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歷史學家王子今,以大量驚異離奇的故事,帶你進入歷史的幽暗地層。
本書詳細介紹了各個時代的盜墓現象和反盜墓鬥爭,穿插盜墓引起的復活、發墓求親、打旱骨樁、發墓鞭屍等各種盜墓心理和現象,以及盜墓技術的歷史發展和客觀上對文化發現的意義,是一本有著名歷史學家所寫的最權威的盜墓史。
本書目錄
序
引 言
一原始時代的喪葬習俗與早期墓葬擾動現象
墓的由來
隨葬品的實用價值和象徵意義
“二次葬”
史前墓葬破壞現象
二厚葬風習與盜墓現象的發生
厚葬之風的興起
先秦盜墓記錄
伍子胥“鞭屍”故事
秦公1號墓:盜洞最多的古墓
三項羽事跡與秦始皇陵之謎
秦始皇陵營造的防盜設計
項羽“掘始皇帝冢”疑案
“牧火”傳說
劉邦“與秦始皇帝守冢二十家”的意義
四漢代盜墓史事
司馬遷筆下的民間盜墓風習
趙佗“先人冢”
掘冢:不法貴族的遊戲
赤眉軍發掘帝陵
五漢魏之際盜墓的高潮
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
漢魏之際民間掘冢行為
曹操疑冢七十二
嚴厲的遺言:曹丕終制所透露的陵墓安全意識
六兩晉南北朝盜墓之風
《廣陵散》的來歷
丘墓夷滅:十六國時期的盜墓運動
南朝發墓史跡
北朝發墓史跡
七唐五代陵墓破壞事件
唐代丘墓毀廢史實
軍士殘人之墓
風雨乾陵
碑來·悲來
八宋元“夷丘墓”案例
“淘沙官”:作為政府行為的冢墓破壞事件
“妄發居民冢墓”:權貴階層的暴行
盜發古冢
戰時冢墓破壞
九明清發冢紀聞
陳奉掘墓事件
鳳陽煙火
“侵損”古墓諸例
戰爭中的冢墓發掘
十近世盜墓史
東陵大盜
長沙“土夫子”
工程建設與墓葬破壞
文物走私與盜墓之風
十一盜墓技術的歷史記錄
奸心與奸技
盜墓技術的發明與傳承
盜墓遺蹟遺物
洛陽鏟
十二物利:發墓動機的心理分析之一
營生手段:求生與求富
盜墓者的特殊追求
發取墓材
占用墓壙
十三怨仇:發墓動機的心理分析之二
對墓主個人的政治懲罰
對墓主家族的政治懲罰
極端的復仇形式
心理征服:戰爭中的盜墓行為
十四象徵:發墓動機的心理分析之三
厭氣破勢
發冢求親
打旱骨樁
盜墓之嗜癖的心理診斷
十五盜墓的社會規範與文化評價
傳統禮制對墓葬的保護
歷代禁止盜墓的法律
對盜墓的輿論否定
盜墓惡報傳說
十六盜墓行為與再生奇蹟
放馬灘秦簡“穴掘出丹”傳奇
正史中的掘冢復生記錄
《太平廣記》所見“發冢”“再生”事
《醒世恆言》“多情周勝仙”故事
十七發墓史的文化分析
生死界交
衣冠冢與羽化遺蛻傳說
掘冢再生傳說的人類學意義
墓:深杳的文化內涵
十八鎮墓形式
墓的守衛:鬥神與門吏
鎮墓獸
鎮墓俑
古墓文字遺存所見鎮墓符文與防盜咒語
十九傳統反盜墓技術
疑冢與虛墓
石槨鐵壁
儲水積沙
機弩·伏火·毒煙
二十盜墓與文化發現
珍物寶玩流散民間的意義:工藝繼承與藝術傳播
骨董收藏與金石研究
汲冢發現:中國文化史的幸事
盜墓對科學考古的干擾與破壞
後記
主要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