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文學主潮

中國現代文學主潮

《中國現代文學主潮》,作者是許志英,鄒恬,由南京大學出版社 於2008年1月1日出版,描述的是五四社會改造思潮與人的文學 , “自我表現” ,個性解放, 人生探索 , “非戰文學” , “鄉土文學” 等內容。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封面

《中國現代文學主潮(套裝上下冊)》時間上涉及60年,即從1917年至1976年。分為六編。第一編為“五四:人的文學”(1917—1927);第二編為“文學與革命”(1928—1937);第三編為“戰爭與文學”(1937—1949,國統區);第四編為“延安文學”(1937-1949);第五編為“英雄主義的高揚與人的迷惘”(1949—1966);第六編為“文化大革命,文學”(1966—1976)。一部文學史主要是作品的歷史,而一個時代的思潮也是更生動更豐富地體現在作家的創作中。我們的這個課題正是在確認了創作思潮的概念之後,才確定下來的。本課題主要想對現代文學創作思潮的一些主要方面進行比較系統的考察與研究。

目錄

序 許志英 鄒恬

緒論

第一編 五四:人的文學(1917-1927)

第一章 五四社會改造思潮與人的文學

第二章 “自我表現”

第三章 個性解放

第四章 人生探索

第五章 “非戰文學”

第六章 “鄉土文學”

第七章 反帝主題的初步形成

第八章 歷史與現實之間

第九章 “光赤式的阱”——革命加戀愛

第十章 個性解放主題的淡化

第二編 文學與革命(1928-1937)

第一章 文學與革命

第二章 反封建主題的深化

第三章 從“短褲黨”現象到“子夜”現象

第四章 “咆哮了的土地”

第五章 “十字街頭”的徘徊與抉擇

第六章灰色的人生與變形的靈魂

第七章 都市的五光十色

第八章 遠離塵囂並非淨土

第九章 反帝抗日文學的興起

第十章 時代的激情與個人的夢幻

第十一章 叛逆的與隱逸的

第十二章 “大眾化”與“化大眾”

第三編 戰爭與文學(1937-1949,國統區)

第一章 抗戰文學的興起

第二章 歷史、個人與道德自救

第三章 人性的審視

第四章 懷鄉主題

第五章 “精神奴役的創傷”

第六章 浪漫傳奇的現代包裝

第七章 民族形式問題

第八章 現實諷刺與政治諷刺

第四編 延安文學(1937-1949)

第一章 文藝整風

第二章 啟蒙與被啟蒙

第三章 題材取向(上)

第四章 題材取向(下)

第五章 自我懺悔後的文學主題

第六章 現代化和民族化

第五編 英雄主義的高揚與人的迷惘(1949-1966)

第一章 歷史與主體之間

第二章 “人”和“自我”的失落

……

第六編 “文化大革命”文學(1966-1976)

前言

本課題——中國現代文學主潮,比較確切的表述,應當是中國現代文學思潮的主潮或主流。究竟什麼是文學思潮,目前似乎還沒有一個公認的定論。已有的幾部有代表性的著作諸如李何林著《近二十年來文藝思潮論》、王永生主編《中國現代文學理論批評史》、朱寨主編《當代文學思潮史》,側重於對文學運動、思想論爭、理論倡導等方面的爬梳剔括、探幽發微。這似可稱作理論思潮。那么,對思潮是否還有另外的認識、理解,我們想是可能有的。至少,與理論思潮概念相對稱,可以提出一個創作思潮的概念。一部文學史主要是作品的歷史,而一個時代的思潮也是更生動更豐富地體現在作家的創作中。我們的這個課題正是在確認了創作思潮的概念之後,才確定下來的。本課題主要想對現代文學創作思潮的一些主要方面進行比較系統的考察與研究。時間上涉及60年,即從1917年至1976年。分為六編。第一編為“五四:人的文學”(1917-1927);第二編為“文學與革命”(1928-1937);第三編為“戰爭與文學”(1937-1949,國統區);第四編為“延安文學”(1937-1949);第五編為“英雄主義的高揚與人的迷惘”(1949-1966);第六編為“文化大革命,文學”(1966一1976)。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