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實驗室在人工增雨、人工防雹、人工消霧、人工防霜、高山雲霧降水和大氣核的觀測研究、觀測儀器與技術方法、雲霧微觀結構的飛機探測和雷達觀測、雲降水和催化數值模擬、催化技術和效果評估、催化劑和催化工具等廣泛的領域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取得了系列成果,一些成果已在中國人工影響天氣的實踐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實驗室主要研究方向:深入研究人工影響天氣對象(雲、霧、降水、冰雹、霜凍等)的成因、微物理結構和演變規律;研究並建立新型適用的集人工影響天氣過程、監測、信息傳輸、分析判斷、決策指揮、催化作業、效果評估為一體的綜合技術系統,包括催化技術的研究、開發、效果檢驗技術的研究,開發有關預測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有關儀器的研究開發;進一步研究人工影響天氣的機理;探索人工影響天氣的新途徑和新方法;人工消雨試驗和規模作業效應的研究。
相關詞條
-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Chinese Academy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s),其前身為1956年8月成立的中央氣象科學研究...
機構沿革 科研條件 科研成就 人才培養 現任領導 -
大氣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大氣所)的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原國立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1950年1月,中國科學院將氣象、地磁和地震等部分科研機構...
簡介 現任領導 機構設定 歷史沿革 歷任所長 -
南京氣象學院
南京氣象學院,前身為1960年1月建立的南京大學氣象學院;1963年5月,南京大學氣象學院分出,在南京江北龍王山下獨立建校,更名為南京氣象學院。被譽為“...
歷史沿革 文化規制 辦學規模 辦學成果 學校領導 -
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簡稱大氣所)是中國現代史上第一個研究氣象科學的最高學術機構,目前已發展成為涵蓋大氣科學領域各分支學科的大氣科學綜合研究機構。
機構簡介 機構設定 -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The 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
歷史沿革 科研條件 科研成就 人才培養 文化傳統 -
江蘇省氣象災害重點實驗室
成立於1995年,前身為“災害性天氣開放實驗室”,1998年8月經中國氣象局批准立為局屬唯一的重點實驗室,並改名為“氣象災害研究實驗室”,考慮到我院大氣...
簡介 學術委員會 計算中心 用戶指南 科研獎勵辦法 -
中國氣象科學院
中國氣象科學院又名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隸屬於中國氣象局,其前身為1956年8月成立的中央氣象科學研究所,1978年更名為中央氣象局氣象科學研究院,1991...
基本情況 研究範圍 科研實驗所 人才構成 獲得獎項 -
南京大學大氣科學學院
。成立南京大學全球變化研究中心。1997年,倪允琪調任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院長...建立雲霧物理、大氣湍流、雷達氣象、大氣探測等學科組。1959年,第一次...是中國近代氣象科學和氣象教育的發源地。早在學校開辦初期,有關課程中就包含了...
歷史沿革 發展歷程 學科設定 科研支撐 現任領導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材料科學、凝聚態物理學、化學、能源環境科學等領域研究提供了一個優良的實驗平台...與表面科學、角分辨光電子能譜和原子與分子物理光束線和實驗站;以及5條彎鐵線...裝置,推動建設磁約束核聚變國家實驗室、國家強磁場科學中心。 大科學裝置...
介紹 國家實驗室 大科學裝置 轉化平台 工程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