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地球科學]

“地理”[地球科學]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地理(Geography),是世界或某一地區的自然環境(山川、氣候等)及社會要素的統稱。“地理”一詞最早見於中國《易經》。古代的地理學主要探索關於地球形狀、大小有關的測量方法,或對已知的地區和國家進行描述。

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係的學科。地理是一門綜合性的基礎學科。

解釋

地理學主要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係的學科。

地理 地理

地理是一門關於生活在地球上的人與他所處地理環境之間關係的學科。一般來講,地理所涉及的範圍包括人類生活的各種環境,也就是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自然環境包括大氣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土壤圈等圈層,由此就產生了地理的各個分支,例如氣候現象、水文現象以及水環境、地球上的自然資源、地貌、生物的分布以及生態現象,土壤的分布以及類型等等很多現象,除了這些以外,自然地理現象還關注於由於樣式、水文、植物、土壤相互作用的地表系統現象以及由於人類活動而產生的各種環境現象、氣候現象。因此學者把這樣的學科叫做自然地理。除了自然地理,人類具有社會性所以還包括各種人類社會現象與地理環境的關係,例如農業的分布、工業的分布、聚落的分布等等現象,尤其注重人類的經濟活動與環境的關係,但是關於這個方面的內容比較廣闊,涉及的範圍很多而且和其他的不好區分,姑且稱之為人文地理(包括經濟地理)。人文地理有一個最突出的理念就是要實現人類的各種與環境的和諧統一,也就是可持續發展。

太陽系 太陽系

(1)學科名,見“地理學”。同“地理學”定義:研究地球表層自然要素與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其形成演化的特徵、結構、格局、過程、地域分異與人地關係等,是一門複雜學科體系的總稱,並在各層次學校開設相關課程。地理學分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有許多學者把經濟地理從人文地理中分離出來,這樣地理學就分為三類: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經濟地理。

(2)古代“風水學”的別稱,是古代學者研究“天人合一”之道作用於地球表面或地球內在系統的理論。目前有大量古書傳世,皆名為“地理”,《地理琢玉斧》、《地理啖蔗錄》、《地理五訣》、《地理四彈子》、《地理囊金》等等古書皆是風水名著,此處的"地理"皆是風水的別稱。

西方

在西方,公元前2世紀,古希臘學者埃拉托色尼第一次合成了geographica(geo+graphica)這個術語,意思是“地理”或“大地的記述”,並寫出了西方第一本以“地理”命名的專著《地理學》。

東方

在我們祖先留下的文獻中,最早出現“地理”一詞的是公元前4世紀成文的《易經·繫辭》,裡面有“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的文句。東漢思想家王充對天文、地理有相當深入的研究,他的解釋是:“天有日月星辰謂之文,地有山川陵谷謂之理。

地球 地球

中國古代詞義概念上的“地理”與今天的“地理”概念完全不同,中國古代的“地理”概念包含了大量的風水學內容,風水學內容的書籍常常使用“地理”的名字。而以現代觀念中的“地理”概念來看,古代較早描述相關內容的書籍包括了《尚書-禹貢》和《山海經》等,且主要探索關於地球形狀、大小和有關地球數據的測量方法,或對已知的地區和國家進行描述,且這樣的書籍中並不會使用“地理”這一辭彙。

分支學科

自然地理學

地貌學、動力地貌學、構造地貌學、氣候地貌學、套用地貌學、植物地理學、動物地理學、冰川學、凍土學、古地理學、水文地理學、土壤地理學、化學地理學、綜合自然地理學等。

人文地理學

國中地理(中圖版) 國中地理(中圖版)

經濟地理學、農業地理學、工業地理學、商業地理學、交通運輸地理學、旅遊地理學、人口地理學、人種地理學、聚落地理學、鄉村地理學、城市地理學、社會地理學、文化地理學、歷史地理學、醫學地理學、政治地理學、軍事地理學、地圖學、地名學、理論地理學、區域地理學、套用地理學、災害地理學等。

