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轉型

中國社會轉型

《中國社會轉型》是方文2013年1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方文。

內容簡介

方文主編的《中國社會轉型--轉型心理學的路徑》的理論抱負和雄心,就是試圖從結構層面邁向人心層面,構造轉型心理學的路徑,來探究中國社會轉型中的相關理論難題和經驗議題,尤其是社會轉型語境中中國人之所思、所感和所行。

《中國社會轉型--轉型心理學的路徑》由三部分組成:第一編從第l章到第7章,探討轉型心理學的理智脈絡和相關理論難題;第二編從第8章到第12章,是有關轉型社會的具體群體研究;最後的結語部分為嘗試的理論總結。

中國社會轉型,給中國社會心理學者提供了獨特的社會實驗室。為了描述、理解和解釋社會轉型中的中國人心理和行為邏輯,應該呼喚直面社會轉型的轉型心理學的研究,以超越文化特異性路徑和穩態社會路徑,其可能的核心構念是多元群體(成員)資格。

圖書目錄

第一篇 轉型心理學:理論脈絡和關鍵議題
第一章 中國社會轉型:現代性語境
一、導言
二、範式轉換
三、與帕森斯的系統理論之簡要比較
四、社會系統論視野下的社會與個人
五、社會系統論視野下實質議題的討論:以風險社會為例
六、社會系統論:新自由主義的社會學理論?
七、對功能分化和自我指涉系統的堅執之批評
八、結語:理論之用
第二章 微觀社會學的當代圖景:以“庫利—米德獎”為線索
一、“庫利—米德獎”:終生成就獎
二、符號互動論框架
三、社會交換論框架
四、《最後的晚餐》——當代美國社會心理學的圖示
第三章 期望狀態與地位等級秩序的維持
一、地位分化的表象
二、地位差異的緣由——期望
三、期望生成的過程與特點
四、對地位分化源頭的再挖掘
五、地位等級秩序的自我維持
六、評價與展望
第四章 當代西方社會心理學理論範式
一、1967年:透視當代社會心理學的時間線索
二、統一的學科概念框架的建構:解釋水平
三、當代社會心理學的主宰範式
四、文化自覺的階梯
第五章 具身認知語境中的身體話語
一、西美爾的風情心理學
二、身體的凸顯
三、作為話語因子的身體
四、風情話語
五、結語:孤獨與超越
第六章 群體實體性:進展和反思
一、導言
二、實體性概念解析
三、實體性的感知線索
四、實體性的感知主體
五、實體性感知的功能與影響——相關社會心理學議題
六、結論與展望
第七章 政治體中的信徒—公民困境
一、導論
二、何為宗教徒?
三、宗教徒何為?
四、如何區分宗教徒的聖/俗生活?
第二篇 轉型心理學:多元群體研究
第八章 社會轉型中的群體分類和評價
一、問題緣起
二、試驗性調查及其發現
三、正式調查及其發現
四、研究總結
第九章 區分性的群際情感與行為——以偏差地圖為例
一、研究背景
二、群際情感和行為的類型區分
三、問卷調查及其發現
四、對降低偏見的啟示
第十章 部分群體資格:以高校學生入黨經歷為例
一、導論:問題的提出
二、相關文獻評論
三、概念界定及研究設計
四、部分群體資格的構造及合法性基礎
五、部分群體資格的獲得過程
六、結論與討論
第十一章 找回“面子”:下崗失業工人的自尊維持
一、問題的提出
二、文獻回顧及研究方法介紹
三、群際層面的自尊維持
四、群體內層面的自尊維持
五、人際層面的自尊維持
六、結論與討論
第十二章 業主認同的建構和強化——以B市L2小區維權運動為線索
一、導論
二、相關文獻評論:業主維權和社會認同視角
三、業主範疇的產生及業主認同的形成
四、維權事件與群體認同增強
結語 轉型心理學的興起
一、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社會轉型:社會心理學的機遇和挑戰
二、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社會心理學:概要評論
三、轉型心理學的核心構念:群體資格
四、轉型心理學的一些緊迫議題
五、未竟的結語:邁向轉型心理學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