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間故事全書:湖北·當陽卷

中國民間故事全書:湖北·當陽卷

《中國民間故事全書:湖北·當陽卷》內容簡介:民間文化遺產是我們祖先數千年以來創造的極其豐富和寶貴的文化財富,是我們民族情感、道德傳統、個性特徵以及凝聚力和親和力的載體,也是我們發展先進文化以及提高綜合國力不可或缺的精神資源。

內容簡介

《中國民間故事全書:湖北·當陽卷》是由智慧財產權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目錄

神話
葫蘆姊妹
馬齒莧救太陽
二郎神捉太陽
金牛拱峽
祝融傳火種
傳說
風物傳說
昭姬港
養由基廟
子胥港
昭王築麥城
青龍山、白虎山和鳳凰山的由來
金雞墳
金雞冢子
附錄 金雞墳
飛來紅岩
斑鳩灘
白鶴井
丫子山
孝子灣
臥龍山
附錄 禿尾巴龍
破山口
龍安廟
白龍潭
宋家湖
河溶龍井山
附錄一 龍台
附錄二 龍盤井
雨淋包
金牛嶺、黃牯灘和金沙鋪
附錄 瓷器冢子
趙家破樓子
附錄 金牛山
金船包
尚家嘴
九個大門
黃狗子屋場
霸陵橋
魯家滿井
太山廟
柯家寶塔
雙鵝
花子堰
九鰱
八口堰
三國傳說
三國包
望兒坡
太子橋
娘娘井
附錄糜城藕
子龍街
徐庶救子龍
九子山
當陽橋
張目崗
附錄 張飛夢裡殺張飛
曹操火燒紫蓋寺
諸葛亮不讓築“河溶”
關公降凡
洧溪·腳東·河溶
父子跑馬
周倉服關公
鷺鷥寨
“飛毛腿”為何跑不快了
百寶寨與夜長山
五夫橋
石馬槽
將軍柱
跑馬崗
跑馬堤
得勝山與七星冢、打鼓台
馬晃堰、歇馬寨
插苕藤的由來
響鈴崗
臘樹園
觀天早與馬打捻
插旗嶺與祭公劍
雷打岩
關公灶、關公桌與張飛鍋
一碗水
綠水青山
三換匣籠
玉泉山顯聖
馬狀嶺
五陽之地
關陵廟裡的無頭樹
童男童女變蟒蛇
數不清的和尚頭
關老爺夜讀《春秋》
關老爺罰和尚
赤兔馬夜啃麥苗
關老爺懲治漢奸
關老爺懲治日本兵
親教傳說
三尊佛像
石鏡峽與仙人掌
彌勒佛的由來
玉泉寺的侉肚子羅漢
谷花井
五穀洞
附錄 碓窩子崗
倒坐蓮台
觀音長鬍子
觀音建“槽國”
土地爺騙觀音
附錄一 半月山
……
故事
笑話

文摘

從當陽往遠安方向,大概一里的地方,就是當年糜夫人抱阿斗避難的太子橋。太子橋是用磚砌成的小拱橋。橋下有溪水,流入沮河。
相傳,曹軍將劉備家小重重圍困在長坂坡,甘、糜二夫人被曹兵追趕得丟棄了車仗,甘夫人抱著阿斗跑啊跑,實在跑不動了。突然,被石頭一絆,摔倒了,鞋子跑掉了,頭髮也跑散了。糜夫人趕忙接過阿斗,扶起甘夫人,又繼續奔逃,逃呀逃,迎面又來了一股曹兵,一下把甘、糜二夫人衝散了。
甘夫人披頭散髮,打著赤腳,隨一夥百姓往南逃生。趙子龍從望兒坡縱馬趕來,看見一群婦女。高聲喊道:“甘夫人、糜夫人在不在裡面?”甘夫人見趙子龍來救,放聲大哭。正在這時,曹仁部將淳于導,捉住糜夫人的哥哥糜竺,綁在馬上,解去獻功。趙子龍大喝一聲,挺槍躍馬,直取淳于導,將淳于導刺落馬下,救了糜竺,奪得戰馬二匹,就扶甘夫人上馬,殺出一條路來,把甘夫人送出長坂坡。
再說糜夫人被曹軍趕得四處奔逃,左腿中了一箭,行走不得,眼見前面一道磚砌拱橋,橋本不大,但橋下水小,正好躲藏,就顧不得別的,抱著阿斗鑽到拱橋下藏身。橋上戰馬往來“啼咚啼咚”,刀砍劍擊,殺氣騰騰。糜夫人躲在橋下不敢露面,也不敢吭聲。橋下陰濕,寒氣逼人。她敞開衣襟,將剛滿周歲的阿斗緊緊抱在懷中,躲至半夜。
半夜時辰,突然颳起北風,拱橋洞口是南北朝向,寒風直往洞裡灌,冷得阿斗受不住,糜夫人只得抱著他去找避風的地方……
這座小拱橋後來就被人們稱為“太子橋”。

