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叢書主編陳宜瑜院士,叢書副主編魏江春院士、鄭光美院士、洪德元院士、馬克平研究員,中科院科技促進發展局副局長段子淵、農業科技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翟金良,叢書編委會工作組副組長覃海寧研究員、紀力強研究員和姚一建研究員,以及科學出版社負責叢書出版的責任編輯馬俊等參加了會議。會議由陳宜瑜主持。
覃海寧介紹了《中國生物物種名錄》(印刷版)的年度進展。項目2013年年初立項,目前植物、動物和菌物3個課題均進展順利,基本完成了任務書的年度計畫。紀力強介紹了《中國生物物種名錄》電子版的起源、歷史及發展情況。從2007年的試驗版光碟到2008年的正式發布,再到2011年的正式出版發行,電子版收錄的物種數已從最初的4萬多種增加到2013版的7萬多種。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賈渝研究員介紹了《苔蘚植物》一書的內容、格式和編研體會。
年度版本
2016年度版本
中國生物物種名錄2016版共收錄物種及種下單元86575個,其中物種76487個,種下單元10088個。收錄了以下生物類群(物種數,種下單元數):
動物界: 環節動物門(488,20)、節肢動物門(20247,1858)、腕足動物門(8,0)、苔蘚動物門(197,0)、刺胞動物門(1520,6)、棘皮 動物門(588,9)、螠蟲動物門(11,0)、內肛動物門(8,0)、半索動物門(7,0)、軟體動物門(2302,41)、粘體動物門(39,0)、 線蟲動物門(192,0)、紐形動物門(58,0)、帚蟲動物門(4,0)、多孔動物門(165,7)、星蟲動物門(43,1)、脊索動物門 (6164,1922)。其中,脊索動物門包括無頜綱(8,0)、兩棲綱(416,0)、鳥綱(1373,1791)、狹心綱(4,0)、哺乳綱 (563,115)、魚綱(3337,16)、爬行綱(463,0)。
細菌界:放線菌門(45,0)、擬桿菌門(30,0)、綠細菌門(1,0)、藍細菌門(158,5)、厚壁菌門(48,0)、變形菌門(181,1)。
色素界:硅藻門(1245,406)、卵菌門(264,24)、褐藻門(292,8)。
真菌界:子囊菌門(1753,103)、擔子菌門(1579,41)、壺菌門(12,0)。
植物界:被子植物門(30612,4923)、苔蘚植物門(2576,178)、綠藻門(199,18)、裸子植物門(246,78)、蕨類植物門(2401,201)、紅藻門(496,12)。
原生動物界:變形蟲門(359,15)、絲足蟲門(3,0)、領鞭毛蟲門(1,0)、纖毛門(497,1)、雙鞭毛蟲門(253,50)、滲養門(3,0)、放射蟲門(537,10)。
病毒:雙鏈DNA病毒(368,27)、雙鏈RNA病毒(35,26)、單股負鏈RNA病毒(51,12)、單股正鏈RNA病毒(131,56)、逆轉錄病毒DNA或RNA(5,0)、反轉錄病毒(25,9)、單鏈DNA病毒(36,20)、類病毒(4,0)。
與2015版比較,主要有以下變更:
動物界: 首次收錄了節肢動物門蛛形綱中氣門目和前氣門目,分別新增55和1251個物種及種下單元。昆蟲綱下新增半翅目,新增566個物種及種下單元、553個同 物異名;新增同翅目,新增278個物種及種下單元、279個同物異名;鞘翅目新增668個物種及種下單元、325個同物異名;鱗翅目新增113個物種及種 下單元、45個同物異名。脊索動物門下兩棲綱新增6個物種及種下單元;爬行綱新增48個物種及種下單元。
色素界:卵菌門新增81個物種及種下單元、56個同物異名。
真菌界:首次收錄了壺菌門,新增12個物種及種下單元。
植物界:被子植物門新增201個物種及種下單元,裸子植物門新增1個物種及種下單元,蕨類植物門新增8個物種及種下單元。
2015年度版本
中國生物物種名錄2015版共收錄物種及種下單元83290個,其中物種73255個,種下單元10035個。收錄了以下生物類群(物種數, 種下單元數):
