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
藏南是印度所宣稱的“阿魯納恰爾邦”的主體部分,人口不到90萬(據2001年印度官方統計數據阿邦為109萬,其中中國藏南區域內約為75萬),除少數印度移民外,大部分是珞巴族、門巴族、僜人等中國西藏的少數民族。地理狀況
藏南地處喜馬拉雅山脈東段的南坡,地形複雜,海拔從5000m到150m,屬於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受印度洋西南季風的影響,降雨量大,終年溫暖濕潤,水熱條件優越。位於該地區墨脫縣南部邊境的巴昔卡鎮平均年降水量高達4500mm,是中國陸地上降雨量最多的地方之一,曾長期被中國大陸官方教科書中稱作“中國雨都”。該地區水力資源極其豐富,主要河流有雅魯藏布江、卡門河、西巴霞曲(蘇班西里河)、丹巴曲、察隅河等,是中國水力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世界第一大峽谷雅魯藏布大峽谷即位於該地區。藏南地區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是中國三大林區之西南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然資源
喜馬拉雅山脈位於青藏高原南緣,東連川西藏東分割高原,包括喜馬拉雅山中段、東段及雅魯藏布江谷地。喜馬拉雅山脈是青藏高原上最突出的隆起帶,長約2400公里,世界上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大多分布在這條山脈內。喜馬拉雅山與岡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之間的雅魯藏布江谷地為一條西向寬谷,即藏南谷地,海拔3000一4000米,氣候比較溫暖,多晴天,光照充足>10℃活動積溫為1800一23000C。該谷地降水主要來源於西南季風,年降水量少,多在300一400毫米,屬溫帶半乾旱氣候。大部分地區植被稀少,中藥資源有藏黨參、枸杞子、各種黃芪、甘西鼠尾、波葉大黃,秦艽、遠志、黃精、麻黃、長花滇紫草、甘松、雪蓮花、冬蟲夏草、多刺綠絨蒿、多種天南星、叢菔、細果角茴香、胡黃連、烏奴龍膽、梭砂貝母、沙棘、水柏枝、甘松、柴胡、天冬、唐古特青蘭、異葉青蘭、露蕊烏頭、西藏中麻黃、江孜烏頭、白亮獨活、瑞香狼毒、獨一味,珠芽蓼、二裂委陵菜、中華紅景天、雞蛋參、雪蓮花、綠絨蒿、沙棘、草玉梅、藏糙蘇、展毛銀蓮花,以及多種黃芪屬、蚤綴屬植物。雅魯藏布江大拐彎以下的墨脫地區海拔不到700米,谷底溫暖,平均氣溫200C以上,年降水量5000毫米左右,熱帶植被可循河谷伸展至北緯300附近。這裡山高谷深,氣候、生物種類隨高度而變化,植被的垂直帶譜景觀明顯,生長著繁茂的熱帶山地河穀雨林和半常綠雨林,分布著一些熱帶藥用植物,如龍腦香、橄欖、大葉木鳳梨、第倫桃、阿丁楓和千果欖仁等。藥用動物主要有麝、白唇鹿、雪豹、水獺、黑熊、棕熊、黃牛、野驢、狗、蠍、氂牛、斑蝥、藏馬雞、藏綿羊和藏山羊等。歷史
第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出生在藏南的中心城市達旺。1913—1914年,由英國策劃、在印度西姆拉召開的中、英、藏三方代表參加的“西姆拉會議”上,英國印度殖民政府外務大臣英國人亨利•麥克馬洪背著與會的中國政府代表,威脅利誘西藏地方政府(即噶廈)的代表夏扎,以秘密換文的方式,將英印單方面劃定的所謂“印藏分界線”插入到換文地圖中,私自簽訂了“西姆拉條約”,同時炮製了臭名昭著的“麥克馬洪線”。此線把歷史上長期屬於中國的9萬多平方公里的領土劃歸英屬印度,依此線劃定後的英屬印度東北邊界,從喜馬拉雅山南麓山地平原交接處(即傳統習慣線)向北推進到了喜馬拉雅山山脊(甚至以北),將中國西藏地方歷來有效行使管理權的地區向北壓縮了一百多公里。參會的中國政府代表因中央政府的反對而拒絕在條約上正式簽字,會議破裂,非法的“西姆拉條約”不具備任何法律效力。