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塘史
正文
海塘(或海堤)是抵禦海潮侵襲,保護沿海城鄉安全和生產的堤防工程。主要分布在江蘇、浙江等沿海各省,其中浙西海塘規模最大,歷史上投入人力物力最多,錢塘江口的海塘在秦漢時已出現。唐代浙江開始大規模修築捍海塘,同時江蘇、福建等地也興建了海堤(福建、蘇北叫海堤,浙東也有一段)工程。宋代海塘有較大發展,已出現土塘、柴塘、木櫃裝石(石囤)塘、石塘等。明代經多次改進形成五縱五橫魚鱗石塘等重型塘,清代定型為魚鱗大石塘(圖1)。清前期沿海地區已形成完整的海塘系統,許多石塘至今仍在發揮作用。據文獻統計,自唐開元元年至清乾隆四十五年(713~1780)的一千餘年間,用工萬人以上,築塘千丈以上大型工程約35次,其他中小型工程更頻繁,乾隆至民國年間的記載更多。分區和狀況 中國海塘工程重要地段有浙西海塘、浙東海塘、江蘇海塘等(圖2)。


浙東海塘 錢塘江南岸海塘通稱浙東海塘,自蕭山至上虞縣境為江塘,其中蕭紹段(蕭山至紹興)長103km,百瀝段(上虞縣百官至上虞夏蓋山、瀝山)長39km,夏蓋山至鎮海段為海塘,長115km。自蕭山至鎮海總長257km。因錢塘江口南岸有山,潮災較輕,歷代修治工程規模較北岸小。唐開元十年有增修會稽(今紹興)防海塘百餘里的記載。宋代修塘記載不多,但已有石塘出現。明代屢次增修,蕭山縣有海塘500餘丈,紹興海塘6100餘丈,其中三分之一為石塘。餘姚海堤始建於北宋,在慶曆年間有海堤2800丈。南宋時增修4200丈,其中石塘570丈,元代又修石堤3100餘丈。上虞有海堤2000餘丈,明洪武年間又築4000丈。清代南岸潮災加重。康熙五十九年沖坍上虞夏蓋山以西土塘,後改修為石塘1700餘丈。雍正二年(1724)大風潮水沖毀會稽、上虞、餘姚三縣石塘7000丈。乾隆二十一年紹興一帶發生險工,增築魚鱗大石塘400丈。嘉慶年間蕭山、山陰(今紹興一部)兩縣改土塘為柴塘,這些都是較大工程。浙東海塘之南,鄞縣及浙南之平陽、瑞安等十餘縣自宋元也有修塘記載,但災情不嚴重。另福建長樂海塘也有修補記載。
江蘇海塘 江蘇海塘以長江口為界,江北是蘇北海堤,受海岸線變遷影響較大;江南是蘇松海塘,包括現在的上海市與江蘇太倉、常熟兩縣海塘,亦有江塘、海塘的分別。蘇北海堤自北齊杜弼在海州(今連雲港市)築海堰御潮蓄淡起至唐開元十四年(約557~726)築永安堤“以捍海潮”。到大曆年間(766~779)修鹽城至通州(今南通市)沿海堤防,蘇北海堤已有相當規模。北宋時范仲淹將蘇北海堤系統修整,後人稱范公堤。元、明增修,到明萬曆末年南起呂四場北至廟灣,號稱800里,後因海岸線外伸,這些海堤今已距海漸遠至一二百里。蘇松海塘唐代已有記載,宋以後修治漸多,在華亭等縣有很多涇塘排水入海,涇塘內築堰抵禦海潮。到南宋於涇旁和海岸築塘保護,紹熙時(1190~1194)自海鹽縣界東北至松江有海塘150里。明初曾修築長江口海塘1800餘丈,永樂初年將舊塘加高培厚,成化八年(1472)修嘉定至海鹽縣海塘共5萬餘丈,其中有幾十里築成雙重護塘。嘉靖、萬曆時又修百餘里。崇禎時創建華亭漴闕石塘 500餘丈。清代對江南海塘也很重視,康熙四十七年因漴闕石塘被海潮侵壞,在裡面另築土塘。雍正年間在華亭、寶山等縣始建條石海塘,又增修土塘數百里,制定管理制度,加強防護。明清兩代對江蘇海塘修築近30次。民國以來,1915年吳淞塘堤開始用混凝土修築。1931年大風潮後普遍修塘。1946年又大修,共修繕13000m以上。
海塘管理 江浙海塘經歷一千多年的發展,形成了一道總長1300餘里的防海長城,保障了沿海地區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歷代都重視管理維護,特別是浙江海塘。北宋時設立捍江五指揮,專管錢塘江海塘。每一指揮管轄捍江兵士400人,隨時採石維修。明代由浙江水利僉事統籌全省水利和海塘工程,有歲修制度,縣設海塘夫。嘉靖二十一年黃光升首創按《千字文》分段編號,每字號長20丈,並在海塘立石標記,並設塘長專管。清康熙五十九年於紹興、杭州、嘉興三府設“海防同知”,專管歲修及海塘維護。雍正九年特設“海防兵備道”,經理塘務,增加士兵以利搶修。道光以後海塘由杭嘉湖道統管,下設東防、西防和乍防(乍浦防守段)三個海防同知,防下共設七汛,分派千總、把總率馬步兵防守。
參考書目
方觀承:《兩浙海塘通志》,1751。
琅玕:《海塘新志》,1790。
烏爾恭額:《續海塘新志》,浙江刻本,1850。
李慶雲、蔣師轍合編:《江蘇海塘新志》,江蘇刻本,1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