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民融合平台

中國軍民融合平台

“中國軍民融合平台” 全稱“國家智慧財產權運營軍民融合特色試點平台”,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智慧財產權運用 [的總體部署,規範專利運營業態健康發展,建立健全專利運營服務體系,構建開放、多元、共生的基於專利運營服務的創新生態系統 ,財政部、國家知識產權局決定在西安建設國家智慧財產權運營軍民融合特色試點平台。

發展沿革

中國軍民融合平台 中國軍民融合平台

2015年12月17日,“中國軍民融合平台 ”在西安高新區舉行揭牌儀式 暨首屆國家軍民融合智慧財產權運營高峰論壇在西安召開 。

2016年2月29日,“中國軍民融合平台”交易平台及服務體系建設工作正式啟動。

2016年5月24日,“中國軍民融合平台”對外徵集戰略合作夥伴單位。

2016年7月25日, “中國軍民融合平台”建設方案通過專家評審 。

2016年10月10日,“中國軍民融合平台”戰略合作夥伴單位徵集及遴選工作圓滿結束。

2016年10月18日,“中國軍民融合平台”智慧財產權大數據中心建設正式啟動。

2016年11月30日,“中國軍民融合平台”自主設計的專利質量評價體系設計完成。

2016年12月27日,第二屆全國軍民融合智慧財產權運營高峰論壇在西安舉行 。

2017年2月24日,“中國軍民融合平台”線上交易平台正式上線 。

發展思路

中國軍民融合平台以國家智慧財產權戰略、創新驅動戰略實施為指導,以推動軍民深度融合為總目標,以打造“智慧財產權技術成果交易轉化+專業化智慧財產權服務支撐”的新型國家級智慧財產權交易運營公共服務平台為建設宗旨,助推形成以智慧財產權運用為主線的公共服務和專業化服務生態環境,提升智慧財產權資源對產業運行決策和產業發展格局的影響力,構建開放、多元、共生的基於智慧財產權運營服務的創新生態系統。

中國軍民融合平台以國家智慧財產權行政主管部門已有信息資源為基礎,按照“政府搭台、多方參與、市場機制、政策引導、資源共享、模式創新”的原則,通過信息資源的全面匯聚、整合與利用,建立智慧財產權與軍民融合的橋樑,打通專利技術與產業實現間的壁壘,打造立足西安、服務西部、輻射全國、連通國際 ,國內一流的智慧財產權與技術成果的集聚中心、交易中心和運營服務中心。

中國軍民融合將堅持“服務、創新、合作、共贏”的戰略方針。

“服務”——打造服務平台、聚集服務資源

“創新”——構建創新生態、引導創新創業

“合作”——建立合作機制、凝聚合作夥伴

“共贏”——探索共贏模式、開創共贏格局

戰略地位

核心布局

國家知識產權局在全國範圍內,布局了國家“1+2+20+N”智慧財產權運營戰略體系 ,其中,“1”是指北京的全國智慧財產權運營公共服務總平台;“2”是指西安的國家智慧財產權運營軍民融合特色試點平台和珠海的國家智慧財產權運營橫琴金融與國際特色試點平台;“20”和“N”都是指依託全國智慧財產權運營總平台提供專利運營服務的服務機構。(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 廖濤)

中國軍民融合平台以推動國家軍民深度融合為導向,致力於探索出一種智慧財產權運營新模式,助推良好的以智慧財產權運用為主線的公共服務和專業化社會服務環境形成,建立智慧財產權與軍民融合的橋樑,打通專利技術與產業實現的壁壘。

區位優勢

陝西是國家航天、航空、兵器、機械、電子、儀器儀表等方面的重要科研生產基地,西安高新區是代表西安與西部高新科技產業前沿的領地,已成為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最為活躍的區域之一,是國家確定要建設世界一流科技園區的六個高新區之一,以其眾多的“第一”成為陝西和西安最強勁的經濟成長極和對外開放視窗,對西部區域產業和經濟具有強大輻射能力和帶動效應,為軍民融合平台的建設運營奠定了區位基礎 。

陝西科教資源豐富,高等院校的數量和規模位居全國前列。目前,陝西省高等院校達78所,基本覆蓋了所有的學科領域。全省各類科研機構達到1061家,國家級高新區6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7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88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7個,居全國前列;省重點實驗室86個,省企業技術中心166家,其中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15家。全省登記重大科技成果萬餘項,近千項獲得國家科技獎,為軍民融合平台的智慧財產權運營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作為我國重要的國防科技工業基地,陝西省的軍工綜合實力居全國第一位,在載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等重大科技專項方面,陝西有數十家參與研製生產的單位做出了重大貢獻。

