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新聞研究機構

中國當代新聞研究機構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至“文化大革命”期間,國家沒有專門設定新聞學術研究機構。一些報社內部設定過“報紙研究組”(所),僅為本社報紙工作服務。

正文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新聞工作者普遍要求總結新聞工作的經驗教訓,探討新聞工作的規律。中國社會科學院率先於1978年成立新聞研究所。此後,中央和地方新聞單位設立的新聞中國當代新聞研究機構研究機構漸多,至1985年 3月,僅報社系統設立的新聞研究機構就有104個,研究人員565人,促進了新聞學研究工作的開展。此外新華通訊社於1980年成立新聞研究部(1983年改為新聞研究所),研究新華通訊社的歷史和業務。廣播電影電視部於1982年成立政策研究室,下設廣播電視研究處和法規處,研究廣播電視業務和廣播電視法規。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也設有研究室,對本單位的業務和世界各國的廣播事業進行調查研究。復旦大學新聞系於1979年成立新聞學研究室。北京廣播學院於1980年成立研究所。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於1986年成立輿論研究所。這些機構對新聞學研究的開展,起了推動作用。全國新聞研究機構的領導體制有 3種形式;①獨立設所,歸中國社會科學院領導;②由當地社會科學院和新聞單位合辦,名義上雙重領導, 實際上由新聞單位領導;③附設於新聞單位,直接受新聞單位領導。由於情況和條件不一,各研究機構的任務也有所不同。大致有以下幾項:①總結新聞工作中的經驗教訓,開展基礎理論研究;編輯出版新聞刊物。②結合本單位的新聞業務工作,開展評報、評選好稿等活動,為改進本單位業務服務。③提高新聞從業人員的業務水平,開辦多種形式的短期培訓班。④收集整理新聞資料,編寫本地區、本單位的新聞事業史。⑤進行調查研究,參加學術交流活動。新聞研究機構的大量成立,形成了一支專業的新聞研究隊伍;新聞學術團體的建立,團結和組織了眾多的業餘新聞研究人員。這兩支新聞研究隊伍相結合,出現了新聞研究的高潮。進入80年代以來,共出版新聞學術專著 400餘種,舉行了百餘次學術交流活動,為建立比較完整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聞學體系創造了條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