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汽車製造廠

中國第一汽車製造廠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一汽集團,總部位於吉林省長春市,前身是第一汽車製造廠,毛澤東主席題寫廠名。第一汽車製造廠1953年奠基興建,1956年建成並投產,製造出新中國第一輛解放牌卡車下線。1958年製造出新中國第一輛東風牌小轎車和第一輛紅旗牌高級轎車。一汽的建成,開創了中國汽車工業新的歷史。經過六十年的發展,一汽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汽車企業集團之一。

基本信息

成立背景

1949年12月,毛澤東主席訪問蘇聯,中蘇雙方商定,由蘇聯全面援助中國建設第一個載重汽車廠。經過一年多的調查研究和多個方案對比,1951年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決定把第一汽車製造廠的廠址設在吉林省長春市郊。

1953年7月15日,在第一汽車製造廠的廠址平地上舉行了隆重的奠基典禮。在第一個五年計畫時期,第一汽車製造廠完成基本建設投資6.2億元,基本建設竣工面積75萬平方米,工業建築41.1萬平方米,宿舍39.9萬平方米,安裝了2萬台機器設備,鋪設了30多公里長的鐵路和8萬多米長的管道,製造了上萬套工藝裝備。1956年7月13日,被毛澤東命名為“解放”牌的第一批國產汽車試製成功。

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生產的“解放”牌汽車是以蘇聯生產的吉斯150型汽車為範本,並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改進部分結構而設計和製造出來的。這種汽車裝有90匹馬力、6個汽缸的汽油發動機,最高時速為65公里,載重量為4噸。它不僅適合當時中國的道路和橋樑的負荷條件,而且還可以根據需要改裝成適合各種特殊用途的變型汽車。首批汽車經過行車試驗後,證明性能良好,符合設計要求。

發展歷程

中國第一汽車製造廠製造中國第一汽車製造廠製造
從1956年開工生產到1978年末,是一汽的成長和發展時期。

在這個時期,一汽有過乘“東風”展“紅旗”製造國產轎車等創舉,也遇到兩次大的干擾和挫折:第一次是1958年至1960年的三年大躍進期間,有過急於求成、忽視科學態度所犯的錯誤,造成設備失修、質量下降,企業管理嚴重削弱;經過1960年冬季開始的三年整頓,企業的生產秩序和管理逐步恢復正常,1965年和1966年,成為開工生產以來最興旺的時期,被國家表揚為全國大慶式先進企業。第二次干擾是1966年下半年開始的“十年動亂”,廣大職工對左的錯誤有抵制、有鬥爭。1972年,貫徹周總理批示,狠抓產品質量,取得了明顯成效;1975年,貫徹鄧小平指示,初步進行了企業整頓。

1977、1978兩年,進行了平反冤假錯案、落實黨的政策、恢復性整頓、重建大慶式企業等工作,使各項經濟指標又恢復到“文革”前的最好水平。
這個階段,儘管遇到許多干擾和挫折,但各方面的工作仍有一定的發展。在汽車品種上從一個基本型增加到三個。在生產能力上,從3萬輛設計能力,提高到6萬輛的水平。
在這個時期里,一汽出汽車,出人才,為全國汽車工業和機械工業的發展培養輸送了一大批幹部和技術骨幹;完成了包建二汽的任務;還承擔了一些援外項目。

從1979年到1988年末,是一汽“解放”汽車的換型改造時期,又稱第二次創業時期。

在這個時期中,一汽自1980年末到1983年7月,用了近三年的時間,完成了“解放”第二代產品CAl41汽車的設計、試製、實驗和定型。從1983年7月開始生產準備,又用了三年時間,到1987年1月1日勝利轉產,轉產當年就實現了質量、產量雙達標,通過了國家的工程驗收。在這個時期,還開展了學習日本先進技術和管理方式、建設性企業整頓等活動,為換型改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在換型改造中,一汽充分利用國家給予的利潤遞增包干政策,採取以老養新的辦法,自籌換型改造資金;抓住對外開放的有利時機,堅持開放型的自主技術改造;用同時工程、網路技術的方法組織龐大的換型改造工作,完成了不亞於建設一個新廠的工程量。不僅甩掉了“解放”車“三十年一貫制”的帽子,使老企業煥發出青春的活力,而且培育了職工奮勇拼搏、開拓進取的創業意識,闖出了一條老企業自主換型改造的路子。
在換型改造的同時,1984年與1987年,在企業改革與發展上,先後兩次得到中央領導同志的支持,延長利潤遞增包乾期限,擴大了產品自銷權、外貿外經權和規劃自主權;抓住了上輕型車、上中重型卡車以及上轎車的機遇,並同步進行了大量的擴建、新建的前期工作。
在這個時期,成立了解放汽車工業聯營公司。汽車研究所、第九設計院的加盟,加強了一汽技術後方的能力;吉、長四廠緊密聯營模式,為一汽加快建設輕型車和轎車生產基地創造了有利條件。

