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關於我國郵政日戳專著,至今尚無完整全集出版。目前以清代和中華郵政為斷代史的郵票目錄,當推美籍華人集郵家
張愷升老先生的《中國郵戳史》可稱最完備。
作者
張愷升生於1910年,祖籍遼寧。1948年到台灣,1962年赴巴西,後在美國舊金山定居。他從22歲開始集郵,是我國新光郵票會會員。他特別喜愛收集實寄封片,他說在舊封上,可以看到郵票貼在郵件上的實際使用情況,也可以看到蓋銷郵票所用郵戳不同的型式,在舊封上可以吸收到很多知識。他經過數十年的辛勤收集,共獲得兩萬多的舊封藏品。他認為這么多舊封,如任其散去,很難再聚於一人之手,便想將它們作一有用的安排。於是他立志要在有生之年,為中國郵戳修史,結果經過40多年艱苦卓絕的勞動,完成了15部郵戳專著的出版任務,為中國乃至世界集郵文獻增添了寶貴財富。其中他以15年的歲月編篡的《中國郵戳目錄》和《中國郵戳史》更是他一生的精力。由於舊封上許多郵戳模糊不清,他還專門請人一一予以描繪一同印出,對於中國的各類郵政用戳都分門別類編排,參考起來極為方便。因而英國皇家郵學會特於1994年11月吸收他為該會會士,這是繼中國“郵王”周今覺、香港集郵家余祿裕、旅美華人集郵家石少東和台灣集郵家黃建斌之後,又一榮登世界級集郵家寶庫的華人集郵家。為了表彰張氏的貢獻,台灣郵政總局特鐫刻“感謝狀”一項贈送給他。上述張氏兩部著作都為中英文對照,其中《中國郵戳史》共10巨冊5780頁,都曾在大陸有所流傳,但因定價甚昂,為一般集郵者所難以購備,於是,張氏又以郵戳圖為主,另外又編印了一部《中國郵戳圖錄》(《中國郵戳目錄》筒縮本)在大陸出售。主要內容
該書以作者40餘年收藏的大量郵政實寄封、片、簡、單等實物資料為依據,詳細研究並闡述了中國清代、民國時期郵戳的種類、使用、及其沿革的歷史。採用每一戳式選列一件郵品實物;對具有特殊參考意義之古封,適當增列實物的編輯方法編著;撰著體例基本以綜述(概說)、戳圖、封片引據三大結構進行,既便於讀者檢索,又有利於巨觀概念的建立,這是該書編撰中的重要特點。該書中的許多資料為首次披露,彌足珍貴,是關於中國郵戳史、郵政史研究的極其重要的史料性、文獻性專著。全書第1~4冊為清代部分。1989年出版,定價180.00美元。第1冊為清代海關兼辦郵政時期的各種郵戳,計有:郵資已付戳、海關日戳、地名銷印、海關公文戳、海關關名戳、華洋書信館及海關撥駟達日戳、補費戳、CPD戳、勿索勿給戳、台灣省早期日戳、上海工部書信館郵戳等11章。該冊中首次公開了新發現的龍州手填日期之第二型日戳;上海海關新型日戳,其戳上日期分三行排列,酷似美國郵戳型式,作者註明存疑待考;書中把上海日戳第二型分為5類,足見其作者研究之深。公文戳之珍品有汕頭第二型,橢圓黑色,字型纖小,銷蓋於1895年6月15日汕頭寄上海海關公事封上。補費戳中有極為少見的天津海關長方框英文TOPAY戳。第2冊為大清郵政官局初辦時期的各種郵戳,計有:八卦戳、帝國日戳、大圓日戳、不常見之郵戳、英中文橢圓日戳、中英文日戳、日月戳、山東小圓日戳、西藏郵戳、IPO騎縫戳等10章。