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史
中國經濟地理在我國的發展可以分為如下幾個階段:
起步階段
內容和結構簡單,地理性較強
1937年翻譯的《中國經濟地理》問世,可算作中國經濟地理的“開河”作品。這本書以“中國經濟及資源分布”的基本認識為目的,根據當時中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質基礎以及濃厚封建殘餘背景”,研究了中國經濟及地理的發展狀況與特點。雖然該書充滿了政治和制度的色彩,但該書在內容上還是依據地理要素,分自然資源、人民與交通、農村、工業四章進行了中國經濟地理的描述。
領域發展階段
內容全面擴展,使用迅速擴大
自1978年12月經濟地理專業委員會在長沙召開學術會議,和1979年12月到1980年1月中國地理學會第四屆代表大會及一九七九年綜合學術年會在廣州召開,國內開始了對中國經濟地理的重新審視和系統研究,為中國經濟地理的全面發展提供了理論支撐和實際需求。
新世紀階段
體系突破,觀念創新
以吳傳鈞於1998年出版的《中國經濟地理》為代表,總結了半個世紀的成果,開創了一個中國經濟地理跨世紀的新時代。胡兆量(1999) 評價該書以“體系的突破,觀念的創新”影響了中國經濟地理科學研究的進程,具有強烈的規律觀念、系統觀念、時代觀念和彈性觀念。鄔翊光(1999)也同樣評價該書“突破了傳統的經濟地理著作模式,突破了傳統的區域地理單純描述地理現象的內容”,將理論融匯到地理知識中,用理論指導內容,使知識依據於理論,加入大量新觀點,成為我國里程碑性的巨著。
呼喚新的中國
經濟地理教材誕生
教學改革的時代使命,理論建設的學科使命,與國際接軌的新要求。①教學改革的時代使命:巨觀背景上,既包括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給中國經濟地理教學帶來的時代挑戰,也包括教師的知識積累和學生的知識結構轉變。能否在紛繁複雜的變化中適應時代發展與鞏固自己的地位是中國經濟地理要解決的問題。②理論建設的學科使命:一方面,中國經濟地理長期以來具有重視區域實踐研究而忽視理論建設及其套用的缺陷;另一方面,充分的實踐積累也為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經濟地理理論奠定了基礎。③與國際接軌的新需求:在引進方面,教材建設應充分借鑑國外區域經濟地理書籍的經驗,引進國外優秀成果的整體構思、內容體系、論述方式等。
組成系統
中國經濟地理的四個組成系統:條件與資源系統、產業系統、區域系統、戰略系統。
條件與資源篇
區域條件與資源是影響區域形成、存在與發展的諸因素的總和。對區域條件與資源的分析是區域經濟地理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區域條件與資源要素囊括龐大內容,但其作用的方式不外乎3種:①直接作用,即直接轉換為區域經濟要素,參與區域經濟活動並發揮其作用;②通過影響區域經濟要素投入和經濟地域功能進而影響地域經濟的運行;③為區域經濟的存在與運動提供整體性支持或限制。基於當前各自然、社會、經濟條件的作用力的轉換,又基於“地理條件”的地學特性,在教材編排時應該有意識壓縮“自然條件”內容以適應時代發展,擴大“社會條件”內容以表達中國經濟地理的社會政治經濟聯繫屬性。
產業系統篇
產業發展代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產業經濟成長是國家經濟成長的一個函式。產業發展空間的差異性為中國經濟地理提出了許多新的議題。傳統的產業經濟地理描述都是按部門進行的,由於分類過細以致於引起了讀者的質疑。隨後學者們嘗試套用經濟地理基本特徵來描述產業,包括區域發展水平、區域發展速度、區域經濟結構、區域內部空間差異,較以前有極大地進步,但是事實上產業如果被這種固定方式所描述將難以突出地理學的特點。為此,後文對產業部分的分析基本是針對其地理問題予以展開的。當然由於各產業發展過程、產業特點、地理基礎、空間表現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它們之間的描述也不應該相同。例如,農業地理與自然條件關係極為密切,所以可分不同生產地域類型談論農業自然條件與空間分布問題;工業地理在我國發展階段性明顯,所以從產業的空間演進及工業產業集聚2個方面描述;交通通信業地理主要表現為網路形態,所以側重於網路的形成與網路系統問題;服務業地理比較龐雜,處理方式不盡相同。
