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單歷史
從2010年開始,《哈佛商業評論》英文版已經發布了5次“全球最佳CEO”評選榜單。與其他媒體相比,《哈佛商業評論》英文版的榜單聚焦於兩點:一是以企業領導人而非企業本身作為評估對象;二是關注企業家的長期業績表現,而非短期績效。2016年,《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與英文版研究團隊合作,首次發布“中國百佳CEO榜單”。
參選企業
本次中國百佳CEO排行榜涵蓋所有中國的上市企業(包括在上海、深圳、香港、台灣、紐約和納斯達克交易所公開發行股票的公司)。每家採樣企業的市值、資產和收入在2015年年底的數據均超過100億元人民幣。《哈佛商業評論》對每家企業截至2016年4月30日時在任的CEO進行考察。為確保評估有據可依、材料翔實,我們剔除了任期未滿兩年的CEO。至此,共有357家公司的358位CEO(有一家公司由兩人共同擔任CEO)參選。
研究團隊
研究團隊由《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和英士(INSEAD)國際商學院共同組成。公司篩選及CEO相關信息由《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負責;數據分析由英士的納娜·馮·貝爾努特(NanavonBernuth)率領,以及來自ElevenStrategy&Management的兩位數據程式設計師莫朗德·斯圖特(MorandStuder)和古斯塔沃·索菲亞(GustavoSophia)協助進行。評估指標
對於2000年以前上任的CEO,《哈佛商業評論》從2000年1月1日之後計算其公司收益,因為很多中國公司在這個日期之前的數據並不完備。研究團隊計算了每位CEO在任期間的3項評估指標:上市地調整後股東總回報(包括股息再投),該指標剔除了公司上市地股市整體增長帶來的增長;行業調整後股東總回報(包括股息再投),該指標剔除了公司所在行業整體發展帶來的增長;市值變化(根據股息、股票發行和股份回購進行調整),以通貨膨脹調整後的美元進行衡量。隨後《哈佛商業評論》將所有CEO分別按照以上3項財務指標從第1(最高)到第358(最低)進行排名,3次排名平均值即為該CEO的最終排名。綜合運用3項指標,保證了評估方法的縝密與平衡:前兩個指標可能對小公司有利(起點低的公司更容易獲得顯著的股東回報增長),而市值變化這一指標則有利於大公司。
入選人物
排名前十的CEO分別是:馬化騰(騰訊控股)、袁仁國(貴州茅台)、郁亮(萬科)、王開國(海通證券)、呂志和(銀河娛樂)、許連捷(恆安國際)、賈躍亭(樂視網)、董明珠(格力電器)、李彥宏(百度)、張近東(蘇寧雲商)。
100位入榜企業家掌管的公司總市值達到9.29萬億人民幣,這個數據相當於中國2015年GDP總量的1/7。榜單中有54位CEO來自信息技術、金融服務和工業等3大行業。在信息技術、金融服務等熱門領域,有很多企業家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知名企業領導人。《哈佛商業評論》表示,在工業或相對冷門的領域,一些入榜企業家的名字或許稍顯陌生,但他們在默默無聞中依然創造了傑出的長期業績。
意義
《哈佛商業評論》表示,中文版首次發布的“中國百佳CEO”榜單,是希望先讓客觀數據說話——因為這樣有利於讀者衡量過去20年,到底有哪些中國企業家是值得尊敬的“長期主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