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中國照相1937年始創於上海,1956年公私合營後遷京,在周恩來總理的親自安排下重張於中華商業第一街--北京王府井金街鬧市。當時名為“上海遷京中國照相館”,後恢復為“中國照相”沿用至今。2001年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經過十餘年的勵精圖治,如今營業面積900多平方米的中國照相館擁有6家分店、近千萬元的進口數碼設備,年營業額達到5000多萬元。
來歷
1937年江蘇武進人吳建屏到上海灘闖世界,在當時的上海靜安寺開了一家照相館,取名中國照相。1939年上海滬光電影院首映由陳雲裳和梅熹主演的《木蘭從軍》,吳建屏和電影院聯手加工、印製了5萬張陳雲裳不同姿態的照片,買一張影票送一張明星照片,在當時的“十里洋場”轟動一時,上海人由此記住了“中國照相館”。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照相館把服務對象轉向工人、農民和解放軍官兵,它首創的禮服出租和鮮花專供等服務項目招攬了大批顧客,生意十分興隆。到了1956年公私合營後,為回響周總理“繁榮北京服務業”的號召,16位中國照相館的職工帶著老婆、孩子以及照相館裡的全部家什,與當年同批遷京的上海服務業職工一起,乘坐一趟鐵皮列車來到了北京。
關於中國照相館遷京後的位置,中央領導也頗費了一番心思,最後還是周總理親自選定:“放在王府井挺好,而且要放在王府井口上。”1956年9月25日,中國照相館在王府井大街南口正式營業,從此開始了“服務首都人民”的新曆程。
發展進程
中國照相館進入北京後,最初被安排到了當時北京城的商業中心——王府井大街的南口,這段時間從1956年一直延續到1988年。後來由於建設東方新天地,照相館被搬遷至王府井大街西邊的女子百貨大廈里。據店裡工作人員的回憶,搬到女子百貨那段時間是中國照相館擁有地盤最闊綽的一個時期,當時整個女子百貨大廈北頭的1~8層都屬於中國照相館。從1992年至1995年初,因經營不利,上級公司三次更換了企業的主要領導,但仍未阻止中國照相館經營狀況一再下滑的頹勢。企業應對無方、領導茫然無措、員工人心惶惶,這就是現任中國照相館總經理孫秀珍1997年8月赴任時面臨的窘境。
為了在市場經濟中生存與發展,經過市場調查,中國照相館決定打破傳統坐店經營方式,抓住1999年國際老人年的契機,走出店門,開展為老年人免費拍照、並贈送照片的活動。這項看似冒險的活動最終為中國照相館贏得了許多回頭客,將中國照相館從企業的“生死線”上拉了回來。如今坐落在王府井大街180號、營業面積900多平方米的中國照相館,擁有五家分店、300多萬進口數碼設備,年營業額達到2500多萬元
服務項目
中國照相的三大支柱服務項目是:婚紗攝影、藝術肖像攝影、廣告攝影,並與之配套的還有證件、護照、移民、兒童照、團體照、“全家福”家庭合影照等項目。照相器材銷售、數碼沖擴等業務的實力在京城也是出類拔萃的。綜合實力還顯示在強大的、完全數位化的後期加工上;可製作巨副廣告圖片、燈箱片、巨型圖片精修精放、訪油畫、裝裱電子畫冊、美工設計相冊等是同行業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