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知識分子與電視媒體關係研究

中國知識分子與電視媒體關係研究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圖書信息

作者:牛慧清
出版社: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6月1日)
叢書名: 影視文化全息書叢
平裝: 281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65700255
條形碼: 9787565700255
產品尺寸及重量: 23.2 x 17.2 x 2 cm ; 458 g

內容簡介

《中國知識分子與電視媒體關係研究》內容簡介:20世紀90年代以來,知識分子與電視媒體的關係呈現出紛繁複雜的互動形態,全書試圖穿越螢幕表象,撥開層層迷霧,去揭示其背後的運作機制和暗藏的萬千玄機。全書首次運用布爾迪厄“場域”理論的基本方法,以電視策劃、電視嘉賓和電視講壇類節目主講人為主要的共時互動形態,準確選取知識分子介入電視媒體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別有新意地解讀了知識分子與電視媒體關係的異化成因和表征,深入剖析每一種形態所表現出的社會背景和模式動因,構建並展望了知識分子與電視媒體良性互動的前景。《中國知識分子與電視媒體關係研究》從學理層面,為讀者呈現了一個理解知識分子與電視媒體互動的新視角、添補了知識分子“觸電”現象學術研究的一個空白。

編輯推薦

《中國知識分子與電視媒體關係研究》始於20世紀80年代的知識分子“觸電”,到了90年代以後,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活躍時期
知識分子與電視媒體的互動既取決於識分子的看我選擇,也取決於大眾傳媒的篩選。
二者的角力構成了知識分子的媒介鏡像。
《中國知識分子與電視媒體關係研究》著力呈現丁知識分子與電媒體互動關係的圖譜。
剖析了影響二者良性互動的動因,前瞻r構建二者富有專業精神的合作態勢。

作者簡介

牛慧清,新聞傳播學博士,現為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台新聞部主任。研究領域涉及新聞理論、電視新聞實務、紀錄片、新聞發言人實務、危機傳播和跨文化傳播等。先後在《現代傳播》、《中國電視》、《南方電視學刊》等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主持並參與《重大事件新聞報導》《國家形象構建》等國家及省部級課題多項;應邀出席世界華人傳播學學術研討會(2007年);曾赴台灣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等地開展學術交流與訪問。具有多年電視一線采編工作經驗,曾拍攝多部紀錄片、專題片及新聞作品,其中訊息《大興鄉大興科技姻緣》、《意見箱掛進網際網路》、《世紀寄語》,系列報導《救救王生》和新聞評論《南村調查》等多部作品獲得全國及省級電視新聞評選一等獎。

目錄

緒論/1
一、問題的緣起/1
二、研究時段/6
三、文獻綜述/7
四、創新性和難度/16
五、研究方法/18
六、基本框架/19
第一章 關鍵字研究/21
第一節 社會轉型/21
第二節 知識分子/30
第三節 電視媒體/44
第四節 電視客群/54
第二章 動力機制/58
第一節 知識分子介入電視媒體的必然性闡釋/59
第二節 知識分子介入電視媒體的心態探源/70
第三章 互動模式/93
第一節 知識分子介入電視媒體的歷時主導模式/93
第二節 知識分子介入電視媒體的共時主導模式/100
第四章 異化趨勢/152
第一節 知識分子介入電視媒體的環境分析/153
第二節 知識分子與電視媒體關係的異化表征/176
第五章 良性互動/189
第一節 知識分子的自我救贖/190
第二節 新聞專業主義的堅守/205
研究結論與反思/218
附錄一 知識分子的訪談/223
附錄二 電視從業者的訪談/244
附錄三 《開壇》與《世紀大講堂》節目播出表/262
附錄四 《百家講壇》造星流程圖/268
參考文獻/270
後記/27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