動物界:環節動物門(488,20)、節肢動物門(17362,1811)、腕足動物門(8,0)、苔蘚動物門(197,0)、刺胞動物門(1518,12)、棘皮動物門(588,9)、螠蟲動物門(11,0)、內肛動物門(8,0)、半索動物門(7,0)、軟體動物門(2302,41)、粘體動物門(39,0)、線蟲動物門(192,0)、紐形動物門(58,0)、帚蟲動物門(4,0)、多孔動物門(165,7)、星蟲動物門(43,1)、脊索動物門(6098,1934)。其中,脊索動物門包括無頜綱(8,0)、兩棲綱(410,0)、鳥綱(1373,1791)、狹心綱(4,0)、哺乳綱(563,115)、魚綱(3337,16)、爬行綱(403,12)。
細菌界:放線菌門(45,0)、擬桿菌門(30,0)、綠細菌門(1,0)、藍細菌門(158,5)、厚壁菌門(48,0)、變形菌門(181,1)。
色素界:硅藻門(1245,406)、卵菌門(194,13)、褐藻門(292,8)。
真菌界:子囊菌門(1753,103)、擔子菌門(1579,41)。
植物界:被子植物門(30423,4911)、苔蘚植物門(2576,178)、綠藻門(199,18)、裸子植物門(245,78)、蕨類植物門(2394,200)、紅藻門(496,12)。
原生動物界:變形蟲門(359,15)、絲足蟲門(3,0)、領鞭毛蟲門(1,0)、纖毛門(497,1)、雙鞭毛蟲門(253,50)、滲養門(3,0)、放射蟲門(537,10)。
病毒:雙鏈DNA病毒(368,27)、雙鏈RNA病毒(35,26)、單股負鏈RNA病毒(51,12)、單股正鏈RNA病毒(131,56)、逆轉錄病毒DNA或RNA(5,0)、反轉錄病毒(25,9)、單鏈DNA病毒(36,20)、類病毒(4,0)。
與2014版比較,主要有以下變更:
動物界:首次收錄了節肢動物門蛛形綱疥蟎目,新增616個物種及種下單元。昆蟲綱下雙翅目新增579個物種及種下單元、957個同物異名;鱗翅目更新信息990個物種及種下單元;直翅目新增86個物種及種下單元、1個同物異名,更新信息7個物種。脊索動物門下兩棲綱無尾目新增62個物種及種下單元,更新信息250個物種及種下單元;有尾目新增28個物種及種下單元,更新信息43個物種及種下單元。
色素界:首次收錄了卵菌門,新增207個物種及種下單元、122個同物異名。
真菌界:首次收錄了子囊菌門,新增1856個物種及種下單元、2100個同物異名。
植物界:被子植物門新增165個物種及種下單元,更新信息1個物種,蕨類植物門新增3個物種及種下單元。
原生動物界:首次收錄了絲足蟲門和領鞭毛蟲門,分別新增3個和1個物種及種下單元。變形蟲門新增1046個同物異名。
專家建議
與會專家對名錄的定位、分類系統的選擇及內容的編排等方面進行了熱烈討論。會議認為,叢書是在已有電子版基礎上快速、實時更新的一套書,是對分類學發展的階段性總結,彌補了“三志”編研周期長的不足;物種是名錄的核心,應在大多數專家認可且相對穩定的分類系統的基礎上,為公眾提供儘可能準確全面的物種名稱及分布;植物卷科內屬的排列原則上採用Flora of China的系統,若某個科擬採用其它分類系統時,需徵得副主編同意;總名錄應5年更新1次,以便及時反映最新的研究成果;各分冊應根據不同類群的發展情況,10-15年更新1次。
陳宜瑜指出,該叢書是為使用者提供的工具,書中呈現的應是已獲公認的結果;物種的異名和分布都非常重要,要慎重對待。來源可靠的重要異名均要收錄,且物種的分布必須核實,並儘量列出新分布區引用的文獻;要保證叢書在一定階段內的科學性,並明確資料截止時間;加強對叢書的宣傳,號召一線分類學家參與工作,支持叢書的編輯。
段子淵充分肯定了編研叢書的重要意義,並表示科技促進發展局將繼續大力支持叢書的編寫工作。
會議是繼2012年4月第一次主編、副主編會議後召開的第二次會議,總結了前期工作中的經驗和不足,重申了叢書的定位和編寫原則,明確了今後叢書編研的工作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