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

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

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十一研究院),前身為北京空氣動力研究所(原航天701所),是我國最早建成的空氣動力研究試驗基地,是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與試驗中心,至今已有50多年的歷史,現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下屬大大型科研生產聯合體。 五十多年來,承擔過我國幾乎所有航天型號的氣動研究試驗任務,解決了大量我國自行研製的,包括全部“神舟”系列飛船在內的,各種運載火箭、返回式衛星、再入飛行器、戰略和戰術武器以及飛機、飛彈的氣動力和氣動熱問題,為我國航天航空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曾榮獲國家和部委級成果獎數百項,並獲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一次飛行試驗突出貢獻獎”。 多年的軍品型號研製、生產經歷,使我們擁有作風嚴謹、經驗豐富的研發隊伍,熟練的技術工人隊伍,完善的設計生產工藝,齊全精良的配套設備。近些年的快速發展又使我們完成了規模化和產業化進程。產品種類齊全,配套能力強。主要產品有測力/稱重感測器、壓力感測器、扭矩感測器、角度感測器、礦用攜帶式氣壓測定器、配套的顯示儀表、變送器、電阻應變計等。

​院況簡介

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

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十一研究院),前身為北京空氣動力研究所(原航天701所),創建於1956年,是在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的親自指揮下創建的我國第一個空氣動力研究與試驗基地。是我國最早建成的空氣動力研究試驗基地,是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與試驗中心,至今已有50多年的歷史,現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下屬大型科研生產聯合體。

五十多年來,承擔過我國幾乎所有航天型號的氣動研究試驗任務,解決了大量我國自行研製的,包括全部“神舟”系列飛船在內的,各種運載火箭、返回式衛星、再入飛行器、戰略和戰術武器以及飛機、飛彈的氣動力和氣動熱問題,為我國航天航空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曾榮獲國家和部委級成果獎數百項,並獲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一次飛行試驗突出貢獻獎”。

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利用氣動技術,在環保領域的鍋爐煙氣除塵脫硫項目,已打開了廣闊的市場;在船舶領域的全墊升氣墊船,榮獲國家“火炬計畫”金獎;在航空領域的特種飛行器,某些方面已經取得了技術優勢;對感測器的研製、開發已廣泛套用於全國各地。

業務領域

多年的軍品型號研製、生產經歷,使我們擁有作風嚴謹、經驗豐富的研發隊伍,熟練的技術工人隊伍,完善的設計生產工藝,齊全精良的配套設備。近些年的快速發展又使我們完成了規模化和產業化進程。產品種類齊全,配套能力強。主要產品有測力/稱重感測器、壓力感測器、扭矩感測器、角度感測器、礦用攜帶式氣壓測定器、配套的顯示儀表、變送器、電阻應變計等。

同時,我院擁有亞洲最大功率電漿電弧加熱器(電弧風洞),最大功率達30MW,加熱溫度可達10000℃。我事業部基於航天氣動熱理論、技術與設備能力而開發的電漿加熱技術成套設備、氣動霧化加熱技術成套設備、爐窯燃燒系統的CFD計算機模擬技術,是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的重要軍轉民技術成果,被列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重點軍轉民技術。該設備(技術)順應世界環境發展與資源節約的趨勢,符合國家節能減排的產業政策,可廣泛用於固廢處理(國內首創)、太陽能多晶矽提純(國內首創)、化工、冶金、電力等行業。

此外,我事業部為航天系統光學元件定點生產單位,已有30 年的發展歷史。已完成多批次軍品高精度光學元件加工任務,積累了豐富的光學元件生產經驗,形成了系列化的光學元件生產加工能力。

近些年來,除為航天生產配套產品外,也為民用產品提供配套光學元件。已成功為國內、歐美等地的科研院所研發生產高精度、大尺寸和特殊要求的光學元件。

我們有大型鍍膜設備,可承接高反膜、減反膜、分光膜及金屬膜等鍍膜任務。

主要產品有:特殊用途的高精度光學稜鏡和平面視窗;大尺寸的平面和球面元件;超薄光學平面;微型元件;以及常規的平面鏡、透鏡、柱面鏡、稜鏡和非球面鏡等光學元件。

主要技術方向

1、 飛行器氣動綜合技術

2、 空氣動力實驗技術

3、 測控技術

4、 無人機

5、 環保工程

6、 風洞工程

其中,測控技術事業部是國內最早專業從事應變計、感測器設計、研究、生產單位,至今已有50餘年的歷史。該技術來源於風洞空氣動力實驗用六分量感測器,在過去50年曆程中,我們一直服務於航天等軍工型號研製和武器配套,多次因圓滿完成任務而受到上級的嘉獎,為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做出了我們的貢獻。

技術力量

現有科研人員一千五百餘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工程技術人員達300人,國家級和部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10名,中科院院士2名,有40多名科技人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研究院擁有雄厚的技術實力,現有在職員工近千人,各類專業技術幹部占60%,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技術人員達二百多人,國家級和部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十餘名,中科院院士兩名。有四十餘名科技人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特別是一大批中青年科技人員已在科研生產實踐中迅速鍛鍊成長為技術骨幹、學術帶頭人和重大項目的領軍人物。

領導班子

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院長、黨委副書記:李鋒。

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錢海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