢復/39
二、多民族聚居區的形成/40
三、魏晉飲食文化發展的特點/41
第三節隋唐時期的飲食文化/45
一、飲食文化發展相對滯後/45
二、運河促進商業、農業的發展/46
三、民風的胡化/48
第五章遼金時期/49
第一節飲食生產狀況/50
一、遼南京和金中都的建立/50
二、重視農業生產的發展/52
三、農牧相兼的食物資源/54
四、捺缽制度中的皇室飲食/56
第二節多民族雜居的飲食文化/58
一、民族風味的多樣化/58
二、民族飲食文化的堅守/59
三、飲食文化的融合趨勢/63

第六章元朝時期/67
第一節元大都飲食的民族特色/68
一、多元形態的民族飲食/68
二、蒙古族的羊肉食品/70
三、飲食風習的相互影響/71
四、元大都飲食的主要品種/73
第二節宮廷飲食文化/76
一、宮廷飲食禮儀/76
二、盡顯遊牧民族特色的宮廷飲食/80
第三節清真飲食文化/82
第四節飲茶風俗/85
一、多品種的茶飲/85
二、簡約的飲茶風氣/88
第五節飲酒風俗/89
一、宮廷豪飲之風/89
二、酒的種類/91
第七章明朝時期/95
第一節明代飲食文化的特點/97
一、飲食呈奢華態勢/97
二、飲食的多元與融合/99
三、飲食資源的豐富性/101
第二節繁榮的民間飲食文化/102
一、興旺的民間集市/102
二、飲食文獻中的明代京城民間食品
飲品/104
三、餐飲老字號的湧現/106
第三節明代宮廷飲食文化/108
一、食不厭精的皇家飲食/108
二、宮廷節令飲食/109
三、明代宮廷御膳的特點/113
四、明代宮廷飲食禮儀/115
第八章清朝時期/119
第一節飲食文化的時代個性/120
一、匯聚八方的飲食文化/120
二、時代特徵的具體體現/122
第二節清代宮廷飲食文化/126
一、大興豪飲奢華之風/126
二、精美的飲食器皿/128
三、名目繁多的宮廷筵宴/129
四、滿漢全席/133
第三節民間飲食風尚/134
一、民間餐館與老字號飯莊/134
二、特色鮮明的民間小吃/137
三、清真飲食遍京城/140
四、京城食品老字號/143
五、民間宴飲禮儀/144
六、西方飲食的漸入/145
第四節清代節日食俗及其特點/147
一、北京節日食俗/147
二、節日食俗的特點/149
第五節酒、茶飲品文化/150
一、酒業與飲酒習俗/150
二、茗品與飲茶習俗/152

第九章中華民國時期/155
第一節民國飲食文化的總體態勢/156
一、崇尚西方飲食/156
二、城鄉飲食文化發展不平衡/158
第二節民國餐飲業及都市廟會/160
一、廟會/160
二、叫賣的市聲藝術/161
三、發達的餐飲業/163
第三節節令食俗及人生禮儀食俗/164
一、節令食俗/164
二、人生禮儀食俗/166
第四節獨特的飲食風味/167
一、清真飲食得到發展/167
二、著名的小吃品牌/168
第五節茶館與飲茶習俗/173
第十章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177
第一節當代北京飲食文化發展的歷程及
特點/178
一、當代北京飲食文化發展的歷程/178
二、當代北京飲食文化發展的特點/181
第二節推陳出新的餐飲文化/183
一、持續發展的中餐/183
二、方興未艾的西餐/185
三、茶文化、酒文化和咖啡文化的興起/186
第三節家常飲食的變遷/188
一、飲食結構由單一到多元,注重健康/188
二、飲食習俗的變遷與傳承/189
第四節飲食文化的新發展/191
一、飲食文化始登學術殿堂/191
二、北京的飲食文化節/192
三、飲食文化新潮流/193

