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簡介
中國科學院武漢文獻情報中心(湖北省科學圖書館)是國家科技文獻情報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南地區最大的科技圖書館,是中國科學院武漢科技查新諮詢中心、湖北省查新諮詢服務分中心、湖北省科技文獻信息服務中心、中國科技網武漢分中心,並與中國光谷共建了“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文獻信息中心”、“光谷生物城信息中心”,與湖北省產業與育成中心共建“產業技術分析中心”。長期以來,立足中南、面向全國、開放聯合,在能源、新材料和先進制造、產業技術分析、生物安全及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等學科領域,有效支撐了戰略決策一線、科學研究一線和區域發展一線的信息情報需求。
服務戰略決策一線。武漢文獻中心重點開展以先進能源、新材料與先進制造、生物安全、專利標準情報研究、科學計量與評價及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等領域的學科情報和戰略情報研究,形成了以快報、研究報告、年報及專著為代表的情報產品體系,呈交的研究報告多次被中辦國辦刊物採用,並獲得國家領導人批示,為國家和中科院的戰略決策和科研創新提供了堅強情報支撐,發揮國家科學思想庫作用。
服務科學研究一線。武漢文獻中心在長年堅持365天開館服務基礎上,不斷探索創新服務模式,實行學科館員制度,深入研究所開展如學科諮詢、信息素養培訓、學科情報分析、知識環境構建等全方位知識服務。同時堅持以技術提升服務,研究和開發的以“研究所互動式集成信息服務平台IIP”為代表的信息工具和平台在40多個研究所套用。
服務區域發展一線。武漢文獻中心秉承用戶導向、服務導向的發展理念,長期服務國家、省市區、開發區等信息需求,繼續推進與中科院湖北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共建的“產業技術分析中心”,建成了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產業經濟與產業技術資料庫、信息平台、情報產品和完善的服務體系,為各級政府和眾多企業提供了信息監測、產業技術分析、智慧財產權分析、產業發展規劃、科技查新、企業素養培訓等服務,受到各級領導和廣大用戶充分認可和好評。
武漢文獻中心館藏圖書235餘萬冊,開通資料庫113個(其中全文資料庫68個,文摘資料庫12個,工具型資料庫30個,多媒體及其它資料庫3個),全文電子外文現刊17997種、外文圖書45948卷/冊、外文學位論文414,772篇、中文電子圖書13萬多種。武漢文獻中心堅持全年365天8:00-21:30開門服務,全部館藏面向社會開放服務,形成“查、閱、借、藏”一體化模式。
武漢文獻中心以人為本,加強創新文化建設,努力營造“目標遠大、管理規範、甘當人梯、敢為人先、競爭向上、生動活潑、團結和諧、服務高效”的圖書館文化,營造和諧奮進的精神氛圍,不斷加強人才隊伍建設與最佳化,促進改革創新持續發展,推動武漢文獻中心的全面發展,成為“國際一流、國內領先”的知識服務中心。
歷史沿革
1956 年 5 月成立,定名為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圖書館
1961 年 1 月更名為中國科學院中南分院圖書館武漢圖書館
1962 年 10 月 6 日更名為中國科學院中南分院圖書館
1963 年更名為中國科學院中南分院武漢圖書館
1971 年 3 月 1 日與湖北省科技情報研究所合併,更名為湖北省科技情報研究所
1979 年 1 月 1 日正式恢復重建,定名為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圖書館
1981 年 5 月 5 日更名為中國科學院武漢圖書館
1989 年 4 月 8 日更名為中國科學院武漢文獻情報中心,同時保留原館名
2002 年 6 月 10 日中心整體進入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試點。
2004年4月13日中心正式掛牌為“湖北省科學圖書館”
2006 年 3 月 18 日中心整合為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籌)武漢分館。
2010年11月02日中心與中科院湖北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共同創建“產業技術分析中心”
2014年3月19日,根據“中央編辦復字(2014)13號”檔案批准,更名為“中國科學院武漢文獻情報中心”。
現任領導
張智雄,男,研究員,中國科學院武漢文獻情報中心主任,法人代表。
陳丹,男,四級職員,中國科學院武漢文獻情報中心黨委書記、副主任。
劉德洪,男,研究員,中國科學院武漢文獻情報中心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江洪,女,研究員,中國科學院武漢文獻情報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