後記

當陽市民間故事的蒐集整理工作是在20世紀70年代末就有人開始問津,有關報刊先後登載過一些地方傳說、機智人物故事、民間笑話等。1981年湖北省民間文學骨幹培訓班成立後,市文化館就開始了有組織有計畫地蒐集整理,各鄉鎮文化站幹部和部分業餘作者也投入了這一工作。1982年起,我市民間文學愛好者蒐集的民間故事先後在《三峽民間故事集》、《湖北民間故事集》、《民間文學》、《上海採風報》、《漢族機智人物故事選》等處公開發表,先後編印了一批民間故事單行本,其中有鮑傳蒐集整理的《長坂坡》傳說故事,王先進蒐集整理、孫侃編輯的《紫蓋寺傳奇》,孫侃、王友兵、許庭銀、曹良柱等人蒐集整理的《玉泉寺傳說》,文化館編印的《徐家三爹的故事》,淆溪文化分館編印的《淆溪鎮民間故事選》等。
1987年前後,文化館成立了民間文學三套集成工作的專班.培訓了一批民間文學骨幹,在全市範圍內開始了大規模的民間文學普查工作,在蒐集、整理、出版了歌謠、諺語集成的同時,已蒐集到民間故事200多篇,約30萬字稿件。1989年春,文化館就此又召開了專題會議,組織各鄉鎮文化站和分館全體工作人員,再一次進行了補充蒐集整理。1989年10月,由簡隆雲主編。從60多萬字的稿件中選編了27萬字的《當陽民間故事集》。
2003年5月,根據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的部署,湖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將當陽市民間故事集列為中國民間故事書系縣級示範本公開出版,市文化館為此專門組成編輯班子,蒐集了全市自1982午至2003年間編印的民間故事資料進行篩選,並發動民間文學愛好者補充蒐集部分內容,在此基礎上進行了規範化的整理,並按照新的編排體例進行了重新編輯,形成了現在的稿本。

序言

對於中華民族來說,21世紀是與中國民間文藝保護的春天一起來到神州大地的。
正如20世紀新中國歷史開篇注定要從知識界對民間文藝的關注及其從中尋找現代化的資源與動力開啟那樣,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精英階層乃至普通民眾,在新紀元伊始之際亦把深沉的目光投向了中華大地上五千年積澱豐厚的民間文藝遺存:幾多焦慮,幾多審視,幾多期待……
辛巳之春,在送走整整一個世紀的痛苦與歡樂、犧牲與勝利之後,隨著四月的和風一寸寸染綠京城的街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終於完成了新統帥部的組建,並在馮驥才主席的倡導下作出了用10年時間在全中國境內實施“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的戰略決策。其內容是對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56個民族的民間文化作一次“地毯式”的大普查,最終編纂出版縣卷本《中國民俗志》(3000卷)、省卷本《中國民間美術圖錄》(31卷)、專題集《中國木版年畫集成》(20卷)、《中國剪紙集成》(50卷)、《中國唐卡集成》(20卷)、《中國古村落民居集成》(50卷)、《中國服飾集成》(60卷)、《中國彩塑集成》(10卷)、《中國民窯陶瓷集成》(10卷)、《中國皮影集成》(10卷)、《中國民間傑出傳承人集成》(100集)、《中國史詩集成》(300卷)、《中國民間敘事長詩集成》(500卷),並命名一大批民間藝術家,建立一系列民間文藝之鄉與民間文藝保護基地、傳承基地,建設民間文藝資料庫。其目的,不外乎是固守中華文明根脈、傳承中國文化薪火。
想當初,沒有上級的指示,沒有企業的支持,沒有出版社的承諾,一切都只是一個發生在初春里的夢。於是,多少讚嘆如春潮湧起,多少懷疑似濤聲依舊,多少譏諷穿行在街巷,多少風險橫陳於前路。但是,緊迫感、責任心使我們義無反顧,民間情懷、國家利益令我們堅定前行,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眾志成城,誓將夢想化現實。
由於順應了發展多元文化的時代潮流,也順應了弘揚民族精神、實現中華復興的黨心、民意,春天的夢想一天天成長:在黨的“十六大”報告明確提出要扶持優秀民間文藝及國家級大型文化工程之後,中宣部決定襄助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持實施的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在獲得民間文藝界前輩賈芝、馮元蔚諸先生的全力支持後,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新聞發布會於2003年2月18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實施工作會議於2003年3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正式召開,第一批實施省區及專項隨之開展行動。
作為主幹項目,編纂出版包括《中國民間故事全書》在內的“中國民間文學全書”從中國民問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動議之初就被提到了議事日程。這是因為:作為這項工作重要基礎的“中國民間文學三套集成”工作的組織系統仍然存在;其省卷本編纂工作仍在進行;大多數地區都已編定有關縣卷本。我們相信,它定能成為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的第一批收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