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房地產消費文化

中國的房地產消費文化

然而,儘管中國幾乎是世界上自有住房率最高的國家,房地產事實上已成為中國人最大的經濟束縛,在中國造就了世界上最多的“房奴”。 中國房地產消費的文化學殊義一、中西方社會背景中的房地產消費泡沫論二、中國房地產消費的文化經濟學存在三、中國房地產消費研究的學理基礎第二章 中國房地產消費的文化社會學調適一、全面構建基本社會保障制度與創造公平的消費和投資機會二、農業文明人群公民化的社會學實現與變革房地產消費觀念三、文化治理與實現房地產消費方式的社會進化第六章

圖書相關

作 者:周膺,吳晶

出 版 社: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
ISBN:9787811402117
出版時間:2010-11-01

內容簡介

房地產是中國社會最敏感的論題之一。在並不富裕的中國,它成為中國人基本的財富象徵,因而也是自由和人權的象徵。然而,儘管中國幾乎是世界上自有住房率最高的國家,房地產事實上已成為中國人最大的經濟束縛,在中國造就了世界上最多的“房奴”。迄今為止的事實證明,常規的經濟學或政治學是無法解釋中國的房地產狂熱的。房地產某種程度上標示中國人有錢了,但本質上不過是西奧多-威廉·舒爾茨(Theodore William Schultz)在《窮人的經濟學》的演講中所說的窮人的經濟學的一個案例。窮人的經濟學很大程度上是一個文化學範疇。弗朗索瓦·佩魯(Francois Perroux)在《新發展觀》一書中指出,如果脫離了文化基礎,任何一個經濟學概念都不能得到徹底的深入思考。
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本有無法估量的房地產剛性需求:中國又是社會保障水平極低時國家,房地產更多地成為中國人自我保障的投資:更為關鍵的是,中國仍然處在“農民中國”的水平,農業文明的地根性帶給中國人特彆強烈的房地產情結。
2010年第二季度中國GDP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如保羅·甘迺迪(Paul Kennedy)《大國的興衰》一書所說.以農業為主的經濟大國還是弱國。只有基本完成城市化、構建了公民社會,中國人獲得基本的社會保障權或者真正意義上的人權,中國的房地產熱才會成為歷史。

作者簡介

周膺,1961年生於浙江省建德市,1991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哲學系美學專業,師從葉秀山、聶振斌等先生,研究方向為中西美學比較。現為杭州市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杭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副主席、浙江大學兼職教授、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兼職教授、中華美學學會會員、浙江省美學學會副會長、杭州市歷史學會副會長。對中西哲學和文化史的比較研究有較多積累,涉獵歷史學、考古學、經濟學、社會學等較多學術領域。並對造型藝術有獨特的領悟與解析,也善實際試驗。已由中華書局等出版《美麗洲:良渚文化與良渚學引論》《美麗舊世界:良渚文化與杭州的緣起》《中國500年文明第一證:良渚文化與良渚古國》《東方文明的曙光:良渚遺址與良渚文化》《良渚文化與中國早期文化研究:何天行學術文集》《良渚文化與中國文明的起源》《文化遺產的制度性保護:杭州市的文化遺產保護》《創意時代:“創意良渚”的思想實驗》《現代城市美學》《後現代城市美學》《生態城市美學》《西溪濕地》《西溪濕地保護利用模式研究》《洪氏家族與西溪濕地》《錢塘望族:杭州洪氏家族文化史》《韻含水石:杭州洪氏文化遺存》《燁燁斯文:杭州洪氏人物作品》《斜陽嘉樹:宋史隨筆》《華貴天城:宋版杭州》《宋朝那些事兒》《現代信息理念與寫作》《杭商的文化學特徵與杭州人文精神》等專著,發表論文60餘篇、散文隨筆100餘篇。由人民美術出版社等出版《周膺集》《第一種美》等美術專集,並舉辦美術個展。
吳晶,1970年生於浙江省溫州市,1991年畢業於南京大學中文系。現為浙江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致力於研究唐宋文學、歷史和浙江地域文化。已出版《李商隱傳》《永嘉四靈:徐照、徐璣、翁卷、趙師秀合傳》《西湖詩詞》《洪異與西湖》《百年一缶翁:吳昌碩傳》《畫之大者:黃賓虹傳》《中國5000年文明第一證:良渚文化與良渚古國》《西溪濕地》《嶷然人傑:杭州洪氏人物》《生態城市美學》《文化遺產的制度性保護:杭州市的文化遺產保護》等專著。

