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及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及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是中國科學院在西北地區建立的第一個科研機構。

中國科學院及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機構介紹】

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籌建於1954年7月,正式成立於1956年2月,初期名為“中國科學院西北農業生物研究所”,是中國科學院在西北地區建立的第一個研究機構,方向任務是“結合西北地區實際情況以黃河中游水土保持問題為中心,配合農業部門的研究力量,進行調查及總結民眾經驗,開展生物、農、林、牧、水等基本性和關鍵性問題的研究,為解決黃土區水土保持及增加農業生產提供科學依據”。
1958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所名改為“中國科學院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方向任務調整為“以生物、土壤為重點,結合水土保持進行研究”。
1964年7月改名為“中國科學院西北水土保持生物土壤研究所”,方向任務為“以黃河中游水土保持科學研究為中心任務,主要研究解決水土流失嚴重地區的農、林、牧、田間工程等水土保持措施、土壤侵蝕規律、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和土地合理利用及農業增產等有關問題,同時根據西北地區農業生產選舉法土保持的需要和原有工作基礎,繼續開展植物分類、土壤地理、土壤膠體化學和作物遠緣雜交等工作”。
1979年10月更名為“中國科學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方向任務為“面向黃土高原,以水土保持為中心任務,開展水土流失規律預測預報和防治途徑、土壤及土地資源的評價的合理利用、植被恢復的理論與技術、旱作農業增產體系和依據等方面的研究,為黃土高原農林牧綜合發展和根治黃河服務。”
1987年由中國科學院和水利部雙重領導,更名為“中國科學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方向任務“仍以黃土高原區域為重點,以水土保持任務為中心,為改善黃土高原生態環境,加速農林牧綜合發展和黃河治理服務。同時考慮到我國水土流失非常嚴重,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可適當兼顧其他地區的水土保持科研任務”。
1995年經國家科委批准更名為“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1998年被中國科學院確定為知識創新工程第一批試點單位。
1999年與楊凌其它6個科研教學單位共同組成“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並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設立由中科院直接指導的“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專業 。
2001年中國科學院與教育部聯合共建“水土保持與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院士風采】

朱顯謨
男,上海崇明人,土壤學家。1940年畢業於中央大學農業化學系。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名譽所長、研究員。早年提出華南紅壤主要是古土壤和紅色風化殼的殘留以及紅色沖積物的堆積而不是現代生物地帶性土壤的觀點,後又從土壤侵蝕和沉積學以及華南的不同時期玄武岩上紅色風化殼性徵的對比中獲得明證。對國內外土壤剖面進行對比研究後認為:風化作用是脫矽過程,而成壤作用又是生物的聚矽過程,由此有力地明確了灰化土中的A2層不是R2O3的淋溶層而是矽的澱積層。系統地闡明了黃土中土壤和古土壤粘化層的生物起源問題。對黃土和黃土高原的形成提出了風成沉積的新內容和風成黃土是黃塵自重、凝聚、雨淋三種降落方式的融合體。這三種沉積方式賦予黃土高滲透性、高蓄水功能,並被著生生物所鞏固和提高。這些都是“整治黃土高原國土和根治黃河水患的28字方略”的理論依據。最近從陸地生態的發生髮展及其整個地質歷史演變過程的研究中發現:“土壤水庫”的發生髮展及其演變是陸地生態發生髮展的關鍵和“動力”,只要維護土壤水庫的正常發展就能更好地保護生態環境。
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山侖
男,1933年1月出生於山東省龍口市,1954年畢業於山東農業大學,後到中國科學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工作。1962年獲前蘇聯科學院植物生理研究所生物學副博士學位。曾任水土保持研究所副所長,現任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及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員,黃土高原土壤侵蝕與旱地農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199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山侖是我國旱地農業農學領域的學術帶頭人。長期從事作物抗旱生理和旱地農業研究,開闢了旱地農業研究的生理生態領域。就黃土丘陵區綜合治理及旱地農業發展提出了若干新論點,如提出“黃土丘陵區作物低產的主要原因不是降水不足,而是對降水未能充分利用,農田生產力提高一倍的主要限制因素是肥而不是水”等,套用後在寧夏固原以及我國北方一些地區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針對半乾旱地區多變低水環境,系統研究了不同作物對缺水的適應性、作物高效用水的生理生態依據、乾旱逆境成苗機制及化學調控技術,建立了綜合提高農田水分利用效率的理論框架,證明一定生育階段適度水分虧缺可使作物產生生理、生長和產量形成上的補償效應,節水與增產的目標可以同時實現,為推行節水農業提供了有力根據。
山侖作為主持人獲國家科技進步獎1項,中國科學院與省(區)科技進步獎共8項,發表學術論文220多篇,主編專著3部,培養研究生20餘名。目前,山侖致力於作物整體抗旱性、節水農業生物學及半乾旱地區農業發展戰略方面的研究。

【所內設備】

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人工模擬降雨大廳是世界上第二大規模侵蝕試驗降雨大廳,有效降雨面積1260平方米,可模擬到小雨到暴雨的各種降雨,與自然降雨非常相似,降雨過程由計算機自動控制進行,地面由各種可變坡度的液壓升降鋼槽、不同的小流域地形模型形成不同地形地貌,對於了解水土流失過程、生態環境變化具有很強的科普教育意義,而且非常形象直觀。4 月12日,胡錦濤總書記參觀我所人工降雨大廳和重點實驗室,系統地觀看了人工降雨和科技人員作試驗過程。多家電視台進行了報導,起到了很好的宣傳作用,在“科技活動周”期間,每天向社會開放,對社會各界、中小學生增強植樹造林、愛護樹木、節約用水的意識有很大意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