在八卦戳中,經詳細研究之後,首次發現安慶之於蕪湖、鎮海之於寧波、瑞安之於溫州、黃浦之於廣州等四處分局皆分別使用與其主管局相同的八卦戳,而戳的尺寸互有微小差異,推動了郵學進步。第3冊全部為木刻地名戳,分別有:郵政局、分局、號碼戳、信櫃、信箱、代辦、信筒、地名、類似代辦等9類。書中所列的550件封片均為作者個人珍藏。讀者除了可查閱相關的郵戳外,還能欣賞和研究當時的郵資、郵路以及寄達、經轉等各型郵戳的使用。第4冊為乾支郵戳,內容按戳型、戳式詳細分為:乾支雙圈楷字日戳、乾支單圈楷字日戳、乾支雙圈宋字日戳、乾支單圈宋字日戳、乾支橫框中文日戳、乾支中英文日戳、乾支英中文日戳等8類。還介紹了乾支之出發、乾支戳使用緣起以及戳型類別等,令人嘆為觀止。全書第5~7冊為中華民國部分。1992年11月出版,定價150.00美元。第5冊為民國普通日戳。由於民國普通日戳戳式紛繁複雜,作者依據日戳的外形和構造,將其分為:橫框式、實線式、實圈點格式、點圈點格式、點圈實格式等5類;於各大類之下,依漢、英文字的組合變化計分為:全漢式、漢英式、英漢式、全英式四種情況;其中橫框式、實線式、實圈點格式三類只有全漢式、漢英式和全英式三種,點圈實格式只有全漢式和漢英式兩種,而點圈點格式則四種形式均有。書中對各式各類郵戳分別進行了詳細的講述。第6冊主要是續用、接用郵戳和部分特殊用途日戳。續用郵戳將前清已使用的各類郵戳在民國成立以後仍有沿用者作了說明;接用郵戳主要是針對近代中國由於內憂外患產生的洪憲郵戳、接用日本郵戳、接用偽滿郵戳、接用華北偽組織郵戳進行了詳盡的引證;這部分內容不但具有戳史價值,更是通過郵戳來印證歷史的鐵證。特殊用途郵戳對軍事郵戳、儲金與儲匯戳等特殊戳記作了列述。第7冊全部為特殊用途戳記,包括:行動郵局戳、立券報紙戳與總包戳、滾筒戳、機器日戳、宣傳戳、郵資已付戳、郵資機戳與郵資券等各章。行動郵局戳又包括:火車郵戳、車站郵戳、火車郵務戳、輪船郵戳、汽車郵戳、以及航站郵戳等目,除了紀念戳記以外,幾乎包羅無遺。全書第8~10冊為清代、民國時期的標示戳部分,均屬郵政業務專用之標示戳記。第8冊分為:掛號戳、雙掛號戳、郵件檢驗戳、郵件重量戳、郵路標示戳、代銷戳等各章。第9冊有:快信戳、報值掛號戳、航空戳(附首航戳)、郵政公事與局名戳、欠資戳與補收郵費、信內禁寄銀錢銀票戳、平津郵局怠工戳、逾時投郵與到埠誤點戳、趕班戳、由寄件人自負責任戳、匪劫清回戳、速退與航空退回戳、限定投交本人戳、收到已破戳與代封票等14章。第10冊主要內容有:無法投遞退件戳、催領戳與此票作廢戳、戰俘及被拘免費戳、信件檢查戳與封簽、上海商碼與ED戳、交局與非二十局戳、信筒與信箱開出戳、信差戳、小包郵件與包裹專用戳、集郵品戳、暫代郵票戳、代辦所積壓信件戳、LQ戳、海關驗訖戳、輪船名戳、外交信件用戳、地名在上乾支日戳,及補遺等18章。關於郵資記錄
美籍華人集郵家張愷升在《中國郵戳史》第一冊中,對於這種郵資已付戳,是這樣記述的:“上海郵資已付戳是海關辦理郵務第一顆郵戳,也是中國使用在郵件上第一顆戳記。它是橢圓形,36×25厘米,刻有上海海關已付及年月日,因刻有已付(PAID)文字……將其列為郵資已付戳之首,稱為‘上海郵資已付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