與自然地理學相關的基礎科學:物理學,數學,化學,天文學,生物學,考古學,地質學等。其中尤以地質學和古生物學最為重要。

與人文地理相關的基礎學科:經濟,政治,歷史等。

地理學家

中國

(1)古代地理學家

沈括像 沈括像

中國古代地理學家眾多,體現在旅遊、方誌、建築、測量測繪、天文學等多個方面。例如:酈道元、沈括、徐霞客、張衡、一行、南宮說、郭守敬、裴秀、徐光啟、樂史、羅洪先、賈耽、朱思本、晏謨、王士性、何秋濤、嚴如煜、顧炎武、徐繼畲、楊守敬、於欽 等等。

另外有一些人物,也對古代地理學發展產生了重大作用,例如:張騫父子、班超父子、法顯(晉代高僧)、玄奘(唐代高僧)、鄭和等。

(2)近代地理學家

中國近代地理學發展迅速,湧現出一批著名地理學家。20世紀的100年,是中國地理學從常識型向科學型轉變的100年,是中國地理學從表象描述為主向深層認識為主的100年,也是中國地理學更加融入國家建設和經濟發展的100年。

張衡像 張衡像

原《地理知識》編輯部從1986年起,開闢了“當代中國地理學家專訪” 欄目,採訪和記錄我國老一輩地理學家的治學之道和所從事的事業。2002年,學苑出版社將部分內容整理出版了《中國現代地理學家的足跡》(劉紀遠主編)。該書列舉了中國老一輩地理學家的平生事跡,包括:

20世紀我國第一位地理學家——張相文

我國地理學界的表率—— 竺可楨教授

芻議竺可楨成功之路——以他的代表作為例

征途處處樂無垠——自然地理學家林超教授

中國綜合自然地理區劃的奠基者——黃秉維院士的道路與奉獻

第三次衝鋒——訪人口地理學家胡煥庸教授

酈道元 酈道元

雪後青松更蒼勁——訪人文地理學家李旭旦教授

情滿山海——中科院院士地理學泰斗任美鍔的故事

三個第一流——訪區域地理學家李春芬教授

獻身地理科學堅持理論研究——訪經濟地理學家曹廷藩教授

無止境的實踐與探索——記中國國情研究專家周立三院士

業精於勤鍥而不捨——訪地圖製圖學家曾世英教授

開創中國地理學史研究的新篇章——訪地理學史專家王成組教授中國現代冰川學的開拓者——訪冰川學家施雅風院士

徐霞客 徐霞客

從沿革地理學向歷史地理學的飛躍——訪現代歷史地理學家史念海教授

足跡——訪北京歷史地理學家侯仁之院士

中國新生代古地理研究的帶頭人——訪古地理學家周廷儒院士

在地理學上默默耕耘——記自然地理學家羅開富教授

一位地理學家的求索——訪遙感地理學家陳述彭院士

為了中國地理學的騰飛——訪經濟地理學家吳傳鈞院士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訪歷史地理學家譚其驤院士

為發展我國政治地理學作貢獻——訪政治地理學家鮑覺民教授

經艱險跋涉考察邊疆地理——訪邊疆地理學家嚴德一教授

溯源而進——訪地理學理論與實踐專家沈玉昌教授

水經注 水經注

良師益友——記地貌學家王乃梁教授編輯甘苦一夕談——訪著名地理編輯學家高泳源教授

從學者到所長——訪氣候學家左大康教授

我國環境科學研究的先行者——記環境學家劉培桐教授

沼澤學領域裡探索——訪沼澤學家黃錫疇教授

願作沙漠科學事業的鋪路石——記沙漠學家朱震達教授

獻身環境科學的戰士——訪環境學家章申院士

外國

斐迪南·麥哲倫(全名費迪南德·麥哲倫,葡萄牙語:Fernão de Magalhães;西班牙語Fernando de Magallanes)他為西班牙政府效力探險。1519年-1521年率領船隊首次環航地球,死於菲律賓的部族衝突中。雖然他沒有親自環球,他船上的水手在他死後繼續向西航行,回到歐洲。證實了地球是圓形的說法。

