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雕藝城
地處國道324線福州至廈門段的中心位置,占地108畝,是我國為數不多的集雕刻藝術品開發、生產、展示、商貿、旅遊於一體的大型專業市場。內設有石雕工藝精品、影雕加工區及配套的展示館和多功能商務中心。目前,惠安中國雕藝城已被確定為國家級工、農業旅遊示範推薦點。
簡介
惠安縣"中國雕藝城"位於中國經濟實力百強縣之一。福建著名的僑鄉惠安縣境內、地處國道324線福州至廈門段的中心位置,距福廈高速公路黃塘互通口9公里是我國為數不多的集雕刻藝術品開發、生產、展示、商貿、旅遊於一體的大型企業。雕藝城占地面積108畝,總投資9800萬元人民幣。首期工程用地面積52畝,建築面積27931平方米。內設有大型的石雕工藝精品加工區,同時配套設定了產品展示館。石雕工藝精品加工區又分為影雕生產加工區、小件工藝品加工區以及大型石雕加工區。沿福廈公路還配備有一幢多功能商貿中心。
雕藝城於1999年12月建成並開始對外營業開放,現由"惠安縣中國雕藝城發展有限公司"進行全面管理。長年組織全國各地的石雕石材企業的碑石、建材建築構件、工藝雕刻、園林工藝雕塑、石材機械和磨具磨料、新石種、石材行業環保處理技術及設備、木雕樹脂工藝品、旅遊工藝品等八大類產品進行開發、生產、信息和技術交流、展示和訂貨,成功地舉辦了第一屆、第二屆中國泉州(惠安)石雕石材國際展示會、中國惠安傳統雕刻大賽、首屆"惠女風情"旅遊紀念品設計製作比賽和首屆中國雕刻藝術節等大型賽事和藝術交流活動,接待了來自國內外的數十萬客商和遊客,其科技、工藝和商貿影響已輻射到海內外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1年,雕藝城年營業總收入為3億元人民幣,安排各種崗位的就業人員5000多人。
惠安中國雕藝城已成為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獨具影響力的雕藝專業市場。
二、工業旅遊的發展背景
中國雕藝城所在地泉州市惠安縣,素以"建築之鄉"、"石雕之鄉"而斐聲海內外。
惠安雕藝歷史悠久,石雕發展可追溯到1600多年前的晉代,發展到明清時代,惠安雕刻藝術風格逐步轉向精雕細琢,成為南派雕藝的傑出代表。隨著年代的變遷,惠安藝匠的作品逐步遍布大江南北、東南亞諸埠,名聲遠播海內外。惠安雕藝融匯外來文化與技術精華,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文化內涵,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朵奇葩,被稱為"巧奪天工"、"民族之光"、"天下一絕"的藝術。首都北京幾個重大歷史時期的紀念性建築物如北京人民大會堂、人民英雄紀念碑、毛主席紀念堂、中華世紀壇等等石構件均出自惠安藝匠之手,全國各地方許多碑碣、碑林、大型塑像、紀念塔等建築雕刻工程都是惠安藝匠的不朽之作。改革開放以來,惠安石雕石材業快速發展,在充分發揮傳統雕刻優勢的基礎上,大力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石雕石材加工能力和技術水平處於全國同行業的前列,產品遠銷東南亞、歐美、港、澳、台和全國各地。惠安還是全國最大的石材石製品集散地之一,石料來自全國各地及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產品也遠銷30多個國家和地區,每年來往於惠安的世界各地客商就達數萬人,惠安已逐步成為全國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發展最興旺、設備最精良,加工能力最強、市場最廣闊、品種最多的雕藝基地。
三、工業旅遊的發展現狀
1999年,在福建省旅遊局和惠安縣委、縣政府的關心支持下,由泉州盛榮集團投資的惠安中國雕藝城應運而生。以當前全國形成"旅遊發展熱潮"為契機,把工業旅遊這一新型旅遊項目引入了雕藝城的發展策略,提出了"合理開發利用資源、大力弘揚雕藝文化、開發拓展工業旅遊、最佳化企業經濟結構"的新思路。在建設初展城道路,環境進行了大規模的綠化、美化,設定了夜景工程。為了方便日常的遊客接待,雕藝城還專門配備了12名專、兼職導遊員,為前來遊覽參觀、商貿洽談的遊客和客商詳細講解惠安雕藝的發展史、惠安雕藝產品的品種、類別以及幫助企業作產品介紹等等。同時聯合周邊景點,開闢了多條參觀遊覽專線。在遊覽內容設定方面,雕藝城將產品文化含量高、種類全、技藝精巧的企業招納旗下,並按照惠安石雕已形成的圓雕、浮雕、沉雕、線雕、影雕等五種藝術形式、碑石建築構件、園林雕刻工藝石雕、實用器皿、環境石材等多個門類數千個品種進行分區設定,許多遊客參觀了影雕及工藝品雕制過程後,產生了極大的購買慾,紛紛購買他們的產品。雕藝城還專門組織了部分人員參加省、市、縣組織的各種宣傳促銷活動,進一步擴大影響,拓展客源市場。
