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武漢分館

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武漢分館(又名中國科學院武漢文獻情報中心 , 中國科學院武漢圖書館)又是湖北省科學圖書館,是中南地區最大的科技圖書館和技術力量雄厚的信息中心以及中國科技網( CSTNet )武漢網路分中心,是中國科學院武漢科技查新諮詢中心和湖北省查新諮詢服務分中心。

簡介

(圖)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武漢分館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武漢分館

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武漢分館(又名中國科學院武漢文獻情報中心 , 中國科學院武漢圖書館)又是湖北省科學圖書館,是中南地區最大的科技圖書館和技術力量雄厚的信息中心以及中國科技網( CSTNet )武漢網路分中心,是中國科學院武漢科技查新諮詢中心和湖北省查新諮詢服務分中心。武漢分館堅持立足中南、面向全國、開放聯合、技術先進、服務一流,重點服務於能源、新材料和先進制造等學科領域和中科院中南地區研究所的科研創新。拓展了面向湖北“兩型”社會建設和社會經濟發展服務的範圍,利用優勢文獻信息資源和服務,建設了“湖北省科技文獻信息服務中心”。拓展了面向高新技術園區和國家創新主體的信息服務,與中國光谷共建了“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文獻信息中心”。打造了“光電信息服務門戶”、“長江流域資環生態信息門戶”、“新生疾病信息門戶”等地方科技信息平台與資源服務系統。並組織關鍵情報研究,支持湖北省科技規劃的制定和地方科技文獻平台建設。

武漢分館堅持全年 365 天、每天 8:00-21:30 開放。全部館藏面向社會開放服務,形成“查、閱、借、藏”一體化模式。閱覽樓和書庫面積 1 萬平方米 ,閱覽環境布局合理,文明整潔,安全舒適,設施齊全,服務便捷。採用開敞連貫的服務布局,設定 400 多個信息點,儘可能地為讀者提供“一站式”的服務。

研究生信息交流室( IC )設定了書刊閱覽、數字資源線上瀏覽、 PC 高級套用、交流與研討、多媒體視聽、個性化培訓等多個功能區,還設定了研究生多功能教室和學習教室,打造了一個開放、免費、集成化的服務空間和寬敞、整潔、寬鬆的學習交流環境,以全新的形象、全新的服務模式、全新的服務理念受到越來越多讀者的歡迎。

武漢分館的學科館員還深入武漢、長沙、廣州、南京、蘇州、深圳等對口服務的研究所進行服務,做到“常下所,長下所”“責任到所、服務到所、考核到所”。融入到科研一線的各環節,有效支撐了科研創新,受到了科研人員的廣泛讚譽。

武漢分館堅持技術帶動戰略,以技術提升為手段,全面升級分館網路信息平台,整體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國內領先。同時針對用戶需求,不斷研究和開發嵌入用戶環境的信息技術、信息工具和信息平台。所研製的“互動式集成信息服務平台” 已經在中國科學院武漢、南京、蘇州、東北、成都、北京等 20 多家研究所圖書館開始套用。

武漢分館還圍繞我國、我院的重大目標和重大需求,圍繞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需要,開展決策情報、學科情報和企業競爭情報的研究,為重大決策服務、為科學研究服務、為科技進步服務、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服務,發揮了 國家“思想庫”的作用,獲得國家領導及社會各界的廣泛地肯定和讚譽。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武漢分館將在未來的發展中,改革創新,不斷進取。為實現 “建設一流的先進能源、先進制造與新材料領域知識服務中心”的戰略目標而努力。

機構設定

(圖)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武漢分館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武漢分館

(一)文獻服務部

開展學科化服務,學科館員是擁有某一學科領域的紮實知識的圖書館館員 , 負責在該特定學科領域為用戶提供多層次的文獻信息資源及參考服務等。

開展文獻閱覽與文獻傳遞、文獻資源建設、到館服務和文獻複印等。

負責全館的各類型、各載體信息資源採集整理、組織加工、管理和揭示、組織目錄、期刊裝訂等工作,採取多途徑有計畫地收集、完善館藏信息資源。

(二)網路服務部

負責中心集成信息系統建設與維護;網路建設、安全運行與維護;中心網站建設與數字資源的開發利用;辦公自動化系統和電子館務網平台的建設與維護;數字圖書館(項目)建設、維護與發展;中國科技網武漢網管中心的管理維護等工作。

