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象
現象一
成績是唯一標準
中國病
在中國,學習成績就成為了最最直觀的標準,甚至是唯一的標準。大部分中國留學生對學習成績看的很重,在留學生活中,成績也就成為了一個對同學的評判標準。中國留學生之間可能會常談論到成績,如果說誰拿了GPA4.0(每門課成績都是A),大家就會覺得這個人非常厲害,非常聰明。在美國則有大不同,有人問過招生官,考試成績對招生的影響有多大呢?招生官是這么回答的:當然,你的成績不能太差,除非你能告訴我們有什麼特殊的理由,這樣我們才會考慮你。如果你的成績本來就能達到一個不錯的水平,那么你的課外活動和你的文書是更重要的。簡單的來說,就算兩個成績都還不錯的人,他們成績的差距不是最終被錄取的標準,更具影響力的是你的課外活動情況——比如你樂於助人,參加了許多義工活動;或者你在音樂體育方面存在特長,這些都會成為你的亮點。就算日後結束了留學生活,決定在美國找工作,面試官也不會因為你成績優秀就決定錄取你,反而可能會覺得你會不會是個書呆子。
專家建議
千辛萬苦出國,不是為了辛辛苦苦拿到GPA4.0的成績,在留學生活中,你需要放多點時間在課外活動上。別讓成績至上的“中國病”拖累了你。
現象二
上課的時候是一隻沉默的羔羊
中國病 在留學生活中,經常有剛出國的學生問:我明明那么認真的在上課,可是我的課堂成績為什麼這么糟糕?在中國的課堂上,我們的重點是在“聽”,老師不喜歡上課插嘴的學生,老師總說有問題也要課後討論。
美國課堂則不然,老師對課堂表現是十分重視的,這就包括了你的出勤率和發言次數。如果你只是在教室里“認真聽課”,那么你也就只能拿到出勤分,而你的發言分數是0!這樣的話課堂成績想要高,那是不可能的。
如果說中國重視的是結果,那么美國重視的大概是過程,所以教授是很喜歡哪些在課堂上提出問題的學生的,即使他們最終的考試成績也許沒有“沉默寡言”的中國學生那么好。
專家建議
很多中國學生並不習慣上課發言,而且對自己的英語口語並不是那么有信心,怕鬧出笑話。但是在留學生活這種環境下我們也只能強迫自己去做到了,如果一直邁不出那一步,那就永遠停留在原地。你的口語不會提高,你的成績也不會提高。
現象三
生活在中國人的圈子裡
中國病 在國外這種陌生的環境裡,跟中國朋友在一起可能會有種安心的感覺,然而中國留學生有時候會做的太過,形成一種中國人扎堆在一起的情況。不能說“找同胞”這件事是不好的,畢竟孤身在國外,遇到困難大家也可以相互幫助。但是要注意度,如果你周邊都是中國人,出國的意義在哪裡?
美國學生表示,學校里總會看到一群結伴的中國人,他們講著中文,讓美國人覺得很難跟他們交流。他們呆在中國的圈子裡,沒有跟外國人交朋友的想法。
專家建議
出國就是為了更多的接觸國外的人和事,如果你的朋友只局限於中國人或者大部分是中國人的話,那並沒有什麼意思。當然也不是說到了國外就不要和國人接觸,畢竟有的事情只有同胞能理解。但是如果你想真正融入美國生活,那就每天吃披薩意大利麵,去美國派對,那么你可以多和美國人接觸,可是要做好吃苦的準備。除非你出國也只是想拓展在國內的人際關係,然後拿一個學位回國,那么多交些中國朋友也是對你有幫助的。
現象四
盲目跟風
中國病
在美國大學很注重的一樣東西就是批判性思維。這是國外認為中國留學生最缺乏的東西。在你聽到別人說對一件事的看法時,第一反應不會是相信他所說的,而是去思考這件事合不合乎常理。一個很簡單的事情,就是不要盲目跟風。我們總喜歡問別人經驗,但是我們在知道經驗之後,不應該是完完全全的照搬,而是應該要分析,要選擇。
在美國的第一學期,很多人都建議不要選太多課。因為不習慣,儘管每個人的情況有差別,但應該沒有人能一到陌生環境就立刻融入,你需要一段適應期。不習慣純英文的授課環境,有時候上起課來會很辛苦,甚至因為選太多課導致學習壓力太大;不習慣跟周圍的人講英文,也許是你的口語不好,很難表達清楚自己的意思。
在美國,每一個人都是在朝著他們想成為的人的方向走著。因此,一個人如果花很多時間做義工,他們是未來希望從事這個方面的工作。你如果對藝術感興趣,那么你就去做這方面的事情;不要因為周圍的人都在做和商科有關係的事情,你也去逼自己做自己不感興趣的事情。到頭來,受苦的還是你自己。
專家建議
所以我們需要批判性思維,學會質疑一件事的可行性。我們可以選擇上一些文科類課程,在寫論文的過程中學會去質疑別人的看法,闡述自己的觀點。當然這不以為著一味的否認。在這個大數據時代,我們每天面對著巨大的信息量,我們要學會分辨真假,也要會分辨哪些才是適合自己的。
觀點
隨著現在愈來越多的優秀學生來到美國留學深造,他們用自己的努力和堅持漸漸改變美國大學對中國學生的看法,非常自信得暢談自己的理想和未來。相信有一天,“中國病”會漸漸消失,而大部分中國學生能在保留自己的優點的同時很好地融入美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