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血液病醫院白血病診療中心

白血病診療中心是以收治各類急性白血病、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及其他骨髓增殖性疾病為主的科室。分為兩個病區,共有治療床位90餘張(其中千級層流隔離病床15張;普通病房有單人間,2人間,3人間)。

中心簡介

有主任醫師3人,副主任醫師1人,主治醫師6人。護理部人員30餘人,其中副主任護師1人,主管護師3人。白血病診療中心以白血病的發病機制、化學治療、預後因素分析等為主要研究對象,是全國白血病化療的領頭羊。在這裡進行了新的急性粒細胞白血病亞型-M2B的鑑定及其特徵研究;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即率先完成了國產化療藥高三尖杉酯鹼(HHT)+阿糖胞苷(HA方案)與國際一線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化療方案柔紅黴素+阿糖胞苷(DA)的比較,確立了HA方案在國內AML化療中一線方案的地位。在此基礎上,探討了以HA為基礎的三藥聯合化療方案(HAD,HAM,HAA和HAE)治療AML的療效觀察,制定了一套系統的治療方案,並取得了可喜的效果。統計分析近12年共243例原發、初治AML患者的療效:完全緩解(CR)率達76.5%;完全緩解患者中位無病生存期(DFS)為29.6(0.5-153)個月,3年DFS率為46.2%,5年DFS率為43.1%。243例患者中位總生存(OS)為18.6(0.5-154)個月,3年OS率為37.7%,5年OS率為32.7%。根據染色體核型結果將184例患者分為好、中、差三組,三組的CR率、中位DFS及OS分別為:好核型組95.8%、87個月、89個月,中等核型組80%、13個月、19個月,差核型組43.8%、0.5個月、11個月。三組的3年DFS率、5年DFS率分別為:好核型組62.1%、58.5%,中等核型組35.4%、33.7%,差核型組18.8%、18.8%。三組的3年OS率、5年OS率分別為:好核型組61.4%、57.9%,中等核型組35.7%、32.3%,差核型組18.8%、18.8%。為適應國情、民情,在上述總結的基礎上,探討了AML緩解後合理的治療周期。近來在上述經驗的基礎上又對AML的整套治療方案進行了進一步改進和完善,根據染色體核型進行分組治療、強調大劑量化療的套用,以期降低難治耐藥病例的發生、縮短治療周期、提高長期生存率。本中心也是在國內最早開展難治耐藥白血病研究的單位,國內首例CSA逆轉耐藥的臨床研究在這裡完成。最近對難治耐藥AML的治療又開展了以FLAG、MAC、AAC方案為主的治療探討,並取得了初步的療效。另外,還總結了許多很有價值的白血病治療觀察的經驗:比如急性白血病誘導化療期間常規骨髓穿刺的意義,雜合性急性白血病的治療體會,如何預防化療藥物對血管的損傷等等。這些寶貴的治療經驗均在國內得到不同程度的推廣,解決了許多國內血液學界困惑的問題。成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一直是困擾國內血液學界的一個難題,療效欠佳。白血病中心在總結既往經驗的基礎上,參考國際上的治療制定了一套完整的、適合我國國情的治療方案,並在臨床實踐中不斷修改完善(形成了IH2003方案)。統計分析近10年來的149例患者,誘導治療總完全緩解(CR)率為93.7%。中位無病生存(DFS)為13(1~97)個月,中位OS為17.5(1~97)個月。3年、5年DFS分別達34.1%、20.3%;OS分別為44.2%、36.5%。針對預後很差的Ph(BCR/ABL)陽性病例,(無骨髓來源的患者)採用聯合化療與格列衛或干擾素聯合套用的治療方法,提高了CR率,延長了生存期。白血病診療中心擁有一支責任心強、技術精湛、經驗豐富的護理隊伍,堅持以患者為中心開展工作,開展了PICC、植入式輸液港等新技術,十分重視業務學習,加強了生活護理,保證了臨床治療的順利進行。白血病診療中心是國家重點學科點和國家腫瘤藥物臨床藥理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博士點。為與國際接軌,先後率先開展了急性白血病的FAB分型,MICM分型及WHO分型診斷。主編或參與編寫了多部血液學專著。完成了安吖啶,甲異靛,去甲氧柔紅黴素,培門冬醯氨酶,複方黃黛片等多種藥物的臨床試驗,參與了AMN107等藥物的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研究,取得了許多寶貴的經驗,為這些藥物在我國的推廣套用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臨床工作取得成績的同時,中心十分重視基礎研究及基礎研究的臨床套用。開展了藥代動力學研究和急性白血病的體外藥敏實驗、微量殘留白血病研究、白血病癌基因及白血病幹細胞研究等。
中心既有經驗豐富,學術造詣很深的老專家;還有臨床經驗豐富,留學回國的中青年業務骨幹及富有朝氣,勤學好問的博士生,碩士生,年輕醫師隊伍。同時我們還有一支專業護理經驗豐富,技術嫻熟,服務態度良好的護理隊伍。我們願意為國內外的白血病及其他血液病患者提供一流的醫療,護理服務。