從1988年到2001年末,是一汽結構調整時期,又稱為以發展轎車、輕型車為主要標誌的第三次創業時期。
在這個時期,通過建設一汽轎車、一汽-大眾兩個現代化轎車生產基地,以及兼併、重組、改造輕型車生產企業,產品結構調整取得重大突破,中、重、輕、轎並舉的局面已經形成,轎車和輕型車產銷量的比重已經接近50%,重型車已經超過了中型車的產銷量。通過不斷深化企業改革,基本實現了由傳統的工廠向集團公司體制的轉變,以及由單一的國有資產向多元化資產結構的轉變。通過對外合作和開拓國外市場,建立了一汽-大眾等一批中外合資企業,產品出口到70多個國家和地區,初步實現了從單一的國內市場向國內、國外兩個市場轉變。
在這個時期,開展了持續多年的質量總體戰、整頓內部經濟秩序、推行精益生產方式、集中採購、強化行銷管理等活動,有序地解決了一些國家巨觀調控期間困擾企業發展的經濟難題,並為1999年下半年全國汽車市場復甦,做了充分準備。還通過“801”、“901”人才工程,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年輕幹部,為一汽贏得未來奠定了領導人才基礎。
這個時期是生產大發展的一個時期,2001年與1988年相比產量增長5.1倍,銷售收入增長22.8倍,職工收入也有很大提高。在全國500家最大企業的排名中,一汽始終處於前10位。

2001年12月,一汽召開的第十一次黨代會,宣布一汽第三次創業的歷史使命已經完成;提出了“十五”計畫時期實現汽車產銷量、銷售收入、利潤、員工收入“四個翻一番”的目標;2002年,一汽把“四個翻一番”目標進一步延伸和發展,提出了適應入世要求“建設新一汽”的構想,確立了要在五年或更長的一段時間,實現“規模百萬化、管理數位化、經營國際化”的“三化”目標。從此,一汽進入了建設“三化”新的發展時期,實際上這個時期的許多工作在上世紀末就開始了。

發展戰略

中國第一輛“解放”牌汽車下線中國第一輛“解放”牌汽車下線
21世紀的競爭,歸根到底是知識和人才的競爭。因此,我們在努力構建一汽核心人才群體,立足國內、國際競爭的大環境,培養造就一流人才隊伍,托起一汽明天的太陽。
一汽人才發展戰略:以核心人才培養與引進為重點,通過體系化人才開發,形成以2000名高素質的管理人才、高水平的技術人才、高技能的操作人才為龍頭20000人的核心人才群體,建成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精幹高效的員工隊伍。
堅持先人後事原則
強化對每一個人的能力的開發,使其成為所在領域的專家或內行管理者和操作者。不以勞動力的外表形式作為生產力的先進標誌和分配標誌,注重在科技與產品背後的長期勞動積累。
實施多層次、多形式的差別化培訓
先後同美國聖里奧大學、加州大學及荷蘭馬斯特里赫特工商管理學院合作,培養了60多名工商管理碩士(MBA);通過同國外有關科研部門和優秀企業進行聯合設計,學習國外先進的設計思想和設計方法,僅2002年就派出396人;與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聯合培養工商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車輛工程等專業研究生200多人;選派400多名專業技術管理骨幹到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大連理工大學、上海財經大學、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等進行短期進修培訓;集團公司組織項目管理等各領域培訓。
培養與使用有機結合
一汽分步實施了“801”和“901”兩大人才工程,即每個經營班子分別配備八十、九十年代畢業的大學生一名。通過實施“801”和“901”人才工程,共有273名年輕優秀的專業技術及管理人員走上了高級經理的崗位,占現任高級經理總數的45.5%,其中4人成長為集團公司的領導。
開闢人才成長的綠色通道
即為調動那些不擔任任何行政領導職務的高層次人才的積極性,鼓勵他們鑽研業務,發揮特長,實行評聘一、二、三級設計師(工藝師)、管理師和操作師。被評聘為各類師的高層次人才,可以享受到集團公司二級經理、高級經理,乃至於副總經理的工資待遇。已評聘各類師1244名,其中具有本科學歷的人員占78%,並為評聘的74名二級設計(工藝)師、6名一級操作師配備了公務用車。
建立不同的激勵機制
對技術人員實行項目工資;對在研發、行銷、採購、生產製造及職能管理等生產經營中有特殊貢獻的員工實行特殊貢獻獎勵,獎勵標準為1-10萬元。在對優秀人才高薪吸引的同時,大力提倡“企業分配靠效益、員工收入憑貢獻”的分配理念,力爭實現“一流員工創一流業績享一流待遇”的良性循環。
政策待遇
對來公司工作的博士,實行協定工資,一次性安家費10000元。引進的碩士畢業生,見習期每月工資2500-3000元,一次性安家費4000元。 引進的本科畢業生,見習期每月工資1500-2000元,一次性安家費2000元。 對未婚本科畢業以上畢業生,提供大學生公寓,給予單身補助。 所有引進人員均享受住房公積金(工資總額20%)、基本養老、補充養老、工傷、失業、基本醫療、補充醫療(工資總額35%)。碩士與博士畢業生享受購房貨幣補貼。