(三)情報研究部

主要負責圍繞國民經濟建設中若干重大項目,開展科技政策與管理情報研究、發展戰略情報研究、學科情報研究、高技術情報研究;負責《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雜誌的編輯、發行和經營管理工作。

(四)中國科學院武漢科技查新檢索中心

科技查新(簡稱查新),是指具有查新業務資質的查新機構根據查新委託人提供的需要查證其新穎性的科學技術內容,按照《科技查新規範》進行操作,並做出結論(查新報告)。

(五)業務處

主要負責整體業務的組織管理和協調、外事、在職員工教育與培訓、對外培訓服務等。

(六)綜合辦公室

館務、黨務、紀監審、創新文化、人事、財務、資產管理、房產管理、基建、會議組織、工會、共青團、離退休工作等。

現任領導

中心主任(館長):鍾永恆

中心副主任(副館長):劉德洪

中心副書記:王衛兵

歷任館長

桂質柏(1900.8—1979.6) ,男,湖北江夏人,1928年畢業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學研究院,獲圖書館學碩士學位。1931年畢業於美國芝加哥大學圖書館學研究院,獲博士學位。也是我國第一個圖書館學博士。1956年8月至1971年3月任中國科學院武漢圖書館第一任館長。

周玉蓮,女,江蘇東海縣人,1927年4月出生,1945年10月參加革命工作,1980年1月至1984年6月任中國科學院武漢圖書館館長。

蔡嘉文,男,湖南安仁縣人,1928年4月出生,湖南軍大大專畢業,1949年10月參加革命工作,1984年6月至1985年9月任中國科學武漢圖書館館長。

汪文翥,男,湖北麻城縣人,1936年3月出生,1960年參加工作,1964年8月於中南礦冶學院研究生畢業,1985年9月至1991年1月任中國科學武漢圖書館館長,研究員。

萬萍,女,四川省富順縣人,1940年1月出生,1965年參加工作,1960年9月重慶大學本科畢業,1991年1月至2000年7月任中國科學武漢文獻情報中心主任,研究館員。

歷史沿革

(圖)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武漢分館

1956 年 5 月成立,定名為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圖書館

1961 年 1 月更名為中國科學院中南分院圖書館武漢圖書館

1962 年 10 月 6 日更名為中國科學院中南分院圖書館

1963 年更名為中國科學院中南分院武漢圖書館

1971 年 3 月 1 日與湖北省科技情報研究所合併,更名為湖北省科技情報研究所

1979 年 1 月 1 日正式恢復重建,定名為中國科學院武漢分院圖書館

1981 年 5 月 5 日更名為中國科學院武漢圖書館

1989 年 4 月 8 日更名為中國科學院武漢文獻情報中心,同時保留原館名

2002 年 6 月 10 日中心整體進入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試點。

創新文化

“心繫科學、一絲不苟、講求效率、優質服務、求精求新、保障有力”成為每個員工的行為準則

“讀者至上、服務為本、以用戶為中心、讓每位用戶滿意”成為每個員工的服務理念和自覺行動

建立中心的學習型組織機制,形成員工繼續教育和事業發展的動態機制,廣大職工自覺學習和提高綜合素質,甘於奉獻、勇挑重擔、自加壓力、自我超越、團隊攻堅、形成人人愛崗、敬業、勤業的工作作風,極大提高了中心的服務能力。

發揮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用,宣傳科學文化、傳播科學知識、倡導科學精神、擴大中心在院內外的社會影響

中心連續四次被評我武昌區文明單位,2003年又被評為湖北省企業工作委員會委級文明單位

中心以定期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以人為本,尊重人,信任人,成就人,凝聚人,積極營造一種有利於創新奉獻,知識共享的文化氛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