&qu 0def ot;中國雕藝城"建成以來,解決旅遊就業40人(其中下崗人員12人)。2000年接待旅遊者15萬人次,旅遊經營收入120萬元人民幣。2001年1-10月接待旅遊者18萬人次,旅遊經營收入140萬元人民幣。雕藝城的成功開發,不僅吸引了更多遊客,更將惠安的中華石雕工藝博覽園、崇武古城、青山灣、洛陽橋等一些知名的旅遊景點連成一片,使得惠安旅遊品牌知名度越打越響。在它的帶動下,全縣石雕石材製品廠在2001年發展到1300多家,從業人員近10萬,產品總量、規模和出口量均名列全國同行業前茅。惠安全縣也逐步形成了324國道惠安段、惠崇公路幾十里的石雕石材工藝長廊。
四、發展經驗總結
"中國雕藝城"發展有限公司開展工業旅遊以來,解決了旅遊從業人員40多人,實現旅遊收入260多萬元,促進了企業和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
1.提高了企業的知名度,促進了"中國雕藝城"品牌的形成和發展。中國雕藝城是目前全國規模最大、技藝最精湛、設備最精良、技術最先進、加工能力最強、品種最多的石雕專業企業,使來雕藝城參觀的30多萬遊客大開眼界、讚不絕口,加上雕藝城真誠、熱情、規範的服務,使許多遊客都成了雕藝城的義務宣傳員,極大地提高了"中國雕藝城"的知名度,也促進了該品牌的形成,企業的知名度不斷得到攀升。
2.促進了企業完善服務配套設施。根據旅遊"六要素"的要求和旅遊服務規範,企業在與周邊酒店建立密切聯繫,做好餐飲、住宿、娛樂等服務的同時,投入大量資金做好其他配套服務設施,主要是做好道路硬化、綠化、夜景工程、停車場、旅遊廁所、保全服務、導遊服務等配套,並吸引金融、電信、旅行社、信息諮詢等部門入駐,為遊客提供服務,贏得遊客的好評。
3.企業經濟發展,社會安全穩定,職工、農民都得到實惠。開展工業旅遊以來,企業的營業額不斷增加,為企業帶來豐厚的利潤。企業採取放水養魚的做法,三年內(2000-2002年)不收門票,主要依靠遊客在參觀"中華一絕"石雕雕刻時購買石雕紀念品等相關收入來進一步吸引遊客。因此,雖然不收門票,但一樣為企業帶來較高的收入,兩年間獲利260多萬元。同時,"中國雕藝城"內外社會安定穩定,環境整潔、秩序整然,增加了企業職工、周邊農民的收入,生活水平得到了較大的提高。
4.企業有凝聚力,職工有自豪感。通過開展兩年左右的工業旅遊業務,企業的凝聚力、職工的自豪感越來越強。企業通過開展各種培訓活動,規範了服務標準,提高了員工素質,豐富了企業文化內涵。現在,要求到"中國雕藝城"工作的中高級人才以及要求入駐的配套企業越來越多,為中國雕藝城未來的發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5.進一步提高了"中國石雕之鄉"--惠安的知名度,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帶動了當地石雕刻藝術的進步和旅遊配套產業的發展。"中國雕藝城"的建成和工業旅遊業務的開展,進一步提高了惠安的知名度,也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同時,極大地推動了當地石雕刻藝術的發展和進步,促進了惠安雕刻藝術與國內外雕刻藝術的交流與融合,弘揚了中華傳統文化,在中華雕刻史上寫下精彩的一頁。目前全縣石雕年產值70多億元,出口值50多億元,1999年全縣經濟總量和財政收入進入全國百強第55位和第70位。
與此同時,惠安的旅遊資源不斷得到開發。兩年來,通過招商引資建成星級酒店2個,正在建設的星級酒店2個,大型海底水族館1個,旅遊度假村3個。目前,全縣擁有旅行社4家(其中一家國內百強社於2001年經國家旅遊局批准升格為國際旅行社)、星級旅遊酒店5家、餐飲業網路600多個。著名景點"中華石雕工藝博覽園"、國家級重點文保單位崇武明城、洛陽宋橋都成為旅遊熱點,全縣年接待遊客達150多萬人次,旅遊業總收入5億元,旅遊業已成為惠安的主導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