經營現狀

企業布局

中國第一汽車製造廠中國第一汽車製造廠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的生產企業和科研院、所(全資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分布在全國14個省、市、自治區的19個城市。自東北腹地延伸,沿大連灣、渤海灣、膠東灣、長江三角洲、海南島和廣西、雲南、四川,形成東北、華北及膠東、西南三大生產基地,生產中、重、輕、轎、客、微多品種寬系列的整車、主機和零部件。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總部在地處中國東北腹地的吉林省長春市。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一汽轎車股份有限公司、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一汽客車有限公司、四川一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長春豐越公司等整車生產企業;一汽技術中心、機械工業第九設計研究院等產品開發和工廠設計科研單位;一汽四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一汽鑄造有限公司、一汽豐田(長春)發動機有限公司、一汽模具製造有限公司、一汽工藝裝備有限公司以及一汽進出口公司、一汽實業總公司等均設在長春。第一汽車在長春生產的整車產品有:解放品牌中、重、輕型卡車;紅旗轎車和奔騰轎車;大眾品牌速騰、邁騰、捷達、寶來、高爾夫、開迪轎車;奧迪A4和A6轎車;馬自達6轎車;豐田品牌LC200蘭德酷路澤多功能運動車和普銳斯混合動力轎車等。

全資子公司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技術中心整車和零部件以及工藝、材料的研發、試製、試驗
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解放品牌中、重型卡車和發動機、車橋、變速箱三大總成等
一汽客車有限公司客車底盤和遠征牌、太湖牌、華西牌大客車
一汽專用汽車有限公司解放品牌中、重型卡車專用車、改裝車
長春一汽輕型車廠3噸載重卡車和1噸載重客車底盤
機械工業第九設計研究院工廠工程設計、承包、監理和資質認證
一汽鑄造有限公司鑄件生產及鑄造工藝設計、工裝設計製造
一汽模具製造有限公司整車覆蓋件模具設計與製造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進出口公司進出口貿易、外事聯絡、國際招標和國際物流
長春一汽工藝裝備有限公司非標準工藝裝備製造
長春一汽裝備技術開發製造有限公司數控加工中心、天車製造
長春一汽藍迪自動化工程有限公司機器人技術開發、塗料與工業爐技術開發
長春一汽嘉信熱處理電鍍科技有限公司熱處理和電鍍設備製造、零件加工
長春一汽綜合利用有限公司鑄鋼丸、鋁合金錠、鑄造回爐料、中水潔淨水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哈爾濱輕型車廠輕型卡車、皮卡車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哈爾濱變速箱廠重、輕型車變速箱
一汽吉林汽車有限公司微型客車、卡車
一汽山東汽車改裝廠解放品牌中、重型卡車專用車、改裝車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柳州特種汽車廠解放品牌中、重型卡車、專用車、特種車
海南汽車試驗研究所濕熱帶各類汽車試驗、技術服務

控股子公司

一汽轎車股份有限公司紅旗品牌系列轎車、奔騰轎車和馬自達6轎車
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大眾品牌:全新捷達、寶來、速騰、高爾夫、高爾夫GTI、開迪(已停產)、邁騰、CC和奧迪品牌A4L、A6L轎車、奧迪Q3、奧迪Q5
長春一汽四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中、重型卡車變型車、改裝車和車箱、車輪總成
啟明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啟明星ERP(企業資源計畫系統)系列軟體
一汽豐田(長春)發動機有限公司V6系列高技術環保發動機
天津一汽夏利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夏利系列和NBC系列經濟型轎車
天津一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豐田品牌威馳、花冠、皇冠、銳志轎車
一汽豐田汽車銷售有限公司行銷在中國生產的豐田品牌轎車、多功能運動車
深圳一汽汽車有限公司汽車行銷和售後服務
四川一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豐田品牌蘭德酷路澤、普拉多多功能運動車、柯斯達豪華客車
一汽海馬汽車有限公司普力馬、福美來轎車
天津一汽豐田發動機有限公司A系列發動機、ZZ和SZ發動機等
一汽財務有限公司為集團成員單位提供結算、信貸服務和保險經紀業務等
一汽陸捷物流有限公司整車和零部件物流及包裝、配送服務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