專家門診

王建祥,中心主任,副所院長;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血液腫瘤專業委員會常委,美國血液學學會會員,《中華血液學雜誌》副主編,《白血病淋巴瘤》編委會副主任,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理事,衛生部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先後在日本熊本大學,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留學深造。主要從事白血病的臨床與基礎研究。在世界上首次發現成人T細胞白血病N-ras癌基因點突變,發現急性白血病癌基因mdm2表達升高,闡明AML1和ETO基因的重排及AML1/ETO融合基因是急性髓細胞白血病M2b型的分子特徵與標誌。在國際上首先發現證實AML1-ETO與NCoR/mSin3/HDAC轉錄抑制複合物結合,抑制AML1靶基因的轉錄,阻斷血細胞的分化,從而導致M2b白血病的發生。使用HDAC抑制劑可以誘導M2b白血病細胞分化凋亡。設計主持了急性白血病大劑量化療、預後因素分析和危險度分層治療。先後獲得天津市科學技術成果獎、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博士後研究傑出獎、衛生部醫藥科技進步三等獎、天津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等。作為課題負責人申請獲得國家傑出青年基金,“863”項目,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天津市科技發展計畫,多項天津市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發表SCI收錄論文30餘篇,主編<白細胞疾病理論與實踐>,參與編寫論著多部。已培養研究生多名,已畢業博士研究生11名。
出診時間:每周三上午。
卞壽庚,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第七屆委員會委員。曾任中華醫學會血液學分會第四、五、六屆委員會常委,中華血液學雜誌第四、五、六屆編委會委員,“白血病-淋巴瘤”雜誌副主編及顧問,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專家,享受國務院津貼。畢業於南京醫科大學,曾赴法國巴黎的St.Louis和St.Antoine醫院進修學習。從事血液病專業工作40多年,在白血病診療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使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療的完全緩解率逾80%,5年無病生存率達46%,療效達國際先進水平。此外,在白血病藥敏實驗、藥代動力學研究、難治復發急性白血病的個體化治療、急性髓系白血病-M2b分型研究中作出多項成績,先後獲國家及省部級科研成果8項。歷年來主編和參與編寫《白血病》等血液學專著11部,發表論文約200篇。先後承擔20多名碩、博士生的帶教指導工作。
出診時間:每周一、四上午門診。
秘營昌,中心副主任,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中華醫學會會員,美國ASH會員,實驗血液學專業學組成員。1990年畢業於山東醫科大學,獲醫學學士學位;1998年畢業於協和醫科大學,獲醫學博士學位。2000.11—2003.1在美國Louisville大學腫瘤中心進行博士後研究。主要從事白血病的臨床和基礎研究。總結分析了急性髓細胞白血病(AML)誘導化療期間骨髓穿刺在指導治療、預測預後中的意義;分析了AML緩解後合理的治療周期以及染色體核型與AML預後的關係。這些工作的結果均已得到不同程度的推廣套用,對改進我國急性白血病的治療有重要的意義。目前作為主要成員參與HA為基礎的三藥聯合化療方案及大劑量化療治療AML的研究,以及IH2003方案治療ALL的研究。作為負責人或主要人員參與各種課題研究多項,在國內外雜誌發表文章30餘篇,參與編寫專著多部(已出版8部)。帶教碩士研究生3名。
出診時間:每周一、四下午門診。
張艷華,護士長,副主任護師。1982年畢業於中國醫學科學院分院衛校,1996年成月畢業於天津醫科大學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大專。從事血液病護理工作多年,尤其擅長深部靜脈插管技術(如PICC、植入式輸液港)的操作和護理,發表相關文章多篇。2004年天津市優秀護理工作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