目錄

序言 模因複製與文化進化
第一章 中國房地產消費的文化學殊義
一、中西方社會背景中的房地產消費泡沫論
二、中國房地產消費的文化經濟學存在
三、中國房地產消費研究的學理基礎
第二章 中國房地產消費的長期支撐要素
一、人口大國與房地產消費的剛性需求
二、民生狀況的低水平與房地產投資需求
三、農業文明地根性與房地產消費情結
第三章 中國房地產消費的社會倫理基礎
一、房地產消費與“個眾”家庭社會
二、房地產消費與集體表象
三、房地產消費與政治儀式
四、房地產消費與對“陌生人世界”的疑懼
第四章 中國房地產消費的文化經濟學調適
一、以中等收入家庭為核心構建經濟適用住房消費主體
二、以低收人家庭為核心構建廉租住房消費主體
三、有效開放商品住房和土地供應市場
第五章 中國房地產消費的文化社會學調適
一、全面構建基本社會保障制度與創造公平的消費和投資機會
二、農業文明人群公民化的社會學實現與變革房地產消費觀念
三、文化治理與實現房地產消費方式的社會進化
第六章 中國房地產消費的文化生態學調適
一、構建生態實踐理性與形成房地產生態消費理念
二、建設生態美學與倡導生態美學居住方式
三、以生態民主為基礎建立房地產市場管理體系

前言

中國的房地產機器依靠強大的經濟或政治動能推動,但目前卻沒有一種經濟學或政治學可以對其進行稍微透徹的解釋。原因在於中國的房地產消費與國外情況有所不同。西方已開發國家的公民由於構建了完善的社會保障系統,購置不動產的習慣已隨農業社會的遠去而逐漸消解;中國國民則仍然懷有根深蒂固的購置不動產的文化傳統,因為中國仍然是一個農業國家。農業國家的國民基本的生產生活資料只能是包括土地和住房在內的不動產,更何況中國是超級人口大國,不動產剛性需求本來就難以緩解。中國歷史上沒有出現作為人民福利保障的民主政體,甚至至今也未能形成公民社會,因而基本社會保障建設遙遙無期,不動產投資也就自然成為維繫國民自我保障的主要資本。當今沒有減弱反而在一直加強的國家壟斷還關閉了大部分民間投資領域,更在強化中國國民向房地產的單一投資。凡此種種,最終凝固為中國國民特有的房地產消費心理和消費文化,並幾近成為一種文化傳染病。

精彩書摘

文化經濟學或經濟文化學是專門研究影響經濟發展的文化因素及其與其他非文化因素關聯作用的理論經濟學分支學科。它採用經濟學和其他人文科學甚至自然科學的方法,探討文化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機理、文化變遷與經濟變遷的關係等,但它並不認定單一文化因素能夠決定經濟發展,也不只重視研究某一種或某幾種文化因素,甚至也不局限於研究文化因素,而更重視文化因素與其他非文化因素對經濟發展的協同作用。文化決定論並不是文化經濟學的原則主張,但一切有關文化制約經濟成長的因素都可以納人文化經濟學的研究視域。影響經濟成長的文化因素可以分為兩大類:“無意識文化”和“自覺文化”。“無意識文化”指的是以潛移默化狀態存在的文化,這種文化無須人的自覺和反思,就會通過潛意識不自覺地作用於行為。“無意識文化”包含習慣/風俗、風氣/時尚/潮流、心理/欲望、倫理/精神/態度、大傳統(社會傳統或民眾傳統)/小傳統(精英傳統或上層傳統)等。“自覺文化”是一種基於對歷史、當下和未來的自覺了解而理性地貫徹於行為之中的文化,包含知識/科技/教育、信仰/宗教、思想/意識/觀念、國家/法律/制度/規範等。當然,這樣的區分是相對的,其中有許多交錯、難以分辨的成分。文化經濟學可以在全面、系統、深入地研究影響經濟發展的“無意識文化”和“自覺文化”的基礎上,採取對策揚棄阻滯經濟發展的“無意識文化”,以“文化自覺”的態度積極推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的和諧穩定。
國外文化經濟學的研究業已取得了很大成績,在資本主義精神(理性主義、經濟民族主義等)、企業家精神、商人精神、現代性、宗教價值觀、世俗化運動與經濟成長的關係,以及企業文化與企業發展方面、文化多樣性與全球化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理論突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