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二灘滑坡觀測站

中國科學院二灘滑坡觀測站

中國科學院二灘金龍山觀測站始建於1986年,位於四川省攀枝花市二灘,距離市區50km。 ”在1986年11月29日~12月13日,國家計委委託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組織專家組召開的二灘水電站初步設計評估會後,上報給國家計委的《二灘水電站初步設計評估報告》中再一次“……建議儘快開展谷坡原體監測工作。 二灘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籌·業主)成立後,契約“委託成勘院並邀請山地所參加金龍山谷坡變形監測系統設計”,於1988年12月提交了《金龍山谷坡變形監測系統設計最佳化報告》。

中國科學院二灘金龍山觀測站始建於1986年,位於四川省攀枝花市二灘,距離市區50km。其位於二灘電站庫首左岸,與大壩的最近距離約280 m。
金龍山谷坡的穩定性對二灘水電站的安全和正常營運至關重要,在勘察設計階段已受到高度重視。1986年1月5日~1月12日原水利部在北京召開了二灘水電站初步設計審查會,在會議提出的《二灘水電站初步設計審查意見》中“同意對壩址左岸上游的金龍山谷坡穩定性的結論和處理措施,金龍山山體不存在深層整體滑動問題,Ⅰ區老坍塌體現狀穩定,施工蓄水和水庫蓄水對穩定有影響,應採取工程措施,確保施工期和運行期的安全,處理範圍建議擴大至與Ⅰ區交界的Ⅱ區西部。Ⅱ、Ⅲ區蓄水後部分表層岩體將有局部坍塌,應作工程處理;”並要求“儘快開展金龍山谷坡地段……的變形監測工作。”在1986年11月29日~12月13日,國家計委委託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組織專家組召開的二灘水電站初步設計評估會後,上報給國家計委的《二灘水電站初步設計評估報告》中再一次“……建議儘快開展谷坡原體監測工作。”
按初步設計審查意見和初步設計評估報告的要求,國家電力公司成都水電勘察設計研究院(以下簡稱成勘院)和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以下簡稱成都山地所)於1987年7月,再一次對金龍山的變形現狀,對鑽孔、平硐、地表位移和地質監測以及氣象觀測等內容進行了現場調查研究。二灘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籌·業主)成立後,契約委託成勘院並邀請山地所參加金龍山谷坡變形監測系統設計,於1988年12月提交了《金龍山谷坡變形監測系統設計最佳化報告》。1991年業主開始實施觀測系統,1998年4月30日觀測系統全部建成並投入運行。
金龍山谷坡監測是以地質地貌為基礎,集國內外變形(滑坡)監測的理論和技術,以實用性和綜合性為設計原則,合理選擇監測項目、監測網型、監測點的數量和位置等,開展實用性和針對性很強的多方法、多儀種、多種精度層次,從地表至地下的多項目綜合監測。該系統項目之多,精度之高,規模之大均屬全國同行業領先水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