核心布局

中國軍民融合平台建設核心內容包括5大功能模組和3大線下體系,其中5大功能模組包括:一個“智慧財產權交易運營線上平台”、一個“雲服務智慧財產權大數據中心”、一個“線下服務大廳及運營服務體系”、一個“智慧財產權運營轉化基金”和一個“軍民融合智慧財產權研究院”;3大線下體系包括:一個“專利技術經理人協會”、一個“中國軍民融合智慧財產權運營聯盟”、一個“一帶一路智慧財產權聯盟” 。

線上平台

圍繞軍民融合領域專利、商標、著作權等智慧財產權資源的交易轉化,建立線上線下結合的智慧財產權和技術成果展示、掛牌、撮合與線上交易運營服務平台。

大數據中心

在專利、商標、著作權、標準、司法判例、運營信息等專業資料庫和專業服務機構資源庫基礎上,構建基於資源共享、信息整合、服務集成的跨區域、跨行業、跨平台的軍民融合智慧財產權雲服務數據平台 。

線下體系

線上下建設服務大廳並圍繞智慧財產權交易流轉及轉移轉化全過程,建立從智慧財產權信息套用、價值評估、質押融資、孵化轉移、維權保護、諮詢培訓等系列專業化運營服務支撐體系。

專項資金

通過政府財政資金引導,吸引民間資本,共同組建的用於對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和市場前景的技術成果進行投資轉化的專項資金。

研究院

圍繞軍民融合智慧財產權創造、交易、運用、保護等環節進行研究的智庫。

三大線下體系圍繞軍民融合智慧財產權創造、運用、管理、運營開展線下業務 。

線上平台板塊

中國軍民融合平台以國家智慧財產權戰略、創新驅動戰略實施為指導,以推動軍民深度融合為總目標,以整合全國軍民融合智慧財產權資源為主線,以促進智慧財產權和技術成果轉移轉化為抓手,經過大量需求調研和探索實踐,以軍民融合、交易市場、智匯商城、運營服務、大數據中心5大板塊為核心的線上交易平台正式建設完成。

軍民融合板塊

中國軍民融合平台以軍民融合為主要特色,與裝備發展部全軍武器裝備採購信息網、國防科工局全國軍民融合公共服務平台等國防資源互聯互通,以12大軍工集團、科研院所、國防高校等為主要業務主體,探索建立各軍種、軍工集團國防專利橫向流通轉化機制,推動國防專利解密與普通專利跟進保護無縫銜接,完善普通專利參與軍品研發生產機制,促進智慧財產權“軍轉軍、軍轉民、民參軍”。

交易市場板塊

目前已收錄最全解密國防專利2300餘項,普通專利5000餘項,商標1000餘項,技術項目800餘項。為用戶提供專利技術交易的供需發布、推介展示、磋商對接、交易支付等一系列線上線下服務。用戶可以在此板塊進行專利、商標、著作權等智慧財產權的求購、出售,並通過大數據智慧型匹配達成交易。

智匯商城板塊

為軍工企業、科研院所、高校等智慧財產權主體、第三方智慧財產權服務機構搭建專屬展示交易區。通過採集基本信用數據及互評信息,確定用戶的信用等級。遴選優質智慧財產權合作夥伴並優先展示推介,為智慧財產權運營供需雙方搭建橋樑和紐帶。

運營服務板塊

提供價值評估、知產金融、專利申請、專利轉讓許可、專利維權、專利質押融資、軍工四證受理、軍民融合政策解讀、解密國防專利數據深加工等服務。

大數據中心

智慧財產權大數據中心“搜IP”(SOOIP)是平台自主研發的一款智慧財產權大數據系統,智慧財產權大數據中心建設依託國家知識產權局、總裝國防專利局、陝西省國防科工辦、陝西省智慧財產權運營中心等現有資源,以整合和集成軍民融合領域專利技術成果資料庫為基礎,數據範圍包括全球專利資料庫、軍民融合特色專利資料庫、智慧財產權輿情庫、智慧財產權運營服務商資料庫、科技資源資料庫、司法判例及標準資料庫等六大資料庫。目前,軍民融合特色專利資料庫中包括中國、美國、日本、韓國、歐洲等102個國家和地區上億條深加工數據的全球專利資料庫已基本建成。