天津部分
第十一章概述/195
第一節臨河濱海的地理環境/197
一、地形多樣,氣候溫潤/197
二、以河海兩鮮為主的飲食物產/198
三、飲食物產影響下的津菜/198
第二節上下萬餘年的歷史/199
一、先秦時期——飲食文化的產生形成
時期/199
二、秦漢至宋遼金時期——飲食文化的
緩慢發展時期/200
三、元明清時期——飲食文化的
成熟時期/202
四、晚清民國時期——飲食文化的
興盛時期/203
五、新中國成立至今——飲食文化的
轉型時期/204
第三節四方交匯的文化/204
一、射獵飛禽的遊牧文化/205
二、鬥勇好技的漕運文化/206
三、追求生活情趣的民俗文化/207
四、中外融匯的商埠文化/208
第十二章先秦時期/209
第一節陶器為主的器具/210
一、舊石器時代遺址的石器/210
二、新石器時代的石器與陶器/211
三、夏商周時期的陶器與青銅器/214
第二節以原始農業作物為主的
飲食原料/217
一、採集漁獵/217
二、原始農業/218
第三節中原文化與燕文化影響下的天津地區
飲食文化/221
一、生產工具與飲食器具的變遷/221
二、飲食觀念的變遷/223
第十三章秦漢至宋遼金時期/225
第一節以粟稻為主的農業生產/226
一、秦漢時期重農思想下的農業發展/226
二、魏晉時期稻麥粟黍兼及果蔬的
農副業/228
三、隋唐時期多種作物的種植/230
四、宋遼時期農業的不平衡發展/230
第二節由水漿到酒茶的日常飲品發展/231
一、秦漢時期的飲品/231
二、由上及下普及的茶與酒/232
三、宋遼金時期的榷茶與釀酒業/234

第三節食物製作技術/235
一、秦漢時期的民間日常飲食/235
二、魏晉隋唐五代時期的飯食與菜餚/237
三、“麵食糕餅,肉食牛羊”的
宋遼金時期/241
第四節飲食文化發展的影響因素—製鹽與
漕運/244
一、製鹽生產管理日趨加強/244
二、漕運規模日益擴大/246
第十四章元明清時期/249
第一節屯田制度下的飲食原料生產/250
一、“酸棗林邊買犢耕”—元代
屯田/250
二、葛沽變作小江南—明清屯田/251
第二節文化品位日益提升的酒茶之飲/252
一、酒飲/253
二、茶飲/255
第三節元明清時期天津地區的主食
與菜餚/258
一、考古與飲食文獻反映出的元代主食與
菜餚/258
二、方誌、小說中的明代主食與菜餚/260
三、物產豐饒、檔次分明的清代菜點/261
第四節五方雜處,商賈薈萃/264
一、“兵民雜居久,一半解吳歌”/264
二、五方雜處的明代天津衛/265
三、漕運促進了南北物產的交流/265
四、漕運帶來糧、鹽貿易的鼎盛發展/267
第五節因漕運而興的碼頭城市文化/268
一、因海運而起的“天妃”信仰/268
二、鹽業興盛下的“鹽姥”信仰/269
三、禮佛修道的宗教信仰/270
四、富商推動下的文教之風/271
第六節展現社會風貌的飲食文化/272
一、形式不一的城鄉食俗/272
二、尊老文化影響下的祭祖習俗/274
三、追求奢華與文化氛圍的上層飲食/275

第十五章晚清民國時期/279
第一節名聞四方的飲食物產/280
一、“十里村爨玉粒香”的小站稻/280
二、聞名四方的“蔬菜四珍”/281
三、貴為貢品的河海兩鮮/284
第二節大眾化小吃與珍饈佳肴/285
一、簡便便宜的小吃/285
二、匯聚中外的珍饈佳肴/291
三、豐富充沛的原料市場/297
第三節不同階層的飲食觀念/299
一、求飽食,愛臉面的貧民飲食心理/299
二、“應季而食”的普通人家飲食觀念/300
三、極為講究的“八大家”飲食/301
四、“以西餐為潮”的知識分子
飲食取向/303
五、“以中為本,中西結合”的
公館飲食/304
六、飲食禮俗的嬗變/305
第四節茶園的興衰和寓公宴飲/306
一、麗聲雅音繞茶園/306
二、政治氣息濃郁的寓公宴飲/307
第十六章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309
第一節食物結構與飲食原料的生產/310
一、主食與糧食作物種植/310
二、副食與蔬菜瓜果種植/311
三、副食與畜禽水產養殖/311
第二節“政治掛帥”時期/312
一、憑票吃飯和大食堂/312
二、由公私合營到國營/313
三、重要的招待機構/314
四、政治運動的影響/315
第三節恢復發展時期/316
一、飲食市場的恢復和發展/316
二、建造南市食品街/317
三、成立協會,興辦教育,編寫菜譜/318
第四節快速發展的個性化時期/319
一、餐飲業快速發展/320
二、名菜創新與食風變革/321
三、飲食文化著作及理論研究/322
四、飲食文化的發展與傳承/323
參考文獻/325
索引/332
編輯手記/33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