後中國政府又多次發表聲明,不承認“西姆拉條約”和“麥克馬洪線”。1948年,趁中國忙於內戰無暇顧及邊疆,剛獨立的印度開始派軍隊進入門隅地區,1951年2月2日,印度軍隊占領門隅的中心城市達旺,武力將西藏當局派到當地的行政人員驅逐。1954年,印度政府在該地區建立偽“東北邊境特區”,並修政官方地圖,將中國拒絕承認的“麥克馬洪線”由原來的“未經標定邊界”第一次改標為“已定界”。到1960年,印軍完全控制了麥線以南屬於中國西藏的門隅-珞渝-下察隅地區。在1962年10月—11月的中印邊境戰爭中,中國軍隊取得速勝,收復包括達旺、邦迪拉、梅楚卡、瓦弄等重要城鎮在內的藏南大部分區域,進逼至傳統習慣線附近。後出於多種原因,中國軍隊又主動後撤至麥克馬洪線以內。1964年,印軍重新占領該地區,重新在“麥線”附近與中國軍隊形成對峙。1972年,印度將該“東北邊境特區”改為“阿魯納恰爾中央直轄區”。1987年2月,印度宣稱建立“阿魯納恰爾邦”。中方多次嚴正聲明,不承認非法的“麥線”和“阿邦”,並要求印度撤回所有越線設點的軍事人員
藏南佛教
位於西藏東南部,喜馬拉雅山脈東段南坡,是門巴族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門巴族同藏族關係密切,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有著緊密的聯繫,他們的宗教信仰受到了藏族的深刻影響。在門巴族的信仰體系中,人們既信奉原始宗教和苯教,又信仰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在門隅地區的傳播,對門巴族社會發展和宗教信仰產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響。佛教最初傳入門隅當在吐蕃時期。佛教傳入門隅的途徑經由兩個方向,一是經過門隅北部的錯那,一是經由西部的主隅(不丹的古稱)。據藏文史料記載,公元7世紀時,門隅地區已歸入吐蕃政權治下。松贊乾布不僅在門隅派有官員主持政務,傳說在他親自繪製的狀如仰臥羅剎女的吐蕃地形圖中,把門隅畫作羅剎女的左手心,並在其上建有一羅剎女廟。這廟位於上門隅勒布四措之一的斯木措境內,名“斯木拉崗寺”,意為“羅剎女廟”。在後來每年舉行的朝佛供神活動中,西藏地方政府要派官員主持。8世紀中後期,蓮花生大師來藏,一路降妖伏魔,幫助赤松德贊修建了西藏第一座“佛、法、僧”三寶俱全的桑耶寺。在門巴族民間傳說中,桑耶寺建成後,蓮花生沿河谷向南,翻越亞堆拉、雪香拉、俗坡達拉和波拉等大山,捉妖降怪南下門隅,至今在錯那和上門隅勒布一帶,還有許多相傳是當年蓮花生大師傳教時留下的遺蹟。吐蕃王朝崩潰後的200多年間,西藏腹心地區已難覓佛教蹤影,佛教僅在包括門隅在內的邊地得以保存和繼續傳播。隨著封建農奴制在西藏的確立,西藏佛教進入了一個再度繁盛的時期,即所謂“後弘期”。薩迦派、寧瑪派、噶舉派、噶當派等佛教教派的出現,標誌著具有西藏特色的藏傳佛教的最終形成。藏傳佛教的寧瑪派、噶舉派和在噶當派基礎上改造而成的格魯派都相繼傳入了門隅地區。 寧瑪派是最早傳入門隅的一個佛教教派。如果把蓮花生作為寧瑪派的開山祖師,那么早在吐蕃中期(公元8世紀)寧瑪派就在門隅有所傳播。然而,寧瑪派作為一個佛教教派出現是在後弘期。因此,寧瑪派作為一個被認可的教派傳入門隅的時間,目前所見資料一致認為是在公元ll世紀左右。其時,寧瑪派活佛德爾頓•白瑪寧巴從主隅布姆塘來到門隅的降喀(在達旺附近)傳教,得到了當地頭人的支持。其後,烏金桑布(系白瑪寧巴胞弟)也來到門隅,與當地土王楚卡爾娃之女多吉宗巴成婚。烏金桑布在降喀的索旺一帶建了烏金林、桑吉林和措吉林3座寧瑪派寺廟,此地因此被稱為“拉俄域松”,意為三神地。他還在原噶拉旺波土王王宮所在地滿扎崗(今達旺)為門巴信徒授以“馬頭金剛灌頂”,當地百姓紛紛接受教化,皈依佛法,地名也由滿扎崗改名達旺(rta—dbang)。此後,烏金桑布在拉俄域松民眾和白林施主的幫助下,在灌頂的地方建立了達旺寺。烏金桑布終其一生在門隅傳教,最後逝世於烏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