特色業務

軍民融合

中國軍民融合平台通過聚集專利、商標、著作權的無形資產供給方、需求方、中間服務方、資本方資源,為12大軍工集團等企業、個人提供智慧財產權和技術成果的轉移轉化服務,以聯通信息孤島、充分打通智慧財產權交易的各個環節。

大數據服務

中國軍民融合平台面向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軍民深度融合的實際需求,以智慧財產權交易運營平台為抓手,通過構建基於資源共享、信息整合、服務集成的跨區域、跨行業、跨平台的軍民融合智慧財產權雲服務數據平台,以及重點行業失效專利信息資料庫、專利成果項目信息資料庫、技術交易信息資料庫、科技專家人才信息資料庫、科技中介服務機構信息資料庫等資料庫的建設和運營,面向海內外用戶,提供智慧財產權全領域、多維度的軍民融合智慧財產權大數據服務,實現“分散資源集中使用、集中資源分散服務”。

一站式服務

中國軍民融合平台通過線上線下、網區域網路外的有機融合,形成一站式智慧財產權運營全流程綜合服務體系,匯集技術、成果、資金等科技資源供需信息,共享基礎數據、技術平台、儀器設備、科技文獻、專家人才等資源,促進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通過對智慧財產權運營的各個節點進行梳理,提供各個節點的完善的法律文書、協定、服務流程;對線上線下服務有機結合,互相轉化,建立智慧財產權運營高端服務鏈條。

信息套用服務

吸納專業智慧財產權信息服務機構,開展國防專利信息檢索、國防專利解密、專利信息分析、專利預警、專利導航及重大經濟活動智慧財產權評議等特色服務。圍繞重點產業領域建立專利聯盟和專利池,通過專利收儲、組合、包裝、運營,實現專利價值最大化。

具體開展的套用服務包括:專利信息檢索、專利信息分析、專利預警、專利導航、重大經濟活動智慧財產權評議。

價值分析評估

中國軍民融合平台自主研發設計的創新型專利價值分析評估服務體系,包括線上和線下組成的專利價值評估系統,配合由平台組建的智慧財產權評估專家委員會和相關資產評估機構的專業支撐,可為用戶提供重大智慧財產權技術成果中的智慧財產權價值評估服務,降低技術成果轉化和智慧財產權運營過程中的風險,提高項目交易成功率。

金融服務

以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等業務為切入點,結合中國軍民融合平台對智慧財產權投融資項目的信息集中展示,全面探索智慧財產權投融資服務業務。通過對接智慧財產權擁有方、投融資機構,通過設立風險補償資金、引導投資機構對智慧財產權技術成果進行股權投資等多種新模式,鼓勵金融機構開展專利技術成果股權、債權和產品眾籌智慧財產權融資模式創新,為專利技術成果轉移轉化和智慧財產權運營提供金融保障支持,努力推動智慧財產權和資本市場的快速對接和轉化。

專利孵化轉移

中國軍民融合平台以加強智慧財產權運用為指引,充分發揮自身的影響力和區位優勢,聚集專利技術相關的擁有方、投資方、創業團隊、中介機構,為專利技術提供轉化條件、搭建專利技術孵化的平台 ,促進專利技術產業化孵化。

效果檢驗認定

平台與相關專業機構合作建立的特色專利技術效果檢驗認定模式,同時建立了檢驗檢測服務提供商資料庫,通過檢驗檢測、參數分析等,可為用戶在專利運營、專利創造階段及訴訟侵權階段提供專利技術效果檢驗認定服務。

基礎資源

數據資源

數據資源包括常規專利數據、專利審查過程數據、運營數據、評估數據、誠信數據資源。

政策資源

堅持國家引導、地方推進的原則,在平台上整合現有政策資源,如中央登記資源、管理或公示的資源,研究和制定促進運營平台建設和發展的各類政策,形成完備的專利運營相關配套政策體系。

人才資源

人才資源主要依託豐富的審查員資源、行業專家、運營專家資源,建立多級化的運營人才資源儲備和調用機制。

服務資源

平台為創新主體、投資主體、產業主體提供專利運營全方位、全流程的一站式服務。圍繞智慧財產權運營服務事項整合不同深度的公共服務資源,提供交易服務、評估服務、金融服務、專利導航法律服務。

基礎設施資源

提供滿足運營平台正常運轉的場地和辦公環境,提供優選專利運營、服務機構辦公場所以實現核心層專利運營生態圈落戶聚集。提供專利運營平台初期運維支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