區域系統篇
經濟地理學是以區域研究為基礎和出發點的,為了發展經濟地理學必須加強綜合性的區域經濟地理研究。中國作為一個經濟迅速發展和快速轉型的國家遇到了大量的區域問題,也使區域經濟地理工作者遇到了非常有利的研究環境。區域系統的研究對於分析我國區域經濟成長過程中的問題、制定適合我國及區域經濟發展的政策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們將從經濟區劃系統與行政區劃系統、城市系統、四大板塊與三大經濟圈、區域聯繫4個方面揭示我國區域系統的基本特徵。①區劃系統(經濟區劃、行政區劃)只要有區域差異存在就將不可缺少,由於經濟發展的“慣性定律”或“馬太效應”作用,我國區域發展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仍難以縮小其差異,甚至會擴大,所以區劃研究力度應大幅度加強。②城市系統是經濟地域的核心,城市經濟地理特點往往是經濟地域的縮影,城市對經濟地域的形成發展產生重要影響。③四大板塊與三大經濟圈是我國當今區域發展與比較的基本單位,不可或缺。④區域間聯繫隨著我國經濟地理區域內涵的變化將更加頻繁和多樣化。第一,區域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已不在於它自身如何,而更在於它在發展過程中的聯繫能力以及區際間交流合作的能力。第二,21世紀經濟地理所研究的區域是開放的,因而區域研究的著眼點不僅僅局限於區域本身,而是追求區域間的統一和整體利益的最最佳化。第三,區域發展不能過分強調區域的個體,而應加強最佳化區域系統的組合。
戰略系統篇
戰略被看作是利用優勢對外部環境中的威脅和機會做出反應的過程、策略﹑思路﹑措施,是實現經濟地理完成使命和目標的手段之一。戰略研究作為一種思想方法和思維方式能夠幫助我們明確目標,組合資源,形成內力,規避風險。戰略篇里包含的問題多是其他各篇中有關戰略問題的綜合。全書從整體上都能體現對戰略的巨觀把握,但在戰略篇中體現最明顯。其一,中國經濟地理基本特徵部分,通過描述空間結構的演變提出了空間結構的調整;通過描述二元經濟結構的演變分析了二元結構的區域差異,進而提出將二元經濟結構轉化為現代經濟結構的一系列措施。其二,中國經濟地理總體戰略部分,從可持續發展戰略、協同發展戰略、知識創新戰略等探討了中國區域經濟發展與運行的特點、方式、前景。
相關學科
經濟地理學
1.經濟地理學為中國經濟地理提供了理論和方法論基礎
人地關係理論、地域分工理論、巨觀區位理論,以及產業組織理論、全球與地方關係理論、企業與區域經濟發展關係理論等[20]是經濟地理學的基礎理論,在中國經濟地理的發展中也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2.中國經濟地理的實踐豐富完善了經濟地理學
理論上,中國經濟地理在實踐中把人地關係理論、巨觀區位理論等基礎理論不同程度地發展了。內容上,中國經濟地理是經濟地理學在中國範圍內的具體化和實踐化。經濟地理學中的經濟活動都是在具體的地域內進行的,在中國的地域上表現為中國經濟地理。中國經濟地理研究的主要對象無疑是中國這個區域系統內經濟活動的形成過程、現狀特徵和發展方向。所以,我們說中國經濟地理是經濟地理結合中國具體國情研究中國“區域發展與運行”的學科。
中國自然地理
1.中國自然地理知識是中國經濟地理研究的重要基礎
中國自然地理是研究中國自然環境的組成、結構、功能、動態及其空間分異規律乃至與人類相互影響的學科,中國自然地理涉及的原有自然面貌未發生明顯變化的天然環境與中國經濟地理關係不大,而長期受到人類直接或間接影響而使原有自然面貌發生重大變化的人為自然環境與中國經濟地理的關係就十分密切了。
2.擁有大致相同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可以相互充實
中國經濟地理研究的主要理論支撐之一是地域分工理論,而區劃理論則是近代自然地理學中的重要理論之一,二者理論基礎的基本原則都是分區系統。中國經濟地理根據地域分工理論劃分產業區域,並依據各自區域優勢合理配置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