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作者:(美)葉維廉 著
ISBN:10位[7020056490] 13位[9787020056491]
出版日期:2006-7-1
定價:¥26.00 元
內容提要
葉維廉對中國道家美學、古典詩學、比較文學、中西比較詩學的貢獻至今無人企及;他對中國現代詩歌的評論,也是分析入微,發人思深,極富創意。作為“台灣十大詩人”之一,葉維廉先生也是“用詩一樣濃烈的情感投入中國特有的詩學、美學的尋索。” 該書分為古典部分、傳意與釋意、現代部分三個板塊,採用的不是教科書的寫法,而是用通透、空靈、詩意之筆,超越中西的視界,揭示了中國古典詩歌、現代詩歌(包括台灣詩歌)、道家美學的奧妙與機樞。該書將學者的嚴謹和縝密和作家、詩人的優雅、靈性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
編輯推薦
唐詩、宋詞獨特的美感、韻味在哪裡?應該從什麼角度進行審美解讀才能確保其百分之百的詩意不會喪失?該書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解讀視角,讀後才知道,我們一直以來對唐詩宋詞的誤讀已經使古典詩的美感大打折扣!
本書是中國古典詩學、比較文學領域的泰斗葉維廉先生的經典代表作。十幾年來,無論在大陸還是在海外,都已成為普及性的經典讀本。此書1992年由三聯書店出版後,即成為大中學生學習、理解中國古典詩、現代詩的必讀入門書、教輔讀物,以及一些大學中文系的考研參考書。此次人民文學出版社新推出的增訂版,在原版的基礎上新收入了葉維廉先生的序言以及三篇最新詩論、美學文章《空故納萬境:雲山煙水與冥無的美學》、《重涉禪悟在宋代思域中的靈動神思》、《台灣五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兩種文化錯位的現代詩》。
葉維廉對中國道家美學、古典詩學、比較文學、中西比較詩學的貢獻至今無人企及;他對中國現代詩歌的評論,也是分析入微,發人思深,極富創意。作為“台灣十大詩人”之一,葉維廉先生也是“用詩一樣濃烈的情感投入中國特有的詩學、美學的尋索。”
該書分為古典部分、傳意與釋意、現代部分三個板塊,採用的不是教科書的寫法,而是用通透、空靈、詩意之筆,超越中西的視界,揭示了中國古典詩歌、現代詩歌(包括台灣詩歌)、道家美學的奧妙與機樞。該書將學者的嚴謹和縝密和作家、詩人的優雅、靈性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
作者簡介
葉維廉,1937年生,廣東中山人。先後畢業於台灣大學外文系、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研究所,獲英國文學學士、碩士學位,1963年赴美,1964年獲美國愛荷華大學美術碩士,1967年獲普林斯頓大學哲學博士。後任加州大學聖地亞哥校區比較文學教授,並主持比較文學系前後幾十年。1970年到1974年以客座教授身份返台灣大學,協助建立比較文學博士班。1980年到1982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學英文系首席客座教授,並協助該校建立比較文學研究所。20世紀80年代以來,他數度回大陸,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作家協會等處講授比較文學和傳釋學。
葉維廉早年即以詩享譽文壇,曾名列台灣十大傑出詩人之一。後轉而從事比較文學、美學和文化哲學等的研究,出版中英文著作50餘種,主要著作有《龐德的國泰集》、《中國現代小說的風流》、《飲之太和》、《比較詩學》、《歷史、傳釋與美學》、《解讀現代與後現代》、《與當代藝術家的對話》等。
目錄
增訂版序
古典部分
中國文學批評方法略論
中國古典詩中的傳釋活動
言無言:道家知識論
秘響旁通:文意的派生與交相引發
中國古典詩中山水美感意識的演變
嚴羽與宋人詩論
重涉禪悟在寧代思域中的靈動神思
空故納萬境:雲山煙水與冥無的美學
傳意與釋意
與作品對話——傳釋學初探
“出位之思”:媒體及超媒體的美學
歷史整體性與中國現代文學研究之省思
現代部分
文化錯位:中國現代詩的美學議程
台灣五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兩種文化錯位的現代詩
中國現代詩的語言問題
危機文學的理路
漏網之魚:維廉詩話
序言
我一向不替自己的文章寫序言,因為要講的話就在目前,寫序就有再說明之嫌,或為自己的思想打氣,實在不必。那我為什麼要寫呢,第一,我想趁這個機會感謝前社會科學院文學所所長許覺民自1981年我到北京講演以來的愛護,他督促我選一些文章交他安排出版,這就是本書初版能與讀者見面的緣由、緣分。我應該在這裡感謝他對我的信賴,感謝他對我長久的支持。第二,因為在這本書再版的過程中,我增添了四篇文章,也許應該交代一下,四篇文章是:(1)《重涉禪悟在宋代思域中的靈動神思》(2004.5),(2)《空故納萬境:雲山煙水與冥無的美學》(2005.6);這兩篇是我對道家美學後續發展進一步的探索。(3)《文化錯位:中國現代詩的美..