埃拉托斯特尼(276BC - 194BC) - 計算地球大小。

托勒密(c.90–c.168) - 編譯希臘及羅馬知識而成著作《地理學》(Geographia)。

吉哈德斯·墨卡托(Gerardus Mercator) (1512-1594) - 創新的地圖學家製作了麥卡托投影法。

亞歷山大·馮·洪堡(1769–1859) - 被視為現代地理學之父之一,出版了《宇宙》(Kosmos)及創立了地理學的分支。

卡爾·李特爾(Carl Ritter) (1779-1859) - 被視為現代地理學之父之一。穩占柏林洪堡大學第一把交椅。

托勒密 托勒密

阿諾德·亨利·蓋奧特(Arnold Henry Guyot) (1807-1884) - 在冰川結構、冰川運動,特別是快速冰流(ice flow)的高度認識享譽盛名。

威廉·莫里斯·戴維斯(William Morris Davis) (1850-1934) - 美國地理學之父及侵蝕循環(cycle of erosion)的發展者。

韋達·白蘭士(Paul Vidal de la Blache) (1845-1918) - 法國地質政治學學校創辦人及提出人文地理學原則。

麥金德爵士 (1861-1947) -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共同創辦人,之後幫助創立了英國地理協(GeographicalAssociation),並成為英國地理協會會長。

雷丁·尤里文斯迪(Reading University) 《歷史的地理樞紐》(The Geographical Pivot of History)及《心臟地帶(Heartland)理論》作者。

阿爾弗雷格·魏格納(1880-1930) 大陸板塊漂移學說的創始人。

斐迪南·麥哲倫 斐迪南·麥哲倫

瓦爾特·克里斯塔勒 (1893-1969) 人文地理學家及中心地理論發明者。

段義孚(Yi-Fu Tuan) (1930-)美籍華人學者,開展人性地理學(Humanistic Geography)作為一個學科。

大衛.哈維(David Harvey) (1935-) 馬克思主義地理學(Marxist geography)家,空間及城市地理學理論作者。

麥可·弗蘭克斯·古特柴爾德(Michael Frank Goodchild) (1944-) - 著名地理信息系統學者及在2003年獲頒皇家地理學會(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創會獎項。

奈傑爾·思瑞夫特(Nigel Thrift) (1949-) 非表象理論(non-representational theory)發起人。

教學

中國地理

地理 地理

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領土遼闊廣大,總面積約1260萬平方千米,包括約960萬平方千米領土和約300萬平方千米領海。領土面積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第四位為美國。差不多同整個歐洲面積相等。

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山地、高原面積廣大。東西相距約5000千米,大陸海岸線長達18000多千米,氣溫降水的組合多種多樣,形成了多種多樣的氣候。

省級行政單位總共34個,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人口的突出特點是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快,民族眾多。資源豐富,但人均資源占有量相對較少。中國可分為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四大部分。

詳情請見百度百科“ 中國地理 "

世界地理

隸屬於區域地理學,是人們科學地認識世界的一個重要方面。從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或兩者相結合的角度,運用地理學一般的分析綜合、歸納概括、區域對比等方法,展示大洲、大洋、國家(地區)的概貌及其內部差異,並闡明世界主要城市和各種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事物的特點。

詳情請見百度百科“ 世界地理 "

世界氣候特點

氣候類型分布區域氣候特點
熱帶雨林氣候 熱帶 全年高溫多雨
熱帶沙漠氣候 熱帶 全年炎熱乾旱
熱帶疏林草原氣候 熱帶 全年高溫,分乾、熱、濕三季
熱帶季風氣候 熱帶 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亞熱帶濕潤氣候 亞熱帶 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
地中海氣候 亞熱帶 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
溫帶海洋性氣候 溫帶 全年溫和濕潤
溫帶大陸性氣候 溫帶 夏季炎熱乾燥,冬季寒冷乾燥
溫帶季風氣候 溫帶 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
亞寒帶針葉林氣候溫帶冬季寒冷乾燥,夏季較為溫和
山地氣候 高山高原 從山麓到山頂垂直變化,海拔越高氣溫越低
極地苔原氣候 寒帶 冬季較長寒冷,夏季短暫溫和
極地冰原氣候 寒帶 全年寒冷乾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