書摘
蘇東坡是中國少有的士人,他不但是個傲骨的政治家,為理想生命抗爭
數度流放而始終未失其道家逍遙之心,所謂“我坐華堂上,不改麋鹿姿”,
“聊為山水行,遂此麋鹿性”,“平生寓物不留物,在家學得忘家禪” 。他
在詩文之外,在繪畫,書法(理論與實踐)方面都是領百代風騷、扭轉風味、
品味的人物。而恰恰他同時也是王維的煙雨圖和宋迪(首創《瀟湘晚景圖》
打開亦以雲山煙水為表達主體的《瀟湘八景》的傳統)的詮釋者。後者牽涉
了比較複雜的脈絡,我們先尋索前者的跡線。我們用兩段大家熟知的話開始
,“吳生雖妙絕,猶以畫工論,摩詰得之於象外,有如仙翮謝籠樊”(《王
維吳道子畫》),“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書摩詰藍田煙雨
圖》)。這裡面有幾個話題,第一個話題是,王維藝術高於吳道子是因為他
的自然自發不刻意無匠氣。“有如仙翮謝籠樊”,不為筆困,不為墨囚,可
以說是最高境界的評價。第二個話題,“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裡面的畫是
煙雨圖,所以畫中有詩的境界應該是王維的“山色有無中”這類感覺,王維
的真跡已經看不到,我們可以在他的詩中或蘇東坡的詩中找出蛛絲馬跡。第
三個話題,詩是文字的建構,文字是釋義的媒介,畫如何說話,能不能說話
,是西方東方都需要分辨的美學問題,我曾在《出位之思:媒體及超媒體的
美學》一文中細論過,在這裡,在適當的地方會再度提起。第四個話題,蘇
東坡與司空圖的關係,因為“象外”和“味”都出自司空圖。
蘇東坡對雲山煙水的著迷,隨處可見:
1、唐人王摩詰、李思訓之流,畫山川峰巒,自成變態,雖蕭然有出塵
之姿,然頗以雲物間之,作浮雲杳靄與孤鴻落照,滅沒於江天之外,舉世宗
之。
《又跋漢傑畫山二首》
2、落日繡簾卷/亭下水連空/知君為我新作窗戶濕青紅/長記平山堂上,
猗枕江南煙雨/杳杳沒孤鴻/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堪笑蘭台公子/未
解莊生天籟/剛道有雌雄/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
《水調歌頭·董州快哉亭贈張屋全》
3、雲山煙水苦難親/野草幽花各自春/賴有高樓能聚遠/一時收拾與閒人
《單同年德興俞氏聚遠樓三首》之一
4、江上愁心千疊山/ 浮空積翠如雲煙/山耶雲耶遠莫知/煙空雲散山依
然/但見兩崖蒼蒼暗絕谷/中有百道飛來泉/縈林絡石隱復見/下赴谷口為奔川
/川平山開林麓斷/小橋野店依山前/行人稍度喬木外/漁舟一葉江吞天/……
君不見武昌樊口幽絕處/東坡先生留五年/春風搖江天漠漠/暮雲卷雨山娟娟/
丹楓翻鴉伴水宿/長松落雪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